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第2/3页)

他是实话实说,然而落到旁人眼中,这段有点懊恼的否认,竟和欲盖弥彰一般。

谢之容看向萧岭的眼神几乎有些无奈了,“不是信任,但知道臣可以?”

那不就是信他可以?

信他,与信他可以,这二者有什么区别?

“是。”萧岭笃定点头,“你可以。”

他望向谢之容,觉得自己看见的不是一琼花琪树般的美人,而是捷报、是赫赫战功。

萧岭知道谢之容十六岁时曾出关火烧羌部辎重,知道他在玉鸣关破后改革军制,大破羌军收复山河,知道他后来反攻京城,一呼而天下应,知道他登基后平定周边,开疆拓土,知道他这一生,文治武功,彪炳史册。

“之容,”萧岭很想和谢之容说他日后的功勋,然而终究理智还在,所以他只是说:“此后,卿必立不世之功。”

谢之容看他清清亮亮的眼睛,和那日如出一辙,便知道他是喝醉了,“陛下怎么知道?”

“朕就是知道。”萧岭觉得自己回答得很认真,可在旁人听来,这话实在透着几分醉后的任性。

“是。”

水红的眼尾斜乜,皇帝不满问道:“你不相信?”

谢之容轻轻回答:“臣相信的。”

简简单单的第四个字,却全无敷衍。

只要是萧岭所说,他都该是信的。

萧岭觉得晕,身形一晃,谢之容刚要伸手扶他,皇帝眼疾手快地按住了桌案,然后顺势以手撑住了下颌,而后刚刚放下手的谢之容感激一笑。

谢之容将手放下在膝上,五指略略收紧了,低头道:“陛下客气。”

萧岭一笑,不再看谢之容,借着这个姿势,微微仰头。

月光落入他的眼中。

漆黑,却透亮。

萧岭不要任何人打扰,整个未央宫庭院内一人也无,连许玑都不能在旁侍奉。

静谧,无声。

只能听到萧岭因为酒醉,比往常沉重一些的呼吸声。

谢之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没有立刻抬头去看萧岭。

无数原书中的段落在眼中闪过。

最为稳妥安全的方式不是授谢之容以权柄,而是将他锢于后宫,哪怕就这个世界里而言,谢之容什么都不曾做过,更什么都没有做错。

可与原书中不同的是,萧岭与谢之容之间,并没有到无可挽回的那一步。

谢之容不厌烦他,他们甚至说得上是一对关系融洽亲密的友人,或者再进一步讲,明明不过认识数月,却心意相通末期至极,可以引为知己。

如果萧岭想,谢之容可以,谢之容更愿意,一辈子都留于后宫中,与萧岭一起,为萧岭筹谋,处理政事。

这是对萧岭而言,最安全妥当的处理方式。

他不需要担心,谢之容在得到中州军后会不会窥伺权柄——毕竟后者,从来素有野心。

而越多的权力,则越会滋长野心。

他也不需要担心,他日如果他和谢之容真的走上了那条相互猜忌又彼此倚靠的、几乎是每一对曾经令人艳羡的帝王权臣的必由之路,谢之容会对他不利。

可他还是给了。

萧岭想的过于专注,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谢之容的靠近。

肩上一沉,萧岭回神看过去,发现那是一件大氅。

谢之容近在咫尺,眼眸清润温和。

如临池照水。

萧岭怔怔地想。

因为离得太近,温热的吐息若有若无地落在了萧岭的嘴唇上。

萧岭似乎觉得困惑,眨了眨眼。

蝶翼轻振,而其下,似有波光涌动,潋滟动人。

谢之容为他系带子的手顿了顿。

手指穿过带子的手指修长坚硬,甲缘圆润,在灯光下,似乎泛着珠光,萧岭看着这双手,突然说了句,“之容,朕记得你会弹琴。”

“是。”谢之容的声音灌入耳道。

有点哑,但很好听,足以带来震颤鼓噪。

萧岭原本想说那改日你给朕弹琴好不好?话还未出口,思来想去又觉得轻佻,仿佛将谢之容当琴师取乐似的,看着系好的带子,与还差一点点就贴到了自己下颌的手指,萧岭只说:“好了。”

系好了。

谢之容闻言,慢慢拿开了手。

萧岭道了句多谢,又没骨头一般地撑了回去。

因为。

被打断的思路重新凝聚。

因为如谢之容之卓荦才智,若在后宫,何其可惜可惋。

“陛下说什么?”

谢之容的声音响起,其中的惊愕掩饰不住。

萧岭看着他微微颤的眸光,忽地意识到自己好像把心中所想低喃出声。

若在后宫,何其可惜可惜。

萧岭绝望地闭了下眼,酒醉反应速度比平常慢得多,过了一会,才睁开。

他与谢之容对视,看到了这双眼中的波澜。

萧岭想叹气。

或许在谢之容看来,皇帝作为将他弄进后宫来的始作俑者,实在没有资格说这种话吧。

似乎过了很久,也似乎只是过一息。

萧岭听到衣料迤逦擦磨的声响。

“陛下。”谢之容跪在他身前,垂首唤他,姿态恭顺至极。

从这个角度看,谢之容的鼻骨愈显挺秀。

萧岭睁大了眼睛。

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这般郑重。

“之……之容?”

这是怎么了?

谢之容的姿势过于恭顺,可距离,未免近了些。

近到谢之容只要愿意俯身,便能吻上皇帝的袍服。

“陛下,”萧岭听到谢之容的声音,“臣永不辜负陛下。”

性格使然,他会将一件事情的所有结果都揣摩清楚明白。

所以,他并不确定,谢之容的永远能持续多久。

但他知道,这一刻谢之容的确真心实意。

萧岭握住了谢之容的袖角,示意他不必一直低头。

谢之容抬首。

萧岭望着谢之容,他轻轻摇头,他说:“之容,你不必不辜负朕。”

“朕希望你,不愧怍天地万民,”他望着那双情绪翻涌的美丽眼睛,“不辜负,你自己。”

谢之容似乎有点僵硬。

这是萧岭在握住他衣服时感受到的。

一种莫大的动容与险些压过这种动容的惶然使谢之容一时之间心绪大乱。

有皇帝这句话,他本应感恩戴德。

他也合该感念这种不似来自君王,而来自友人知己间的祝愿。

他的确欣喜,的确动容。

可惶然挥之不去。

他听到自己的心在狂跳。

谢之容发现自己好像在害怕。

害怕什么?

他感受到一种虚无缥缈、无法抓住,却万分笃然的情绪,这一刻,他居然觉得,萧岭随时可能弃他而去。

萧岭的手正抓着他的衣袍,微微用力,指骨发着白。

腕骨伶仃,只需要伸手,就能环住。

就能将他锢在怀中。

就能让萧岭,永远都不可能离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