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说好的网吧呢(一)(第2/5页)

当然,讲究门当户对的也有,比如之前的李憨憨,一心想找个家庭条件差不多的嫁了。

而刨除这些想法比较多的,大多数北方家庭的男女其实很质朴,还保持着八十年代的习俗。

没错,九十年代的东北,暮气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经济的萧条,连谈个恋爱都很“怀旧”,而且很精准地停留在八十年代的质朴风。

如果细数一下,70、80、90、00年代的恋爱风格,大致可以分为:

70年的,纯洁革命友谊。

80年的,质朴。

90年的,含蓄。

00年的,市场经济。

七十年代,齐磊父母那一代人的恋爱方式令人发指,通过介绍人介绍,觉得能处就处。然后,看电影得隔一个座,一起回家得一个马路这边,一个马路那边。

即使公开了关系,也依旧保持着纯洁的革命友谊。到了闹洞房那一步,才羞答答往一起靠的那种。

到了八十年代,社会有所开放,年轻人胆子大了起来,自由恋爱。处朋友的标准简单到让人神往,只看人品和勤快程度。

也不再是羞羞的感觉,但拉近感情最行这有效、也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没事儿就往对方家里跑。

男的去女的家,眼里有活,看见啥就干啥。女的去男的家,洗个衣服擦个地,不出仨月,婚期都能定下来。

到了九十年代,思想更加开放,港片台片入侵,年轻人开始崇尚激烈无悔的爱情,那种坏坏的男生尤为受欢迎,有着书卷文雅气息的男孩也有着独到的魅力。

说心里话,这个年代的爱情刚刚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魅力所在,亦不难找到被其吸引的异性。

到了二十一世纪……嗯,越来越像一场市场经济下的交易。

房子车子票子,这些本在情感考量中占很小比重的东西,已经全面占领了婚恋市场,一切都可以被量化,可以交易。

后世的人已经不再感冒轰轰烈烈的爱情,不再为《天使之城》中凯奇和瑞恩的至死相拥而感同身受,觉得那太假。反而是平平淡淡、恬淡如菊的清新流淌,更能直击人心。

说白了,少了生活的柴米油盐,不论是平淡,还是热烈,都是假的。

只不过,热烈的太遥远,平淡的,才是后世年轻人所憧憬而不可得的美好。

就像90年代,平淡的随处可见,所以人们才会憧憬并不算远的轰轰烈烈。

而在90年代的东北,经济的停滞使得人们的观念也跟着停滞。虽然“90年代的含蓄”也是主流,但“80年代的质朴”依旧随处可见。

就比如,齐国栋和赵娜。

想到这里,齐磊不由一笑,心中吐槽,这就是三叔的命啊,他终究就逃不过女朋友上门义务劳动这一招儿!

前世如此,今生也一样。

前世,齐国栋的那个老婆,就是这么干的。

三哥在尚北怎么说也是风云人物,排队的小姑娘多了去了。

之所以在其中挑了一个长像不算最出众,家庭也一般的老婆,正是因为那姑娘会曲线救国,和三哥还只是朋友的时候,就天天往齐磊爷爷家里跑。

洗衣服做饭收拾屋子,把老爷子老太太哄的美美的。

齐国栋整个人都是飘的,拿三块钱让她去买盒吉庆烟,必然给你拿回来十三块钱的阿诗玛,就没有比她再有眼力见的了。

这谁受得了?一般人扛不住的。

于是,只去了几趟,两人就确立了关系。三个月就订了婚,老爷子亲自拍的板。

由此可见,去家里了,是多么的重点。

当然,勤快、有眼力见,不代表人就有多好,只能说明这个年代的男女朋友都这么处。

同样是齐国栋前世的那个老婆,齐磊前世的那个三婶儿,结婚几年,见老爷子实在不出力,想调动个工作都不肯找人,齐国栋又不替她跟老爷子说话,日子过的平平淡淡,正好有个机会去南方,于是扔下丈夫和四岁的女儿就走了,头都没回。

其实,这也是齐磊得知赵娜和三叔处朋友,他极力支持的原因。

后世那个三婶儿,齐磊顶看不上她。

……

对于亲姐就这么被你们老齐家拐走了,赵维其实心里有疙瘩。

在赵维眼里,什么三哥不三哥的,还真不一定配得上他姐。

他姐可是大学生,还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前途无量的。

结果,让一个“街流子”给拐跑了,还去给他家里干活,赵维好特么心疼。

好吧,这话和齐磊说不着,齐磊是他老板。

“早上就走了,这会应该快回来了吧?要不,你打个电话问问?”

赵维口不对心,现在中午还没到呢,哪这么快回来?

其实,是在暗示齐磊帮忙把他姐叫回来。

对此,齐磊也没啥意见。就赵娜那个性格,百分百讨老爷子喜欢,不用那么殷勤。

当下给三叔打了传呼,让他和娜姐快点回来。

齐国栋和赵娜还以为出什么事儿了呢,半个小时都没到就进了院儿。

一看,都在,“咋地了?”

齐磊开门见山,“娜姐,我们几个想开网吧,你给出出主意。”

赵娜:“……”

听着就不像真的,可偏偏就是真的。

齐磊他们有钱,这一点赵娜知道,齐国栋也知道。

用齐国栋的话说,我这个侄儿,不是一般人。

对于开网吧的决定,赵娜想了想,“可以开啊!”

她知道,这比赵维在哈市卖袜子强。

齐国栋也道:“你要正经开,我给你找找人,执照简单。”

开个正规网吧这个事儿,赵娜也想过。

为此,她也好,齐国栋也罢,都特意去了解过手续怎么办,找哪个门部的关系管用。

只不过,后来赵娜考虑到自己还没毕业,而且她观念还是有点守旧,觉得齐国栋五金商店的那个工作毕竟是正经单位,要是现在开网吧的话,齐国栋就得辞职盯着,有点可惜了。

本打算着,等她毕业之后,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再去往这方面考虑。

当下,赵娜把她总结的经验和齐磊详细的说了一遍。

最后总结道:“我的建议是,不要上最好的机器。现在电脑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也许一年就过时不够用了,差不多的就行。”

“中等价位,中等配置,就算换代也不心疼。旧机器卖二手也最有销路,价钱最合理。”

“然后就是,机器可以不用品牌的,我给你弄个最合理的配置,去省城南通大街买配件,回来自己攒(cuan)机,这样还能省一笔。”

“而且……”沉吟了一下,“最好是先去把电脑价格确定下来,你们手里钱不算充裕,先把最重要的确定下来,到底有几台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