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进击的年轻导演团(第2/2页)

这时候所有当初参加了节目制作过程的这些还是在校大学生的年轻导演团们,才感受到了节目播放之后带来的传播效应和影响力。

关键是这个来自于一个三线边缘视频小站的节目,竟然连番挑落排行榜众多背后资本和势力出资打造的节目,不仅打入前十,直接打到国内排行第六,这可不是用那种天量宣传资源砸出来的,这个数据意味着极大部分的自来水,认同这个节目的人们的自发推荐和观看,而一期比一期热度值迭升,意味的是创作力的爆棚和节目引人入胜的机制。

每个人都在各自学校里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以前他们也多多少少有些名,但那只属于作为校园范围内学生的人气,譬如你担任了什么职务啊,拿了什么奖,亦或者大家都还在靠着父母支援学费生活费的时候,你已经能够自己接私活养活自己了,创业了,这些都是出名的原因。

也有些特殊身份的学生,属于艺人或者明星,成名了过来挂个名,前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属于和普通人脱轨的范畴,一般在校时间都不多,就别指望他们和正常学生一样每天三点一线,踏踏实实上各种课,偶尔就算是在大学里学习,撞见了其实也没人搭理,这种自然和导演团这些本身就是在校生身份,从无到有知名度攀升的情况是两回事。前者等同于空降,属于虚无的东西。后者则是每个人都能看得到的奋斗轨迹和一个励志标杆。

众人一时在学校里属于最顶尖的风云人物,更重要的是因为节目的播出,一些广告商和视频平台网站,甚至电视台的人也频频过来,有要求做广告的,有要求采访的,还有挖人的,想要找他们合作,进入自己的网站平台拍摄制作新节目的邀请,一时加身。

最难受的莫过于是那些在大学生电影节时候,这群导演团被雪藏后,作为二梯次替补被各个平台以“青年人才储备计划”招揽过去的人,他们本身也是六大学生,属于万年老二老三的位置,原本以为在电影节上这些导演团被牵连,他们成了最大的赢家,结果他们和平台签约后除了拿了些小资助,资源和项目,乃至于推广都寥寥无期,感觉被耽搁的时候,结果当初被雪藏的导演团们,突然之间以这种方式爆红于网络和大学之中。

风头甚至比当初在电影节得奖似乎还要更甚。

这之中的转变,找谁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