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迎神(第2/3页)

然而年羹尧还没等来皇上的召见,就等来了另一桩堪称晴天霹雳的消息。

“娘娘,奴婢们已经备好了四样新鲜果子,四样甜米糕,四样酒水、四样精菜,并全只的烧鹅一只,全须全尾的蒸鲤鱼一条。”

姜恒边对着镜子梳妆边点头。

秋雪口中这分量极大的菜单不是她今日的膳食,而是用来迎神的。

今日是大年初四,宫里恭迎灶王爷。

灶王爷可是要紧神灵,民以食为天,这位大神管灶头不说,还管着记录每个人的善行与罪孽上报天庭,属于绝对不能得罪的神仙之一了。

中华大地自古以来神佛众多,香火竞争压力极大。能在正月里被人单独拿出一日来迎的神,绝对都是大牌。

“今儿迎灶王,明儿迎财神,都得好好预备。”姜恒临出门前,还嘱咐在家看门的秋霜:“明儿记得把那只大金如意捧出来,正好迎财神。”盼明年有更多的如意并金银财宝。

方才秋雪汇报的供神菜单,还只是永和宫自家简单的小迎。

后宫中自有隆重的接神仪式。

坤宁宫中早就设下了迎灶王爷的祭祀大典。甚至正殿里备的都并非香炉,而是一座大型焚池,可见贡奉香烛之盛,也可见灶王爷本神的咖位之大。

皇后亲自捧盏,太后亲自执壶倒酒,满了一金杯,贡奉在案上。

之后两宫带着妃嫔们庄重祭拜。殿内另有二十四个南府的乐师和乐女,奏演庄严奉神之音。

姜恒看着这隆重场面,不由想起现代自家过年的时候,在灶台上给灶王爷盛出来的几道家常菜和饺子就算迎灶神了,真是完全不一样。

但想来心到神知,姜恒也就着这隆重的仪式,盼望彼世的爸妈,身体健康。

祭祀是一早就开始进行,故而等繁复流程走完后,也只到晌午十点钟。

皇后就请示太后娘娘:“宫里今日演一整日的迎神戏,皇额娘可愿意去散一散?”

太后摇头:“迎神戏都是最热闹的,哀家现在怕听热闹戏。倒是叫上方才南府的乐女,去慈宁宫给哀家清演些小曲儿,哀家和几位太妃们,还安静自在些。”

皇后按太后的话吩咐了,然后带着诸嫔妃去看戏。

嫔妃们就没什么自主选择权了,管你爱清净爱热闹,年节下展示后宫团结一心的团建活动必须要参加,还要把自己拾掇地得体完美的出席。

姜恒的座位,从进宫起就是挨着裕妃的。

那时耿氏还是裕嫔,同为嫔位的懋嫔入王府比她早,也生过两个女儿,虽说女儿都没留住,但耿氏敬她的资历,凡事都自觉自愿低懋嫔一等。

所以就跟姜恒这有封号的头一位贵人常挨着坐。

如今耿氏升了裕妃,懋嫔身子实在不好,冬天不能出门,于是裕妃又跟姜恒这个新晋嫔位挨着坐。

两人相视一笑各自落座。

宫中看戏都是一人一高方桌一交椅,距离不远不近,刚好是两个人能凑近一点说话,不至于听不清的距离。

“你听说年家的事儿了吗?”

这宫里的迎神戏,都是些歌颂神仙功德劝人多做善事的戏文,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出。于是裕妃根本不想看戏,坐下就开始聊八卦。

姜恒对年家的新闻也有所知,此时边看戏台子瞧新鲜边点头。

年羹尧进京后,皇上一直未召见。甚至才过了大年初一,京中就传开了一个消息。

现任苏州织造胡凤翚因罪解任革职,目前暂且羁押原府待审。

这位胡凤翚,一年前从一位江南普通知县高升成苏州织造,升迁如飞。论履历,他升的是快,但他的出事之所以让京城上下都关注,却另有缘故。

胡凤翚,是年羹尧的大妹夫,其正妻是曾经的贵妃的同胞亲姐。

年羹尧请命进京,皇上准许,京中许多人都以为是皇上心软的表现,许年羹尧回京自辩。

谁料年羹尧回来后,皇上一直未召见,这才大年初二啊,就明发圣旨给他妹夫抓了。

“皇上这真是打脸啊。”

织造这类官职,是有特殊含义的,绝不那么好动。正如先帝爷年间,曹寅做江宁织造一样,名为给皇帝做御服,实则是皇帝耳目。

当地督抚都要小心不能得罪,属于官不大权很重的特殊官职。

尤其是胡凤翚的背景摆在那里,之前在江南就是横着走。

然而此次料理此案,江苏巡抚张楷毫不顾忌年家,直接羁押了胡凤翚,可见已经提前得了皇上的话了。

且胡凤翚的罪证刚传到京中,皇上就连正月都不肯等,大年初二就下旨罢官彻查。甚至继任苏州织造高斌都已经当场就任了,可见圣心不可回转,胡凤翚是凉透了。

这一出不可谓不快,不可谓不打脸。

台上的戏越发热闹,裕妃为了跟姜恒说话,就不免倾身过来,靠的更近些。

两人凑在一起说话,偏又让齐妃看见了,不由酸道:“唷,裕妃跟信嫔倒是亲近,可见是一并晋封的人了。”

姜恒感觉齐妃看自己的眼神很幽怨,如同看一个发了誓但又违背了誓言的渣男一样。好像她没当上贵妃都是因为姜恒对不起她似的。

姜恒面对齐妃的小眼神也很无语:这事儿你问你的好大儿,不要问我。

据她新升级的永和宫情报系统得知:三阿哥弘时最近常跟十爷混在一起——三阿哥就住在阿哥所里,一言一行全都落在旁人眼里,姜恒这儿都能知道,她不信皇上不知道。

齐妃的小眼神实在应该丢给自己儿子。

初四宫里宫外迎灶神。

年羹尧却觉得自己迎来了衰神。

今年家里怎么这么倒霉催的呢。胡凤翚这个妹夫出事,年羹尧简直都不想出门了。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年羹尧是那种树人型,格外要脸皮,他只觉得火辣辣的。

而且一母同胞的妹妹,从官太太忽然变成了阶下囚被羁押在府里,连年都没过去,年羹尧着实是很忧心。

原本年羹尧进京后,听闻宫中动荡,主要是替二妹年嫔担忧且不忿。这会子胡家忽然遭难,年羹尧惊觉大妹妹更惨,简直担心不过来。

两个妹夫发生冲突,一般做大舅子的当然要出面调停,但当其中一个妹夫是皇帝的时候,什么舅子都不好使。

“老爷,你说咱们家今年是不是命犯太岁。”

倒不是年夫人迷信,而是整个大环境都迷信。尤其是年节下,迎完这个神,迎那个仙的,神叨叨的气氛更是渲染到位了。

年夫人不免道:“要不咱们去请个高僧来,做一点法事,也算是去去晦气。”

年羹尧点头答应了:“京中走动的好上师,多半在各个王府间转。又以廉亲王素日最重佛事,你就给廉亲王福晋递个拜帖,请教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