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3页)

江云康本来以为木须要到八月后才会来京城,没想到五月就来了,这里头肯定有原因,不过他现在并不好问。

在一日的下午,江云康总算等到了木家的马车。

连日的赶路,让木须和成氏的面色都带了疲倦,江云康带着他们回木府时,书砚已经烧了热水等着,还有一些小食点心。

成氏看到后,很是感动,“难为你那么细心。”

江云康等木须他们洗漱完后,再提着食盒进去。

木须吃完饭后,再把江云康叫到书房。

书房的地上放了几个木箱,是木须从平洲带过来的书籍,这些书都是他的宝贝,不容其他人去动。

坐下后,木须看了江云康一眼,就收回目光,“承安侯府的事,我听说了。”

江云康站着没说话,等木须继续说。

“从古自今,有许多人科举考得不错,却不会做官。所以科举和做官,也是两回事。”木须感叹道,“不过,你父亲书读得不怎么样,官也没当好,就是运气好,托生成了侯府的嫡长子。”

“你连中两次案首的事,我也知道了。你寄给我的答卷,我也看了。”说到这里,木须才抬头看江云康,“以你的水平,要中秀才并不难,不过是运气的问题。但你的文章有些硬,想中前三并不容易。”

县试和府试结束时,江云康都会把答卷默下来,寄去给木须看。虽然木须都没有回信,但他也不会落下一次。

“还请先生赐教。”既然木须会提到他的答卷,自然就会有所指点。

木须最初看到江云康县试的答卷时,颇为惊艳,心想江云康这个学生怕是跑不掉了。后来又看到江云康府试的答卷,就发现了江云康的一个问题。江云康的答卷都很标准完美,也有些少年人的壮志,就是仔细品读后,能感觉到江云康的文章是为了作答而作答。

就像策论上,江云康的答案只是答案,一般人看去会觉得他很有气魄。可木须是桃李满天下的先生,能看得出江云康的气魄也只是写在答卷中,而不是真的有那份雄心壮志。

他把自己的看法都和江云康说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前两次你的科考都没有过,但就这两次你给我看的文章,你是个蛮有天赋的学生。不过呢,还是那句话,科举和做官是两回事,你想要考科举出人头地,那你就该真的有那份为国为民的心胸,明白吗?”

江云康读书是为了功名,考功名是为了步步高升后过好日子,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听到木须说完后,江云康猛然醒悟。大多数人在现代努力读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过小康生活。但是在古代,读书考取功名后,是要当官的。而当官后,担起的就是一份很重大责任,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锦衣玉食的日子。

木须不是个趋炎附势的人,如果他想要万贯家财,早就能一呼百应。

但他并不需要学生给他这些回报,只希望他的每个学生,都能对得起他的教导,无愧于心。

“学生明白了。”江云康点头道。

“你能明白就好。”木须抬眉叹了口气,“我这次提前来京城呢,有些事情要办,但也不是什么很忙的事。如今承安侯府不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你以后带着书箱,来我这里吧。”

在心里上,木须已经把江云康当成他的学生。听说了承安侯被贬官的事之后,就能猜到江云康的处境。他惜才,又爱才,所以才不想江云康因为这个事,而耽误了院试。

“不过呢,我并不是现在就收你为学生,只是给你提供一个读书的地方,可不要误会了。”木须又道。

江云康忙感激说明白,他人都到了这里,不管有没有正式拜师,如果读书有什么问题,木须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但他还一个请求,“先生,学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眼下我的小舅子也跟着我读书,若是我来了您这里,他也不好独自去江家族学。可不可以让他跟我一起来,您也不用管他,我自会看着他。”

“随便你。”木须难得地好说话,“不过他要是个不懂事的,可别怪我再赶出去。”

“不会的。”江云康保证道,“那孩子就是贪玩需要人看着,但是个乖巧的。”

书房里两个人在说话,外边成氏带着钟庆和汀竹过来。

等成氏敲门后,江云康马上去开门,笑着和成氏打了声招呼,目光最后落在成氏身后的钟庆身上。

他一眼认出钟庆是那日孙哲撞到的人,联想到前几日林氏说有个白发瘦弱的男人来过,这下才反应过来,“原来那日上门的是您啊。”

钟庆笑着和江云康点下头,随后道,“我也记得你,江公子。”

“原来你们认识啊。”成氏笑着介绍道,“三郎,这是钟庆,老爷之前给你的注释本便是他的,也是老爷门下唯一的大三元,不仅读书厉害,还官至宰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