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金像奖

“有所耳闻。”苏韵一边说着, 一边把人给请进小花园里。

说实话,为香江地区设置一个足够分量的、堪称标志性的奖项,然后以此为基础带动香江的电影相关行业进行全方位的腾飞——这本也是她未来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但要做到这样,必须先要在本土打好坚实的人脉基础。

即使她现在背靠赵氏这座影视界的大山, 但本人也还只是未满十八岁的妹妹仔, 哪怕强行尝试弄了个奖,亦是没多少人气:如这样的颁奖仪式, 需要的是社会名流、豪门富商、艺术巨星以及有分量的电影人等大牌宾客作为点缀, 方可以让它成为一个真正的盛会。

想要达成这种场面的盛会, 除非是由和各界大佬都有一定交情的赵日赋发起。

因此,苏韵在听闻钟景威的来意之后, 微笑着回复道:“钟Sir,按理说,你更应该找六叔或者方小姐谈这个才对。”

钟景威也是在艺术界有一定地位的话剧大佬,明年还会被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聘为创院院长, 乃是大众认证的演技派, 所以肯定会和赵日赋有那么一点半点的交情。

“《双周刊》那边的人去找过赵爵士了,可惜他最近忙于赵氏的电影制作不说, 明年还准备做一个叫做‘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项目, 连带着每个季度的季选,一时之间就没有再开多一个项目的打算了。”钟景威解释道。

所谓的《双周刊》就是指《电影双周刊》, 从事电影界有关的报道和评论, 自79年创办以来, 一直都以高质量和及时性而收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称得上是近年来杂志界徐徐升起的一颗新星。

“去年的时候, 《双周刊》的施生和陈生在做杂志之余, 开始思考起香江没有电影人自己的官方组织的问题。”钟景威此时的模样,倒还真是十足十的一个耐心为学生传道解惑的老师,“抱着对电影行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所以他们参考着那些知名的国际性大奖,想了一个把电影相关从业人员组织起来,然后对年度优秀电影和优秀电影人进行评选、颁奖的项目计划。”

“不过,受限于资金短缺和没有固定组委会等因素,先前试办的第1届香江电影金像奖,只是由香江电台在艺术中心的寿臣剧院协办,场地、成员都比较简单。”钟景威说着,亦将带来的资料文件给苏韵逐一讲解起来,“这个张开手的Y形人形奖座,就是第1届金像奖的奖杯——叫得‘金像奖’的,顾名思义,创办方也是希望这个奖在将来,能成为华语影坛的奥斯卡……”

苏韵皱着眉头看资料:从名字到奖项设置,再到为求公平公正而拒绝接受商业赞助的做法,以及取名的含义等……都不难看出创办方的雄心壮志。

不过资料文件里面的照片,还是能看出明显的资金限制,让见惯国际性颁奖典礼盛会的苏韵总感觉到一种,从奖杯到现场布置都挺“落后”和“土气”的感觉。

特别是那个金属人形奖杯,相较后世香江金像奖那个由著名设计师十易其稿方才得出的女神造型奖杯,不但落后土气,还透着一股粗制滥造的小家子气。

当然了,所有问题之中最难做的是:想要搞出一个盛大的颁奖典礼,场地资金人脉这些缺一不可;而且又是影视相关的话,就更需要面向大众的宣传。

而要宣传的话,要么是大佬发起别人赶着上,要么就是砸钱托关系请人搞大——这统统是需要大量前期投入,才能垒起高楼。

但创办方却拒绝接受商业赞助。

若是成名已久的经典盛会、赛事等,自然是不缺即使倒贴也要拿到直播权、转播权的电视台:当年TBB启播的第一晚,就参考着香江人都喜欢过海玩两手的共性,而花大功夫弄出了澳城格兰披治大赛的直播。

六十年代的现场直播,对比起连个收音机都没有的地方,简直算得上是一次降维打击。

可惜,这样的赛车锦标赛直播并不能讨好以师奶为主力的观众群体,启播第一日的成绩并不算理想。

于是TBB管理层赶紧开会研讨,临时在第二晚搞了个联欢晚会,让一群只能在电影院、戏院里才能看到的明星齐齐上台,唱歌跳舞玩游戏唱粤剧演话剧,硬是用这个热闹的氛围杀出了一条血路来。

而这个联欢晚会,就是TBB最为经典的、制作集数多到被列入了世界纪录的超长寿综艺节目《欢乐今晚》。

很明显,《双周刊》那边也是打算利用电视直播来宣传,并且以电视直播的版权收入作为收入来源。

这算是在捆着枷锁的基础上,跳出了一支艰难前行的舞。

然而,这个舞者想要去到光辉的彼岸,前期还是必须要一个无论它再怎么赔钱亏本,也照样毫无怨言地往里扔钱的冤大头……

毫无疑问,在那些老狐狸那里没讨到好的《双周刊》,就开始盯上了苏韵这个投资风格素来清奇的新嫩。

想到这一点,饶是演技再怎么好,钟景威也是对自己这诱哄萌新的行为感到有些羞愧,只好避重就轻地继续说了一些,然后静静等待着苏韵的回话。

“说真的,两位先生为香江电影以及电影人所作的努力,真是让人十分震惊和敬佩。”苏韵仔细看完手里的文件,摇了摇头,“但这样不切实际的梦想,是很难打动六叔和方小姐的。”

像赵日赋这种号称“能拍十部赚钱的商业片,就绝不会拍九部商业片然后搭一部赔钱赚吆喝的艺术片”的性格,以及方茉娜那种预算计划到手先砍一半的做法;苏韵能暗中操作《银翼杀手》和《天台邮差》成功的原因,一个是打了信息差作为掩护,另一个则是讨好了赵日赋对国际性奖项的渴望。

赵日赋不怕一时的赔,但却怕这个“赔”并不是往后的“赚”的基础。

所以,像这种本地初初成立、小打小闹的新组织,肯定入不了赵日赋的眼。

“虽然我可以尽量帮忙美言几句,但想要成功的话,归根结底还是得让大家看到它能带来的东西。”苏韵拿着笔简单地标了几点,“首先,你们得要做一份数据充足的文件,来证实一个颁奖典礼的成功,到底能给合作方带来多大的好处……”

“其次,做出一份详尽确实的计划表,让他们看到合作之后需要投入多少得到多少,做好前期的心理准备,以免中途反口……”

“第三,TBB旗下的训练班虽然初开不久却已经有不少毕业生,但台里每年开的戏有限,外面的戏约又难接,许多新人毕业都还是只能跑龙套和各种演出、首映会来争取露面机会——完全可以利用《双周刊》在大众的基础,和TBB合作,用帮忙捧新人的方式来和六叔谈资源置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