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第2/4页)

鞑靼内乱结束,内部元气大伤,大概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力气再蹦跶起来,进犯大齐的边境了。

京城附近的小民谈起国家大事,可比其他地方的要头头是道得多。

陆清则每天下来喝喝茶,听客栈里的过客闲谈这些,颇感有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也引得一番争议,陛下在朝中设置了女官的位置,任用了一位女官。

这可是大齐建朝以来第一位女官。

陆清则当初让女子入学,被儒生指着鼻梁痛骂,觉得这是在败坏风气,罄竹难书,但在国子监时,这位女官的策论考试都是第一,堵住了不少人的口。

因着这件事,最近京城十分热闹。

陆清则倒不觉得宁倦是受他影响,才选用女子为官。

皇帝陛下八成是单纯地觉得,此人能用,那便用了。

这也是陆清则离开京城之后才发觉的问题。

他教宁倦的那几年,宁倦的确很听他的话,但实际上,宁倦的内在性格并未因他有太大的改变,只是很善于在他面前伪装,导致他以为宁倦当真很无害。

明明就是头缩起爪子、藏起獠牙,在他面前装无辜可怜的小狗的狼。

观察了来来往往的过客几日后,陆清则成功等来了两个准备混进京城的小乞丐。

他买了些吃的,戴着斗笠,请这两个小乞丐吃了顿饱饭,又给了他们几两碎银,温和地吩咐了点事:“……可以做到吗?”

两个小乞丐难得吃饱了饭,见还有银子拿,自然忙不迭点头:“能能,这位爷您放心,没有我们传不开的话!”

陆清则含笑颔首。

他还是不太放心宁琮养的那些私兵,按着宁倦的脾气,若是发现了宁琮不对劲,早就出手了,怎么会任由宁琮继续膨胀。

这个时代的局限之一,便是信息难以流通,他担心等到宁琮当真造反了,消息才能送到宁倦案头上。

借着这些小乞丐的口,将宁琮的事传入京城,总能先引起些警惕。

等待了这么几日,热闹的郊外踏青的人也没那么多了,陆清则请钱明明给自己易容了一番,独自拎着两罐酒,去了史大将军的衣冠冢前。

史容风的墓碑被打理得很干净,时不时就会有人前来供奉。

陆清则先给大将军上了两炷香,又烧了点纸,才拍了酒坛的泥封,笑道:“大将军,我来给你送酒了。”

春寒料峭,微寒的春风拂来,醇厚的酒香弥漫四溢,仿佛史大将军当真在品尝这碗酒。

“当年您选择相信陛下,若您天有灵,见到如今大齐的样子,想必也不会失望自己的选择。”

陆清则举起酒坛,抬将酒洒在墓穴旁侧,又拍开另一坛酒,请史大将军饮过:“虽没有漠北的酒烈,但也是精挑细选的陈年佳酿。”

说完,他慢吞吞地起身:“息策的成长让我很吃惊,不过您应该知道得比我早,若是有机会,我也想再见见他——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该回去了,下次再来,不知道得何时了。”

他又说了会儿话,才离开了墓穴前,慢慢往客栈走。

清明时节,到这附近祭拜之人不少,路上偶尔遇到人,对方瞥他一眼,也不会太多在意。

在钱明明的手法之下,陆清则现在顶着张只算得上是清秀的脸,一身青衣也甚是普通,顶多是气质不错,并不惹眼。

陆清则琢磨着,不如再多待两日,等那两个小乞丐将话传开,他看看京中的风向再走,看看情况。

正想着,忽闻天上一声鹰唳,扑翅声由远及近,有什么凶猛的东西扑了下来!

陆清则毫不犹豫地急速撤身一躲,那东西却没当真扑下来,他愕然地一抬头,见到了只威风凛凛、神俊非凡的海东青。

那只海东青收拢翅膀,停在前头一棵大树上,居高临下地低头瞅着他,歪了歪脑袋,似有些迷惑不解。

陆清则缓缓吐出口气,维持住冷静。

就算是三年未见,他也能认出来。

……这不是小雪吗!

难不成宁倦在附近?

三年不见,宁倦还学会遛鸟了?

正有些混乱,就听远处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以及“哎哟”的叫声,一个熟悉的、略微尖细的嗓音从前头传来:“祖宗哟,您是见到兔子了吗,飞这么快!”

陆清则立刻侧身一躲,藏到大树后,偏头看去。

果然是长顺。

三年未见,长顺倒没有什么变样,依旧丧着张脸,跑过来跟头顶的鹰隼不忿地吵架:“咱家每次遛你,简直都能损一年寿命!要不是陛下下命,你以为咱家会管你吗?”

小雪傲气地昂起脑袋,不搭理他,好似翻了个白眼。

长顺看见了,气得不行:“陛下让人将你放了,是你自个儿巴巴儿地飞回来的,吃着陛下的,脾气还敢这么臭!”

说着,掏出这只海东青喜欢的零嘴,试图引着它离开。

小雪果然被吸引了,但脑袋还是不住地往陆清则这边瞅。

最后大概是觉得此人有点眼熟,但又不是很眼熟,最终略一犹豫,还是拍拍翅膀走了。

陆清则躲在树后,喉间忽然发起痒,忍了许久,确认长顺应该已经走了,才终于忍不住握拳抵唇,闷闷地咳嗽起来。

宁倦把小雪放了,然后小雪又飞回来了?

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或许宁倦将放走小雪当成了他的遗志,已死之人的一点愿望,总要实现的吧。

他心里复杂地想着,感觉头脑有点昏沉,不敢再在外面多停留,快步往客栈走。

因走得有些仓促,他没注意到,那边的长顺又被鹰叨着扯了回来。

长顺被这破鸟气个半死,偏偏海东青力道可比他细胳膊细腿的大多了,骂骂咧咧地抬起头,不经意间,正好觑见个远去的背影。

长顺的心跳冷不丁漏了一拍,瞪大了眼,声音倏地一停,几乎以为自己见到了陆大人。

他简直心头剧震,再定睛一看,又觉得也没那么像了。

那道身影消失在杏花深处,转身时露出了小半边眉眼,与他所熟悉的陆大人也完全不同。

陆大人眉眼如画,风姿卓绝,哪怕只是稍稍一瞥,那容貌气度,都叫人不敢直视,一见难忘。

前头那人却生得颇为普通,是丢进人群里,很快泯然众人的那种。

只是某一瞬间的背影,实在相似,就跟陆大人活过来了似的。

长顺不由得想起了陛下。

每年清明及陆大人的忌日时,向来勤政的陛下都会推掉所有杂务,去到陆大人的墓前,默默不语地看很久,也不说话,但那沉默的背影,叫人看了就跟着难过。

有种心如死灰、渗透着绝望般的寂静。

分明陛下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