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小人物(第2/3页)

……

电话响了三声后被接通,这大概是一种涵养,既不让打电话的人等太久,也不会显得自己这边太过急迫。

“你好,我是宁为。”没等对面询问,宁为抢先做了自我介绍。

“哦,宁博士,你好,我是ACM委员会主席,你可以叫我奇米。”

“你好,奇米。”

“好吧,宁,想必你已经知道获奖的消息了,恭喜你,成为这一届图灵奖的得主!”

激情的语调被转换成信号又重新还原成声音传入宁为的耳中,然后这位ACM协会主席也在下一刻听到了宁为的回应。

“哦。”

很平淡,没有波澜的声音让奇米一时间有些惘然,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谈话。

对面的情绪着实太寡淡了些,就好像拿的不是图灵奖,甚至比不上大妈超市买完东西,抽中了一个三等奖,可以免费拿一管某不知名品牌的牙膏更激动。

好在似乎意识到了这种反应可能不太礼貌,对面又开口了:“其实导师的意思是,打个电话谢谢大家,然后我把你的号码拉进我的通讯录,这样也算多个朋友,只是我相信如果你此时处于我的位置,也会觉得这事实在没什么好兴奋的。”

“也并不是我看不起图灵奖,但你知道的,米奇,如果我还只是一个单纯的科学家,一定也会很开心,很激动,觉得自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说不定晚上还会请大家吃顿饭。但是站在三月奖发起人的角度,我拿这个奖其实没啥好开心的。毕竟三月奖其实也包含了计算机这一块,属于竞品。放到商业环境的角度,咱们现在就属于友商。”

“友商本就是天然的敌人,这话想必你也不会反对吧?现在网络上各种品牌曝光出的各种负面新闻,我不说全部吧,起码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友商的杰作。真的,之前我根本不了解这些,只以为是人们获取网络消息便捷了,很多消息都是自然发酵。”

“但自从在商业领域跟一些公司有了合作,又大概了解了一些传播学方面的知识之后,才知道哪怕是网络上,某件事情要有一定的传播量,没有背后推手其实很难。当然我并不排除意外爆火的事件,但这种意外爆火事件的数量极少,更多的还是人为爆火。花钱引流、炒作对手负面新闻这块,大家都属于常规操作而已。尤其是竞品竞争激烈的那些友商们这块更是必修课。”

“所以本来嘛,我已经做好了今年拿不到图灵奖的准备。也准备好了等到图灵奖正式宣布的时候,尝试着炒作一下强人工智能之父竟然与图灵奖失之交臂的话题,万一效果爆炸对于三月奖来说就赚了。毕竟公信力这东西嘛,每少一点,就意味能影响的人少一点。直到最后无人问津,都有一个过程。”

“但现在你们把奖颁给我了,计划都落空了,所以你也不可能指望我能有多开心。你说对吧?当然要说失望也不至于,只是少了一个传播的爆点。略微有些可惜。”

奇米认真的听着,思绪有些飘忽,事实上图灵奖最终还是颁发给了宁为何尝不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只是这么坦诚的说出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对面似乎把自己的名字给说错了……

酝酿了片刻语言,奇米才说道:“那个,我叫奇米,不是米奇……”

“哦,抱歉,口误,口误……”

“不要紧,但是,宁,其实科学是没有国界之分的……”

“不,不,不,这一点我要纠正你,米奇,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之后我发现科学不但有国界,而且壁垒分明,价格清晰。所谓科学无国界,不过是某些科学家提出的浪漫口号而已。我们都知道,口号这东西,没意义的。比如,我们希望能跟一些公司共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你知道有多难吗?”

“层层叠叠的专利壁垒啊,代表的不是科学?科学有没有国界,无非是看科学掌握在谁手中。你看哈,在我没开发出湍流算法之前,我要是去跟爱立信的勒敦先生说,科学无国界,把你们的5G专利跟我们共享吧,你猜他会怎么回答我?估么着连个滚字都懒得跟我说,他当时要拿正眼看了我,回头都得着心理医生看看自己是不是失心疯了。”

“但在我们拥有了湍流算法之后,我再对他说科学无国界,把你们的专利跟我们共享,我们要共创未来,勒敦先生不但拿正眼看我,还专门从瑞国飞到华夏来握住我的手,跟着我大喊口号,对,科学就该无国界!你这朋友我交了,以后这些科学成果我们双方共享!”

“再比如说我们的三月人工智能跟三维硅通管芯片制造技术被发明出来之前,我跟蒂姆·库克说,大兄弟,科学无国界的,把你们的技术拿出来,咱们合作,未来天下无敌,你猜他会不会理我?如果你觉得以上例子太商业化,那么最简单的,既然科学无国界,你敢不敢把你们那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直接跟我们的智能平台共享?我这边给你提供端口,如果你敢对接了,我敬你是条不口是心非的汉子!”

奇米再次觉得无话可说,他觉得宁为这番话是抱有敌意的,但他不知道这敌意从何而来,他觉得宁为是在把科学跟技术专利混淆,但他也没法将科学跟技术专利做一个完整的切割。

毕竟科学这个概念很宽泛,不能说只有理论研究属于科学,其他技术上的进步,那一枚枚芯片上的微构造就不属于科学,那些仔细存储的蘑菇蛋就不是科学……

只是谈话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本想着一个简单的拉进关系的电话,竟然成了辩论场,更烦的是,他不知道对面到底是刻意,还是口误,总是叫错他的名字。

然而不等他说话,对面又开开开开口了……

“就比如你们在选出获奖者之前,总是要提前通知获奖者这个流程,你们期待得到什么样的回应?获奖者感恩戴德,觉得被选中是自己的荣幸?得到了你们的肯定应该很兴奋?因为你们的选择代表科学的正义?又或者你们的意志才是正确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评判科学家推动人类进步的评委要是你们?”

“其实我不太服气的就是这些。不瞒您说,我是一个真正的平权主义者。我觉得你们的评委机制不够合理,比如评委会的构成第三世界的计算机科学家有多少?华裔有多少?美裔又有多少?独立研究的教授有多少?接受金主投资的科学家有多少?你们的评价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可以量化的模型或者说标杆标准来确定被提名者对世界计算机科学进步的贡献度排名?让所有落选的被提名者都没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