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逃港末班车(第2/2页)

一路平安地把车子开回了家里,在小花园里等人的苏阿婆还没来得及露出孩子终于回家了的欢喜笑容,那一个被苏韵从车尾箱里挖出来的矮瘦少年,顿时让她心里就是一惊。

“这是?”看这孩子的模样,怕不是个……

“我叫陈少臻,谢谢你们。”矮瘦少年下地站稳的第一时间,就是下意识地想要跪下,向苏韵这边磕头。

“哎哎哎,我们现在可不兴这个了!”苏韵眼疾手快一把再次把他从地上捞起,然后简单地将路上所发生的事和苏阿婆说了一下。

看到苏阿婆总算是放下心来的神情,苏韵这才回头问起他来:“你会说广省话?”

香江这边习惯把港式粤语俗称为“广省话”,而最正宗的粤语其实应该是广城的广城话——不过一般来说,在省内讲各种口音粤语的人,普通的相互沟通不成问题;只是港式粤语更多懒音、以及英文夹杂得更多和一些特有的专用词汇,而广城话在粤语里则是相当于最标准的普通话。

矮瘦少年的口语带着点乡音,看来应该是省内农村偷渡过来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名字……苏韵认识。

虽然模样还没完全长开,但是已经隐约有了以后的轮廓,再加上这个不算常见的名字,苏韵有九成的把握,确认这个矮瘦少年就是她以后认识的那个人。

只要是港影港剧儿童,就基本都能认得他:《古惑仔》电影里面的山鸡以及98版《鹿鼎记》的韦小宝的扮演者。

“我是惠阳陈家村的,因为那边的生活实在太艰难,没办法,我和阿爸只好跟着村里的人游水过来香江揾食。”陈少臻低下头,小声地解释了自己的来处,“上岸往市区走时,我和阿爸他们走散,之后我不认得路胡乱到处走……就被人抓到了。”

“那你们之前有没有约定,到时在哪里见面?”苏韵又问。

陈少臻眼睛一亮:“有的!我阿爸跟我说,到时要是走出市区了,就先去一个同乡的叔伯那里投靠他!”

从陈少臻口里得到了一个比屋邨阶层还要穷困的笼屋区地址,苏韵点了点头,叫来孙叔交代了一下,让孙叔一会回家时,绕点路带他走一趟。

“没问题,放心吧,我有几个老友以前也在那里住过,在笼屋那边蹲了好多年才轮上了公屋,可以让一家大小住到屋邨里面好好生活,不用再挤鸽子笼……”孙叔拍胸口保证了一番,然后颇有感叹之意,“唉,一眨眼都已经这么多年了呀……”

“或者吧,也许像他这样的人,就是逃港时代的末班车成员了。”看着陈少臻哑着声音忍着眼泪又一次感谢了他们,才低着头站到了孙叔旁边准备跟着孙叔出门,苏韵也很是感叹:后世不少香江的名人都是偷渡出身,而且也正是这些为了生计而冒险过来的人成为了香江腾飞的基础砖瓦,与这个地区的发展,是一种相互对立却又互相依存的生存方式。

不过很快了。

很快,便将迎来一次重大的时代转折,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人间大地。

在苏韵仍在花园里与家人感怀时代变迁的时候,一个个子虽小但身形却让人觉得无比伟岸的老人,来到了此刻还相当落后贫困的南地渔村。

看着眼前荒芜破败的一切,老人握紧了手里的执法记录,语气和蔼而慈祥:“这是我们的问题,人们想要到海那边去,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等我们把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

说着话的同时,他手里的拐杖也轻轻地在沙滩上划了一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