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道德沦丧(第2/3页)

这些深入人心的角色也让大众明白了华夏的宁为是个多么让人恐惧的科学家。基本上已经到了邪恶的天花板,每天不是在考虑怎么奴役所有人,就是在想着法要把地球给灭掉……

但是如果更仔细的梳理就会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

其实真正那些把宁为恨到股子里的科技公司、资本大佬们,似乎并没有亲自下场。

甚至那些大众都知道的资本控制的媒体也只是在最初做了将两件事联系到一起的工作而已,后续各种舆论发酵各种黑化过程,它们并没有参与,甚至某些大型媒体还帮着宁为说了些好话,比如最先将两件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的CNN,在当天晚上又发出一条推特“华夏宁为不是一个符号,不应该过分污名化。”

然后这条推特迅速收获了上千条骂声,不过这些骂声CNN的小编跟往常的处理不太一样,既不控评,更是一条都没删。充分尊重了CNN的读者们吐槽的权力……

虽然说内外网有着物理隔绝,但互联网时代,当某件事情外网讨论的太过热烈,自然不可避免的传入了华夏国内。很神奇的是,这些逻辑也影响到了许多华夏的网友,于是宁为微博的热度再次被拔高了。

在一个可以肆无忌惮来发表意见的平台,宁为这条探讨性微博的评论区也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做科学家之前先做个人吧!”

“我觉得探讨未来操作系统这种事情,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以讨论,完全不需要放在今天,当然宁教授是怎么考虑的,我也不敢想,我也不敢问。”

“宁教授真的是用这个行为模式在嘲讽弗兰德教授吗?据说这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还是给孩子积点德吧,人不可能一辈子风光,人家去都去了,还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嘲讽,显得人品好低廉的样子。”

“我说句公道话啊,先不提之前弗兰德教授的目的也不是盗窃宁为的研究成果,根据我了解到的真相,他只是希望能延缓宁为研究的时间,来让他的团队率先获得成果。说实话,这种事情很多大佬都做过甚至做得更过分,宁为的反击让这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进了医院两次,多大的仇也都差不多了吧?这个时候还落井下石,为人的确让人不齿。”

“华夏有很多美好的品德,我觉得还是应该延续下去,比如睚眦必报在字典里显然不是一个褒义词,甚至不是一个中性词,而是贬义词。”

……

以上评论其实还算温柔的,直接进入评论区就开骂的自然也不少,当然这事发生在宁为的评论区其实也挺正常的。在牛的人也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满意,宁为每条微博的评论区都不会少了各种阴阳怪气的声音。

当然,这些评论宁为肯定是不会看到的,毕竟他的一贯风格都是只管杀不管埋。

发了微博,不管评论区多热闹,他一般都不会关注。虽然这次不太一样,是征求大家的意见,但宁为肯定也不会花时间去一条条的阅读那些评论,只需要交给三月把评论区所有内容弄一个列表出来,就足够让他知晓大家的意见。

但是那些正积极参与未来操作系统应该是什么样的网友们就烦了。

本来大家在这里聊得好好的,挺开心的做一些科学方面的探讨,结果一帮人冲进来,啥也不说,就开始喷些莫名其妙的内容,这就让人很烦躁了。

有点耐心的还会去查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没耐心的,直接就开骂了。

真的,对于正沉浸于幻想未来操作系统是什么样的网友而言,一个外国数学家在今天逝世固然挺可惜的,但跟宁为向大家征求未来操作系统的意见有个屁的逻辑关系啊?难道有人去世就不能探讨科学了?那天天都有人去世,是不是天天都得在微博上哀悼啊?!

最持久的骂战往往不是那些有一方特别胡搅蛮缠的骂战,而是那种都认为自己挺有道理的骂战。

只要双方都觉得自己有道理,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自然就能吵出声势来。

于是大半夜的,微博评论区又开始热闹起来,本来某个明星大晚上突然曝出要出新歌的消息好不容易在粉丝的转发评论下压下去了宁为傍晚发微博的热搜,大家都等着持续热搜榜第一到凌晨,来为自家爱豆广泛宣传,让更多人能去购买电子版呢,谁知道保持热搜第一不到半小时,再次被宁为的话题强势压了下去……

一帮可爱的小粉丝们都傻眼了。

宁教授,你要不要这样啊?每次都要抢别人的热搜,这样很找人恨的呀!

更烦的是,宁为上不上热搜理论上对于他来说完全没有影响,全华夏人都知道宁为不靠曝光度生活,甚至如果他愿意的话,基本上能享受到地球上所有的财富,收入可能骗人,但缴税的数字不会骗人。

但是真的没有办法。

毕竟这种事情是谁都意料的不到的。

更可怕的是这种话题还能快速蔓延,当双方在微博评论区争论出了火气,两边的网友可不会管微博老板是不是在后天已经开心得合不拢嘴,都开始快速的转移阵地……

这大概是在双方都觉得自己很有道理的情况下,自然希望通过拉长战线的方式来争取到更多生力军的支持。

就这样一帮人从微博吵到某乎、再从某呼吵到某扑、被看热闹的传到NGA,甚至连早已经开始走凉的大贴吧都开启了争论,至于小视频的阵地更是没人放过,一堆同质化的言论又开始刷屏。

毕竟这个话题很好发挥,还有自带热度的华夏顶级科学家被牵扯其中,此时话题还挂在各大社交软件的热榜上,自带流量啊。

真的,不是这种突发性的网络时间,许多人根本不敢相信华夏有多少混迹于网络上的夜猫子……

只看大半夜这些话题的讨论热度,许多国外网友们大概会产生一种错觉——华夏的年轻人们其实都可以不用睡觉的。毕竟很难看到某件事情的讨论量,在凌晨一点还在飞速增长着。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热搜那么简单了,而是真的许多人开始参与这场争论,未来的操作系统是什么样不要紧,这种事是否道德要先辩个清楚……

如果卢卡森·弗兰德知道这些,他大概会觉得很欣慰,因为在这一天知道他名字的人,比他活了那么多年加起来还要多。

……

“三月啊,今天有什么新闻。”

次日清晨,从睡梦中睁开双眼的宁位如同往常般随口问了句。

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从息屏状态自动亮起,随后一只小猫跳了出来,随后手机的外网小喇叭开始工作,小猫的声音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