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我朱文正是常遇春

陈标并不知道朱元璋是不是真的来了。但他很确定,陈友谅绝对认为朱元璋近几日就会到来,而且猜测城内守军已经得到了援兵将至的消息。

他不需要揣摩陈友谅做出如此判断的原因,只需要利用这件事。

陈标冷静地用猛烈的火力将城下陈汉主力轰得溃不成军,然后点燃了烽火。

烽火冉冉升起,城门徐徐升起,朱家军战旗猎猎,迎风飞扬。

为首将领身体伏低,双腿一夹马腹,不需要下令,战马飞驰,身后将士跟从,如利剑一般冲出城门。

陈标让人在城楼上扛来战鼓,有些瘸的伤兵、陈家家丁、将领女眷、以及曾经是歌伎现在是普通老百姓的青壮妇人,他们手捧着城内能找到的所有乐器,都来到了战斗最激烈的新城门上。

战鼓最先擂动,而后是号角的声音,琵琶筝琴与胡琴的声音。

就算是丝竹之音,上了战场,也能描绘出金戈铁马。

来,为将军破阵奏乐!

城墙上,不再有士兵,只有剩余的百姓拿着全城的乐器,密密麻麻坐在高高的城墙上奏乐。

陈标准备的这些东西本想是配合朱元璋大军杀到,鼓舞士气用。

现在,他提前让军乐团上阵。

陈友谅亲上战场,听到连战场厮杀声都压不下的鼓音,忍不住停下战马,驻足眺望,神情惊疑不定。

“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要干什么?!!”

陈友谅见到城门大开时,已经问过一次,他又问了一次。

怎么还奏起乐来了?!

他身后将领道:“四个大城门全部打开,他们喊着援军已至,像疯了似的杀了过来!陛下,朱元璋难道已经到了?”

陈友谅没有说话。

即使接连不断的失败让陈友谅变得有些疯狂,但优秀的将领素养和长期以来习惯性的谨慎,仍旧能让他保持理智。

他看着战场上溃散的阵型,心里顿时明白,朱元璋恐怕真的来了。

那……收兵?

陈友谅心中有些茫然。

这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他集中优势兵力偷袭应天,想要取得一场大胜巩固新生的陈汉政权,被朱元璋识破并打败,让他丢掉了陈汉的半壁江山。

第二次他集中更优势的兵力,趁着朱元璋和张士诚死磕的时候,只是想拿下一座洪都府城。难道又会失败?

如果这次还失败,他在陈汉还有威信在吗?那些本就不服他的将领会不会立刻倒戈相向?是不是会有和他一样的人,做与他一样的事,割下他的脑袋自立为王?

他能杀掉并取代徐寿辉,就是因为他自己接连打胜仗,声望节节攀升;而徐寿辉多次战略决策失误,在麾下将领中的声望直线下降。

所以陈友谅需要更多的胜利,更高的声望,来巩固自己抢夺来的地位。

洪都之战,他拥有如此大的优势,却再次选择退兵。接下来,他还能指挥得动军队吗?

可如果不退兵……

陈友谅在犹豫的时候,陈标从城墙上方墙垛凹处悄悄探出一个脑袋。

洪都城城门大开,三方城门将陈汉军队往新城门驱赶,现在三方城门的守将已经合流,其他三方城门已经关闭,只余新城门洞开。

洪都城守军将陈汉军队驱离至靠近江边的地方厮杀,新城门外空出了很大一片地,陈标不用担心远程武器取走他的小命。

当然,谨慎如他,就算推测很安全,也戴了一个小钢盔以防万一。

陈标拿出望远镜,观察战场前线厮杀的时候,非常碰巧看到了被陈汉将领团团保护起来,骑在高头大马上眺望自己这一边的陈友谅。

陈标不认识陈友谅,但战场能被如此严密保护,身穿最好的盔甲还愣在那里不动的将领,除了陈友谅,也不会有其他人了。

陈友谅望向城楼,虽然他看不到城墙上代表陈标小脑袋的那个小点,但陈标用望远镜观察他的时候,他的视线就像是在和陈标对视似的。

望远镜倍数不够,陈标不可能观察到陈友谅的表情细节。但他能通过陈友谅伫立的行为推测,陈友谅已经陷入两难了。

与陈汉军队厮杀的洪都城守军在刚离开城门时,也听到了战鼓声和乐器声。

激昂的乐声仿佛在督促他们冲锋。他们的身体无端地涌出一股热流,一股想象不出的劲头,力气比平时大许多,精力也比平时集中许多。

就像是城楼上的百姓通过乐声鼓声,把自己的力量传了过来似的。

有些比较迷信的将士甚至在想,小军师无所不能,所以施展个让人变厉害的法术,似乎也理所当然?

当他们将陈汉军队驱赶到江边的时候,鼓声和乐声理应被陈汉军队的惨叫声和江水潺潺流水声掩盖。

但不知道为何,那些乐声鼓声仍旧在他们脑海中回响,就像是他们的脑子里装了一支乐队,正在为他们的厮杀现场配乐似的。

或许是他们这段时间听有背景音的评书、看有背景音的皮影戏看多了的缘故?

别说,在激昂的背景音乐中,他们身手和胆气都比平常厉害许多!

陈友谅在陈标的视线中不断后退,一点一点退到了江边,退到了他高大的楼船前。

洪都守军没有大船,他只要上了船就能立刻逃离。

哪怕是逃到对岸的军营驻扎地,洪都守军也只能望江兴叹。

那么要退吗?这次还是继续退吗?

在陈友谅进退两难时,朱文正率领一支军队悄悄渡过江岸,摸到了陈友谅驻地中。

其他三门守军共同出击,如赶羊一样将陈汉军队驱赶到新城门时,朱文正带着他的机动支援部队独自行动。

陈标只让守军们主动出击,给陈友谅来一次狠的。

朱文正却更加疯狂,他居然要带着不到三千余人,劫陈友谅的营!

洪都井田制遵循朱元璋一贯命令,和民兵制相结合。

因武器和训练不够,一部分青壮民兵留在城里支援后勤,一部分民兵则护送百姓们离开,藏在深山里,以待反攻。

民兵们都很担心,真的能有反攻的那一天吗?没想到朱文正还真的联系了他们。

朱文正在附近山地绕了一圈,兵众增加到了五千人。

这五千人中,能打仗的仍旧只有朱文正带着的不到三千人,剩下的作为民夫,帮朱文正等人驾船、搬东西。

“你们在这等着,我们成功了就来通知你们搬东西。”朱文正道。

民兵队长道:“我们也可以参战!”

朱文正嫌弃道:“我怕你们上了战场,人没砍几个,腿先软了。好好待在这,我让你们来帮忙,不是让你们去送死。”

说完,朱文正骑着马扬鞭离开。

有两千余民夫帮忙,朱文正他们连马一起运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