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第2/3页)

苏以沫颔首,“对。就是四十万,剩下都是我挣的。”

张招娣看了眼,不敢相信,一百多万啊,女儿挣了这么多。她……这……她有些语无伦次,“你开店,没跟人谈生意,你就赚这么多钱?”

平均每年65%啊,这年利率也太高了吧?比高利贷还翻了好几倍。

虽然苏以沫挺高兴,但是她不得不澄清一件事,“我这次只是运气好。选对股了。要是选错了,我可能赚不到这么多钱。”

张招娣半点不在意,“没事儿。赚了几十万,已经很了不起了。”

苏以沫好奇问,“这些钱够不够投资百福?”

张招娣有些窘,“虽然这钱确实挺多。但是投到百福……可能连零头都不够。不过你要是想投,也不是不行。”

苏以沫原本想帮她,见她嫌弃钱少,示意她将存折还回来,“如果只是苍蝇腿儿,我投了也不管用。您还是自己解决吧。”

张招娣将存折收起来,“苍蝇再少也是肉啊。妈不嫌弃。”

她摸摸女儿的脑袋,“妈妈真的很开心,我闺女居然想着我。”

苏以沫翘起嘴角。

张招娣电话响了,她接起电话。

电话那头是盛富打的,问她需不需要钱,他可以帮忙穿针引线。

张招娣婉拒了。

挂上电话,苏以沫和苏爱国全都震惊看着她。

苏以沫指了指电话,“您怎么拒绝了?”

张招娣揉了揉脸,“他占的股份本来就挺多的。要是再加上他朋友,将来很有可能会架空我。所以我不打算再吸引煤老板。”

苏以沫恍然,好奇问,“他现在股份还有多少?”

她只记得原先是37%,不过后来季夫人卖掉辉耀股票,投了百福,股份肯定会稀释。

张招娣深吸一口气,“31%。”

苏爱国赞同是挺多的,不得不防。

苏以沫迟疑,“煤矿赚得可比汽车要多。他们应该不会架空你。更何况他们又不懂汽车,隔行如隔山,想架空你不是那么容易的。”

张招娣懂她的意思,“如果他们懂汽车,我倒没那么担心,就怕不懂,还爱弄权,到时候把百福搞得乌烟瘴气。”

苏以沫失笑,“那您可以拉拢盛叔叔啊,他应该会站在你这边。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张招娣若有所思,她刚想说话,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投资公司打来的。对方想跟张招娣签对赌协议。只要保证五年内上市,就会投资一大笔钱。

对赌有个好处,投资公司一般不管理公司。但是它也有个致命缺陷,如果上市失败,妈妈现有股份极有可能被抵押。

张招娣再一次拒绝对方的好意。

苏爱国有些好奇,“为什么又拒绝了?”

“对赌有风险。虽然百福上市成功率很高,但是任何事情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我不想冒这种险。”张招娣对赌1博天然排斥,她从小到大最厌恶的就是这个。

苏以沫倒是听过对赌协议,“袁阿姨之前没有签对赌吗?”

张招娣摇头,“没听她提过,应该是咱们国内没有引进。这个是港城的投资公司。”

苏以沫想了想,“您要不要了解清楚?或许这是您的机会呢。我觉得百福上市成功率非常高。可以试一试。当然您要找专人把条款仔细看清楚,免得上当受骗。”

张招娣若有所思,“我回头找人问问吧。”

聊完这事,张招娣问他们去旅游怎么样。

提起去冰岛旅游,苏爱国明显比苏以沫更兴奋,“你是没见过那极光,真的很神奇,就好像一缕缕仙气,真的太奇妙了。”

经他这么一说,张招娣也想去,“太可惜了。我没空。”

苏以沫笑了,“那有什么。您要是想去,咱们过年也可以去。我听那个老板说,8月底至2月中旬都能看到极光。”

张招娣叹气,“今年肯定不行了。我要忙着上市。”

苏以沫也不气馁,“今年不行,那就明年。”

她说起自己在冰岛遇到的一件稀罕事,哦,也不能称为稀罕事了,而是那边的人都喜欢这么干,“他们那边喜欢把婴儿放在外面睡觉。”

张招娣疑惑,“什么意思?”

苏以沫解释,“就是他们推着婴儿车去超市购物,去理发店剪发,去书店买书,去咖啡店放松,会把婴儿放在店外睡觉。”

张招娣还是头一次听说这种事,都惊呆了,有些不敢相信,头一个想法是,“他们不怕孩子被偷吗?”

在华国,没有哪个父母敢这么干。就算是农村,那也得把门锁好了。

苏以沫摇头,“冰岛是女性地位最高的国家,男女平等,同薪同酬。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孩子要赡养父母。他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没人会买孩子。”

张招娣发挥想像力,“照你的意思那边没有人贩子?”

“怎么可能。当然有。”苏爱国笑她太天真,忍不住嗤笑一声。

苏以沫点头,“有人贩子。但是人贩子贩卖的是儿童,不是婴儿。不过他们人口少,犯罪率极低,所以警察一般不佩戴枪,再加上他们并不爱攀比,没有门第之分……”

苏以沫别的不羡慕,她最羡慕这个国家的男女同薪同酬。上辈子她兢兢业业搞业绩,却被实力不如她的男性同事挤上去,那时候她除了憋屈还是憋屈。

张招娣也很羡慕,但也只是当个乐子来听,毕竟她不可能移民去冰岛。

张招娣岔开话题问女儿什么时候上学?

“九月十二。”

苏爱国笑道,“那我和你妈一块送你去上学。我要好好看看Q大。顺便再爬爬长城,再看看故宫。我只在电视里看过,还没亲眼去过呢。到时候咱们一家玩玩。”

苏以沫乐了,“行啊。”她看向张招娣,“妈,你有空吗?”

张招娣摸摸她脑袋,“我再忙,几天时间总能抽出来的。”

一家人商量后,决定在九月九号出发。从冰岛回来当天,下飞机的时候,他们顺便买票,明明提前十来天,却没有买到去首都的机票,只能改坐老火车,从鹏城到首都需要30小时,苏以沫必须提前两天上学。

苏爱国排了一天一夜的队,终于买到三张车票。

回到家,苏爱国给女儿收拾一堆东西。除了衣物,还有芒果。

首都估计也有卖芒果的,但是现在冷藏室贵,所以南方水果运到北方,价格至少能翻好几倍。

苏以沫带几个过去,可以给舍友尝尝。

上了火车,张招娣剥鸡蛋壳,火车上挤满了人,就连过道都拥挤不堪,“临近开学,火车都挤满了。”她有些好奇,“学校为什么这么晚才开学?”

苏以沫还没回答,苏爱国倒是知道,“因为他们去学校要军训两周。正好赶上国庆。国庆之后再会正式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