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2页)

这段时日,南京城里非常热闹,走在大街上能看到高鼻深目的外邦人。不过,这对南京城的百姓们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毕竟朱元璋在世的时候,经常有外邦人来京城朝贺。

朱瞻基因为好奇,前段时日经常变装去招待外邦使者的驿馆看外邦人。这些外邦使者大多数非常低调老实,来到南京城后,每天就是逛街吃美食,没有惹事生非。不过,有一些外邦使者就不老实,比如说蒙古、倭国、交趾等不安分的一些国家。

之前,朱瞻基在街上就遇到倭国的使者搞欺负百姓,被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不仅如此,他还把礼部的官员给骂了一顿。

虽说他们大明是礼仪之邦,对于前来祝寿的外邦使者十分客气,但是也不能任由外邦使者欺负大明臣民,来成全大明的宽容大度。这不叫大度,而是傻。

为了所谓的“面子”,任由外邦使者在大明的天子脚下欺负百姓,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会让那些不老实的使者变本加厉,以为他们大明的人好欺负。

朱棣得知后,也狠狠地训斥了礼部官员一顿。

在朱瞻基看来,这些外邦使者远道是客,是要对他们客气,但是绝不会能允许他们践踏大明的百姓。

这事,那些文臣还觉得小题大做了,气的朱瞻基恨不得上朝去臭骂他们一顿,幸好杨士奇他们几个不是这样的人。他们几个也把这些文臣骂了一顿,这件事情才圆满结束。

倭国和交趾那些不安分的使者这才变得老实,不敢再胡来,不然迎接他们的将会是重罚。

“那些外邦使者还算老实吧?”朱高炽问道。

“老实多了。”朱高燧想到了朱瞻基,失笑道,“有瞻基在,那些外邦使者哪还敢胡来。”

“这个臭小子惯会狐假虎威。”当初在街上狂揍倭国和交趾那些使者,就是朱瞻基带着锦衣卫揍的。当然,他没有露面,毕竟他太显眼了。

“瞻基揍得好。”朱高燧赞成朱瞻基这么做,“那些文臣却说揍不得,别说瞻基生气,就是我也气。那些弹丸之地的使者竟敢来我们大明欺负我们大明的百姓,真是不可饶恕。”

“虽然我们讲究的是以礼待人,但是并不是这个待法。”朱高炽也骂了那些说小题大做的大臣们,“瞻基做的很对。”

“交趾这个弹丸之地太过嚣张,该好好地收拾他们了……“

朱高燧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高炽打断:“三弟,过去三年一直在打仗,现在好不容易太平了,可不能再打仗了。”

朱高燧没有跟朱高炽争这件事情。他心里到希望能去打交趾,这样他就能请命去交趾,届时他就不用做这个劳什子的锦衣卫指挥使。

兄弟俩又聊了一会儿外邦使者的事情,朱高燧这才回北镇抚司。

纪纲见朱高燧回来,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个礼。

朱高燧对他点了个头。

对纪纲,朱高燧是忌惮的,是不喜的,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因为纪纲是朱棣的人。

此时的朱瞻基并没有睡午觉,正在和朱棣聊天。

关于朱瞻基对玄武门之变一事的看法,杨士奇原原本本告诉了朱棣,并且提醒朱棣,朱瞻基有这样的看法很危险。

朱瞻基听了话后,直翻白眼:“我原以为先生跟那些酸儒不一样,没想到还是有相同点。”

“你杨先生的意思是可以圈禁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辈子。”

“李建成和李元吉可是有不少拥护者的,圈禁他们就能相安无事了么。”朱瞻基咂了咂嘴说,“杨先生太天真了。不说李建成,就说李元吉,他就有不少武将支持,他们为了救出李元吉,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到时候说不定天下大乱。”

朱瞻基的回答没有让朱棣失望。

“仁慈也要有个度,而且也要分对象。”朱瞻基言道,“像李建成和李元吉那样,就不能宽容原谅。”

“瞻基,日后你的弟弟要害你,你打算怎么办?”

“皇爷爷,你想听假话,还是听实话。”

朱棣听得他如此说,饶有兴味地问道:“假话怎么说,真话又怎么说话?”

“假话就是我会不计前嫌地原谅他们,还会跟他们兄友弟恭。”朱瞻基耸耸肩说,“这

肯定是杨先生最想要听到的答案。”

“真话呢?”

“真话就是他们要置我于死地,那我不可能放过他们。”朱瞻基的神情倏然变得冰冷,“他们要杀我,我还要不计前嫌地原谅他们,继续和他们相亲相爱,我是傻子吗?”

瞻基这孩子的性子太像他了。

“你杨先生就怕你日后不会善待你的弟弟。”

朱瞻基忍不住又翻了一个大白眼:“他们要是本分老实,不来抢我的东西,也不来杀我,我自然会好好善待他们。可是,”朱瞻基的话锋忽然一转,变得非常冷漠,“他们要是杀我,那就别怪我不顾及手足之情。”说毕,他问道,“皇爷爷,我这么想,真的不对吗?”

“不,你这么想很对,是你杨先生太过天真了。”朱棣目光慈爱地望着朱瞻基,“皇爷爷要是李世民,也不会放过李建成他们。”

“这才对么。”他就知道皇爷爷也是这么想的,“儒学真的是……”他没有接着往下说,而是一言难尽的摇了摇头。

“瞻基,你要知道上位者不能一味的仁慈宽厚。”

“皇爷爷,我知道啊。”儒学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也不是全都是好的。自古以来,帝王推崇儒学,并不是他们有多喜欢儒学,而是他们想利用儒学来笼络人心。

“你杨先生是儒生,把儒学奉为真理很是正常,你不要因为这件事情而讨厌他,他还是非常有才能的,知道吗?”

“皇爷爷,我知道。”朱瞻基摩挲着下巴说,“我对先生没有什么意见,但是他对我要有意见了。”

“以后他要是再问你这种问题,你就不要说实话,说他想要听到的话。”朱棣一脸深意地对朱瞻基说道,“瞻基,记住,不要大臣知道你的真实想法,而是让他们猜。”

“猜?”朱瞻基面露茫然。

朱棣颔了颔首说:“对,让他们猜。”

朱瞻基蹙起眉头来,认真地思忖了一番后明白了他皇爷爷的意思。

“皇爷爷,我明白了。”

见宝贝孙子一点就通,朱棣心中又是欣慰又是骄傲。

“我们瞻基就是聪明。”

朱瞻基小小的拍了下朱棣的龙屁:“皇爷爷教得好。”

“明天记得跟杨先生说你想错了,你告诉他,他想要听到的话。”朱棣提醒道。

朱瞻基心中清楚朱棣让他这么做的目的,乖巧地点了点头说:“好。”说杨先生想要听的话,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