第263章 骨子里的不认同(第2/4页)

这番颇有深意的话让黄云坚愣在了当场,去谈判还要抢位置?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

是啊,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这绝对不止是黄云坚的疑问,更是无数华夏网友的疑问,而且今天大家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亲眼见证了最年轻沃尔夫奖获得者的诞生,更是历史上第一次沃尔夫评审委员会在本已经确定了获奖者的前提下,更改了获奖者。

跟菲尔兹奖不同,沃尔夫奖属于终身成就奖,一般来说六十岁之前能拿到这个奖项都属于年轻了,对于一位数学家来说在年轻的时候一般都是先拿到菲尔兹奖,或者其他数学奖项,最后在对这些杰出数学家一身的突出贡献做评判时,再补上一个沃尔夫奖,送上大满贯的称号。

当然也是为那些大器晚成的数学家做个补充,毕竟菲尔兹奖限定了四十岁以下的年纪,这对于那些四十岁之后才出成果的数学家多少有些不公平。

宁为这次的情况极为特殊,可以想象当沃尔夫基金会正式公布的时候在整个学界引发了多大的舆论反响。这还是许多学界大佬早早已经知道的情况下。

所以黄云坚分析得还真没错,沃尔夫基金会专门等到跟克雷数学研究所同时发布这个消息,其中未尝没有让克雷研究所分散舆论压力的想法。看吧,人家克雷数学院研究所也觉得宁为是名至实归了,大家就别盯着我们沃尔夫基金会一家疯狂吐槽了。

这中间有多少大人物出面商讨、协调、抗议到最后各方妥协,普通人自然不可能知道。

普通人从网络上接受到的信息线只是宁为一大早突然又跳出来发了篇微博,告诉全世界他要感谢曾经卡他论文的卢卡森·弗兰德教授,在这封邮件被宁为自己曝光大概一个小时后,沃尔夫基金会跟克雷数学研究所就突然一起宣布,我们要把荣誉给予宁为,因为他当之无愧……

真的,这一刻许多普通人都以为宁为靠跟卢卡森·弗兰德的和解,换来了跟世界数学界的和解,然后拿到了这两个奖项。

但就在这个时候,又从推特上传出了劲爆的消息。911救护车再次开进了普林斯顿高等数学研究院,把卢卡森·弗兰德教授接上了救护车,据说这位老教授是看过了宁为的感谢信之后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溢血并发晕阕,而且幸亏报警即时,根据主治医生的说法,如果在晚几分钟,又或者溢血点更正一点点,可能便会天人永隔。

同一时间,纯英文版的感谢信图片也终于被翻译成了文字开始在网络间传播,大家这才反应过来,这哪里是一封感谢信,这是一封催命符啊……

“2023年我感觉啥都没干,就忙着见证历史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今年我在微博上都看不见那些大明星的各种瓜了,现在宁为每天一瓜,还特么管饱,没见过这么能折腾的学术人!”

“所以谁能跟我解释一下,宁学神到底在湍流算法里加了什么料?是后门吗?”

“兄弟,去翻翻他之前的微博,看看宁学神发布的那个数学小魔术你就明白了。看不懂没关系,你可以看评论区,里面有很多大神给出了解释。”

“我记得上一次宁为发了篇微博就是直接把那位老爷子气到住院了,这次又是一篇微博,老爷子又住院了。可怜的弗兰德教授身子骨大概是禁不起这么折腾了吧?”

“不不不,上一次宁为发的微博肯定是他自己发的,但这一次就不一定了。别忘了宁为的微博已经掌控在喵星人手里。众所周知喵星人是最记仇的,所以这篇微博到底是谁发的还有待商榷。”

“那个谁能跟学渣解释一下,克雷数学研究所是个什么东西,千禧年数学奖金又是什么东西?怎么感觉千禧年数学奖金比沃尔夫奖奖金还高?所以克雷数学研究奖比沃尔夫奖更牛逼对吗?”

“各位兄弟姐妹们,我就来强调一下,宁为学神今年24岁,你们知道24岁拿沃尔夫奖是什么概念吗?大概就相当一个人二十四岁写了一本书,然后诺贝尔奖的评委们直接就因为这本书把当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他!”

……

内网上网友们的情绪其实已经宣泄的差不多了,大多数人都已经麻了,怎么说呢,大家都快审美疲劳了。

从去年开始,几乎每个月宁为这个名字都要空降一次热搜,这个月宁为已经被热搜太多次了,从三月发布之后更是达到了最高潮,更是又直接在官媒最严肃的新闻报道中出现,导致现在全华夏真没几个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代表的含义。所以宁为拿到了这些奖项,对于华夏普通人而言,绝对是应该的。

如果这些奖敢不给宁为,那必然满满都是黑幕。

但在外网上反应就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推特跟脸书上,效果直接炸锅!

尤其是在欧洲,甚至许多人已经将这个名字跟深恋公主殿下却惨遭皇室嫌弃的灰小伙挂钩,他们一看到宁为联想到的并不是他在数学方面的成就,而是想到那位伊莎贝尔公主。

而在许多学术圈优秀年轻人的角度,看到宁为则想到这位数学家在两次世界计算机算法大会上的表现,那痛失的假期已经多出的学习内容,还有这家伙在报告会最后阶段那些听起来是自谦,其实疯狂打脸的话语。

对于华夏外诸多第三世界的学术圈,要感谢之前西方媒体对其的集体封禁跟冷处理,宁为突然拿到沃尔夫数学奖跟克雷数学研究奖的消息简直如同平地一声雷,这些人炸得嗡嗡的……

是的,宁为能开发出三月这样的人工智能程序,的确很牛。但凭啥沃尔夫数学奖评审委员会竟然敢做出这种决定?直接在当年改换获奖人选?你们的公信力还要不要了?

所以当一些华夏人打开推特或者脸书这类的国外社交软件,搜索宁为的消息,绝对会有一个奇怪的感觉——他们评价的是一个人吗?

欧美学术圈年轻人们评价大概是这种画风。

“虽然这个消息很突然,但我觉得这两个奖项大概也算名至所归。不过先拿沃尔夫奖总让我感觉有些喜感,这是不是代表着如果这位博士可能跟菲尔兹无缘了?”

“好吧,沃尔夫评审委员会的这次操作大概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虽然我认为宁为绝对是德不配位,但还是恭喜他拿到这两个奖项,因为我希望数学奖跟数学研究奖能提醒这位博士生,他首先是位数学家,请不要继续跟算法界较劲了!”

“我的导师说他是这个世界目前最具天才思维能力跟创造力的数学家,所以有什么好说的呢?说什么那些逝去的假期都不可能再回来了。但还有更可怕的,当你想深入研究他提出的那些数学思想,那种感觉就跟我刚接触群论时一样整个人都处于颓丧的状态中!那些复杂的概念真的太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