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万艳书 下册》(19)

尾声 春归犯

南楼雪尽,东风送暖,又一年早春。

檐头燕语声声,窗内也传来数声脆响。万漪抬头一瞥,小声道:“佛儿,轻着些。”

佛儿自管把手中的瓷碗和瓷勺弄得叮叮当当,大口扒拉着饭菜,“轻不了,我得抓紧吃完好去练功。”

“你这几天怎么了?也不歇晌,大中午还在院子里练功?”

“老刁猫说的你没听见啊?下一节开市,胡同里要办‘百花宴’,各家的倌人都会齐聚一堂,亮一亮绝活儿,咱们俩也就借这一回盛事亮相出道。据说,那一天九千岁也会来。”

“佛儿,你想攀上九千岁?”

“不是‘攀上’,是‘拿下’。”

“你敢是疯了?凤姑娘跟了九千岁一场,你瞧瞧她的结果!”

“那是白凤自己蠢。”佛儿一面说,一面舀了一碗汤,呼噜噜地一口气喝光,砰地放下汤碗,她那一对鸳鸯剑就横搁在桌边,她就手抓起,剑柄在桌沿又磕碰出“嘡啷”一响。

“嘘,小声点儿,”万漪犹豫一下,向通铺一指,“哎,你说,我影儿妹子老这么贪睡,该不会是病了吧?”

佛儿朝那边一瞥,“心病。”

“我也觉着是……好像自从安国公被下狱,她就不怎么说笑了,每每心事重重的,可一天到晚睡不醒是怎么回事儿啊?”

“睡着了就不难过了呗。所以难过就睡,不难过也睡,免得醒着难过。孬货!”佛儿唾弃一声,仗着双剑直走出去。

她走入院中,抖开剑,飒飒地舞动起身形。不多一会儿便只见剑气四射,剑锋上的阳光纷纷迸落,竟将她整个人都裹住,好似是一团滚动在地的太阳,又辉煌又冰冷,放射出刺目的万道锋芒。缭乱的寒光中,佛儿身轻如燕,面沉似铁,她已经准备好了,她希望这小院之外的世界也准备好了,以迎接她将至的光芒和她的杀气。

有人自旁经过,轻呼一声,远远避开。那人从廊下绕来了北房,掀起门帘叫道:“你是死人哪?还在睡!”

铺上的书影一下子惊起,翻身望向门外,“金钿姐姐,我——什么时候了?”

“午时了!也就是我们雨竹姑娘性儿好,要搁在白凤,见你这样子贪睡躲懒,这时候还不到前头伺候,准把你打死。”

“姑娘昨夜里不说,我今儿可以晚些过去?”

“突然有人叫条子,姑娘要出堂差,轿子都在门口等着了,赶紧着。”

“哎,那我洗把脸就来。”

“洗什么?谁还有空瞧你的脸不成?立刻跟我走。”

“是,”书影一面穿衣蹬鞋,一面就慌慌张张从铺上跳下,和饭桌边的万漪匆匆一声,“姐姐,烦你帮我叠一下被子,我先走了。”

她扶拢着鬟发向前走去,可她的魂儿却纹丝不动,依然懒懒地躺在窗下。书影不想醒过来,不想走出门,门外的一切都叫人绝望。她最后一次收到大哥的信已是很久以前了,大哥在信里说,安国公谋逆,他也受到了牵连,不能够回京来与她团聚,再之后就没有了任何消息。而她的长姐和小妹更是一直在生死的夹缝间漂泊无寻。她的珍珍姐姐躺进了坟墓,她的詹叔叔也在另一座坟墓,大家都说他还活着,但他迟早会死在那里的,没完没了的拷打后,从没任何人能走出镇抚司的大狱……外面的一切都太丑恶了,因此她只愿躲回自己的心里。

拂面的和风带来了春天,但书影自知,她的心即将要枯萎而亡。

万漪端着饭碗叫了声:“妹子,你不吃口东西再走?”

书影好似没听见她,只顾恍恍惚惚地朝前走,倒是金钿回过头来道:“哦,我差点儿忘了,大门外有人找你。”

“找我?”万漪十分诧异,待再问一句“谁呀”,人家早就头也不回地去了。

她放下碗,犹豫了一会儿,再下到院中悄悄一望,并不见严嫂子等人的踪影,就碎步出了小院,一径往外走去。

一群青衣小婢刚刚簇拥着雨竹的轿子离开,扫起了一股子轻尘气味。怀雅堂斜对过的莳花馆外有一株紧靠着墙根而生的老柳,柳节上都已顶出了嫩黄色的春芽。就在那树下斜立着五六人,其中最显眼的一人美冠华服,满面都是日光晒铄的印记,长身如鹤,英气勃勃,万漪第一眼就认出了他。她怎么也想不到,居然会是他。

他正在和身边人说笑,然后他就转过脸,望见了对面的万漪。在他们的对望中,秘密如春泥一样被翻开。

一刻的怔忪后,为了迎向柳梦斋,万漪先轻轻地吸了一口气。

(第一季全书终)

[1]佛教认为,人死转世之后之所以无法记忆前生之事,是因识神遭遇六种隔碍:一是住在中阴身,不得复还;二是入于胞胎之内;三是出胎时受挤迫剧痛忘失以前的识相;四是落生时忘失以前的识相,生起新的所见所想;五是出生后贪着食物,忘失旧识;六是长大后受到新事物熏习,忘失旧识。

[2]从议婚至完婚的六种礼节,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即杂物间。

[4]指《华严经》《法华经》等佛教经典。

[5]〔明〕汤显祖《牡丹亭》:“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要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怀哪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6]句出《孟子》:“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7]苏轼因好友张先于八十高龄迎娶十八岁小妾,作诗调侃道:“一树梨花压海棠。”

[8]〔宋〕苏轼《吉祥寺赏牡丹》。

[9]句出《孟子·告子上》。

[10]句出〔宋〕刘弇 《莆田杂诗》。

[11]〔俄〕阿赫玛托娃 《我快当新娘了》:“……这时出现了一颗巨星/停留在两棵树之间/它想让人们梦想成真/就平静地许下诺言。”

[12]指由巫师代替人类向神灵祈愿。

[13]指在坟地挖出下葬的洞穴。

[14]句出《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15]行话,指逛妓院不给钱的流氓无赖。

[16]亦作“配飨”,指孔子弟子或名儒配祭于孔庙。

[17]句出〔魏晋〕繁钦《定情诗》,意为:拿什么表达我们的亲密呢?就用套在我腕上的一对手镯吧。

[18]“三事儿”是佩饰一种,多指耳挖、镊子、挑牙,也可多于或少于三样,是为随身携带的家常小用具统称。通常以链索为系,拴在汗巾角上,也有做衣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