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发现一个,砍一个(第2/2页)

现在大明的朝廷,甚至可以骂皇帝是亡国之君,但是不能贪赃枉法。

这就是现在官场的规则。

朱祁钰天天被骂,今天亡国之君,明天酒池肉林,后天就是国将亡,妖实产之,他也习惯了。

但是至少京师的臣工们,现在有有几分人样,甭管是装出来的,还是真心实意,至少都在勤勤恳恳的做事,没有胡作非为,更没有违法乱纪。

但是这些地方的官员,就不一样了。

整天空军的时候,总是希望能钓出来,这把水抽干了,逮到了一条,却是气的头昏脑涨。

“陛下。”吏部尚书王直看着陛下的模样,颇为有些担忧的说道。

朱祁钰摆了摆手说道:“朕无碍。”

“朕听闻,政治清明的时候,官员升迁,往往是因为勤政奋进、为国分忧;在政治昏暗的时候,即便是有操守廉洁、颇有作为的官员,却难以升迁。”

“如果要升迁,不是朝里有人,便是行贿邀誉。”

“想要朝里有人就得要去结识权贵,邀誉则需要行贿,两者都少不得钱财,在天不雨粟,地不生金的情况下,权力寻租就是获利的最好手段。”

王直俯首说道:“陛下,的确如此。”

陛下说的不是废话,权力寻租是一种很常见的官员谋财的手段,自从兴文偃武以来,大明朝的官吏看皇帝手里没了屠刀,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所以等待锦衣卫查补之后,这个赵缙朕必定将其明正典刑。”

“若有其他类似之人,一并斩首示众,明年开春之后,就准备大计吧。”

大计,则是全国范围官僚的一次大规模的审查。

京察和大计,乃是大明官场的免疫系统,若是失效,大明就真的病了。

“臣领旨。”王直叹了口气,俯首领命。

其实他也不想气着陛下。

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和稀泥过日子,也不是不可以,可是京官住进了官邸,这就大大的限制了过去的吏治潜规则。

若是不举起京察、大计这两把利剑,陛下怎么能够审察臣子,京官如何纠察天下百官呢?

“这样的臣子普天之下,还有很多。”朱祁钰点着赵缙的案宗说道:“发现一个,就查办一个,查实之后,就砍一个,绝不姑息养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