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2/2页)

如今对方撤完了,连伤病员都抬走了,只在山里留下了满地的尸体。

这些人的盔甲精良,比起沐瑾麾下各个大营的,丝毫不差,兵卒子们用的武器差了点,都是生铁铸造的,什长级别以上的都是锻打成的,把这些尸体扒了,都是一笔不菲的战获,而且,这些困死在这里的尸体,都算他们这支守军的战功。

旁边攻山战死掉的,是楚尚的战功。

山里的守卫去通知戚荣来清点战功。

楚尚派出的探子得到柴绪撤离的确切消息,也带着人去清点战功和扒缴获,至于尸体,割下左耳朵之后,还得挖坑埋了。

沐瑾在长郡郡城收到战报,给赖瑶回了封信,让她清点完缴获、把战获、战功、伤亡都报上来,缴获到的粮食、钱财等都留着作为防线开销,武器、甲衣运到新成立的军械作坊重新加工。

天下一天未定,战事一天不止,一打场,盔甲军械就得大量损耗,多备点总是好的。

又过了两天,齐仲送回消息,告诉沐瑾,从柴绪那边得到的消息,此战过后,他们还剩下十六万人但许多人染上风寒病倒了,如今还在附近各县征调粮食。

从周围各县得到的消息是所有豪族都人心惶惶,已经有想降的了。

他们认为,天气晴了这么久,柴绪进山就下雨、迷路,再加上沐瑾又白泽托生的名声,又所向披靡,认为天意不在柴家。

沐瑾对此没什么看法,反正他的地盘,他得自己亲自打下来的才安心。他问齐仲:“屠娇娘到哪了?”

齐仲摇头,道:“骑兵的奔行速度快,屠将军一天辗转好几百里,横跨两三个县奔袭是常事,无法锁定她的行踪。我原本是派了斥侯跟着他们的,但跟丢了。”

沐瑾问:“分兵了没有?”

齐仲道:“没有。”

沐瑾想了想,虽然觉得问得有点多余,但还是问了句:“两万多匹马,天天吃什么?”她们出去只带了人吃的粮食,可没带马的。

齐仲道:“地里有什么吃什么。”

沐瑾道:“英国公这是要闹粮荒了啊,看来劫他南去的商道就很有必要了。他断我的盐路,我断他的粮路,互伤伤害,谁还不会啊。”他琢磨了下,道:“趁着柴绪这口气没缓过来,可以把平野县拿下来。”拿个县城,那边已经有一万女兵营步兵,这边再把投石机营派过去,再调一万步兵过去,足够了。

他当即再给赖瑶去了封信,让她看看哪支队伍的状态还行,没累着,派出去再捞一波小战功。

赖瑶接到沐瑾的信,心说:“你还真是不给大家喘气的功夫啊。”不过,战机确实合适!戚荣还在山里扫尾,楚尚也在长岭山上忙活,楚铭已经有了搬空柴绪大营的战功,她把守在长岭关内没有参战的营将派出去,让楚尚手底下调一万人回来守关口。

步兵走起来慢,到平野县就得走上好几天,连攻城带收整妥当,再把消息送回来,一个月都算效率的。

沐瑾一边忙着长郡经济民生,一边等着屠娇娘和平野县的消息。他一直等到四月初,才收到消息。

屠娇娘的路绕得有点远,从云水县绕去了离京城只有三百里路的铜县,她因为带着大量财物,拉慢了行军速度,担心沿路返回被堵,硬生生地绕了小半个京城平原,从平野线这条道回来的,还遇到从平野县和周边县城逃出去的豪族,逮到许多俘获和缴获。这些逃难的豪族,那是把值钱的东西都带上了,金子珠宝玉器不计其数。

平野县这一片可是连通南北的要道,南北往来的商队、豪族都得在这里歇脚补给,是京城平原有名的富县。

沐瑾想想都觉得好富啊。

他满怀期待地等到快到四月中旬时,屠娇娘他们回来了。长长的骑兵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队伍中间是一辆辆的马车,以及捆起来的的俘虏。在这样的俘获队伍面前,两万骑兵竟然都显得人少了。

沐瑾见到屠娇娘,美滋滋地道:“辛苦了。”

屠娇娘用力地向沐瑾抱拳,道:“谢大将军提拔栽培。”

沐瑾喜滋滋地道:“把给大军发饷的俸禄留下,其余的都拉回去给殿下,你亲自送回去。”

屠娇娘问:“柴绚如何处置?”

沐瑾道:“押回去交给殿下,要杀要剐还是留着柴绚折磨英国公,都由殿下做主。”

屠娇娘应道:“是。”不由得悄悄打量了眼沐瑾,心道:“大将军对殿下真好。无论缴获到多少好东西,都是拉回去给殿下。”

屠娇娘休息了几日,便带着五千骑兵,押着柴绚和缴获到的部分财物回淮郡去了。

沐瑾瞧见柴绪把禁军留在长岭关这边,将北卫营军队调去平野县,琢磨了下,把这些豪族带的家兵、仆奴都交给工程兵们带去修路,那些豪族则登记好名单之后,派人给柴绪送去,问他要不要赎。不赎的话,就按到旧例,拉到他们驻军的县城外剁了。他还把当初柴绪赎柴绚的报价给报过去,说,你赎自己亲弟弟愿意花这么多钱,赎自己的臣民,总不会连个零头都舍不得吧,一个人只要十两金子,很便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