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世界第一运动员(第2/3页)

哈利-比尔微微皱起眉头,他对自己的判断有些动摇,因为这份报纸在英国,也算是颇有名气的,应该不会去捏造假新闻。

随后哈利-比尔又拿起一份《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的体育板块,对于陈强的报道要详细的说,上面甚至详细列出了陈强夺得五枚金牌的是先后顺序和成绩。

“五枚金牌,五个世界纪录,这都是真的!一个中国人,真的成为了世界第一运动员?”哈利-比尔倒吸一口凉气。

《泰晤士报》可是英国顶级的报纸,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这种老牌的报纸,绝对不可能刊登一些胡编乱造的内容。

哈利-比尔放下手中的《泰晤士报》,然后陷入到了回忆当中。

年轻时候的他酷爱文学,曾经励志成为一个莎士比亚那样的文学家,不过最终他还是走上的商人的道路,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文学创作,一旦有时间的话,他总是忍不住会写一点东西,然后尝试着向报纸杂志投稿。

三十多年前,他在中国经商的时候,曾经在上海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那个时候他成为了一份英文报纸的撰稿人。那份报纸名叫《字林西报》,是英国人在上海创办的报纸,读者则是外国在中国的外交人员、传教士和商人。

哈利-比尔依稀还记得,在1986年的时候,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在那篇文章里他使用了一个词来描述中国人:“Sick man of East Asia”,而这个词是他根据“Sick man of Europe”改编而来的。

而让哈利-比尔没想到的是,他所创造的“Sick man of East Asia”,日后竟然成了其他国家形容中国人的一个常用词,翻译成中文的话,就是“东亚病夫”!

这一刻,哈利-比尔突然觉得,自己手中的报纸有些烫手,报纸上那“世界第一运动员”几个字,更像是在反驳当年他创造出来“Sick man of East Asia”这个词汇,让他觉得有些羞愧。

“是啊,世界第一的运动员是个中国人,他们已经不再是东亚病夫了!”

……

美国,洛杉矶,陈强吃过早餐后,便拿过一份报纸,看看有关洛杉矶奥运会的最新报道。

“世界第一运动员?这个名字可要比‘五金侠’好听多了。”陈强微微一笑,继续看报纸上有关自己的报道。

这份报纸的体育板块,有一大半的内容都是在介绍陈强,详细叙述了他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然后将陈强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员”。

陈强到并不觉得这是在捧杀,以他取得的成就,的确是配的上“世界第一运动员”这个称呼,毕竟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运动员能够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五枚金牌,同时打破五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合上了这份报纸,陈强长叹一口气,虽然他现在被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员”,但中国却依旧是贫穷落后,受尽列强的欺辱,丧权辱国。而大部分的中国人也依旧处于饥饿当中,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多么希望时间过的快一点啊,等到了1949年,中国人才能真正的站起来!”

陈强微微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能做的,我都已经做了,至少我为中国人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如果以后再有外国人说,你们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那么我们便可以反驳道,世界第一运动员就是中国人!”

陈强觉得,这是一个很神奇的逻辑学,你要证明某件事情是真理,那么必须是所有情况都符合,才能够证明这是真理。而你要是想要推翻一个真理,只需要找到一个不符合的例外,就可以了。

比如有人说中国篮球很烂,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姚主席当年是NBA的第一中锋,这就是最有利的反驳。

再比如有人说中国田径很烂,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刘翔曾经是110米栏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虽然这只是曾经的辉煌,但至少能够证明,中国的田径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或者有人说中国的足球很烂,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你说的对!

想到中国足球,陈强突然有一种大胆的想法。

“我记得这个时代的足球,还是上五个前锋三个后卫的吧,这种阵型遇到442或者433阵型,会不会被打爆?”

陈强正瞎琢磨着,敲门声响起,陈强打开门,只见宋君复正站在门外。

宋君复的眉宇之间带着一丝的愁容,他见到陈强后,立刻开口说道:“陈强,我们遇到了一些麻烦。”

陈强将宋君复请到了房内,给宋君复倒了一杯水,随后才开口问道:“遇到了什么麻烦?”

“我昨天去打听了回国船票的事情,今天的时候轮船公司给我回话了,票价涨了好多!”宋君复开口答道。

“涨了多少?”陈强下意识的问道。

“二等舱的船票价格涨了四分之三!”宋君复开口答道。

“怎么涨了这么多?我以为回去的船票,顶多就是比我们来的时候贵三分之一呢!”陈强开口说道。

从中国到美国,和从美国到中国,路程虽然一样,但船票的价格是不一样的。美国毕竟是发达国家,一样的东西卖的贵一点也是理所应当。

即便是后世也是这样,美联航纽约飞北京的票价,要比北京飞纽约的票价贵便宜不少,有的时候价格甚至会相差一倍,也就是说从纽约到北京,要比北京到纽约多花一倍的钱。在这方面中国的航空公司就好的多,无论是北京飞纽约还是纽约飞北京,票价的起伏并不是很大,都是一样死贵死贵的!

只听宋君复开口说道:“从美国返回中国的船票价格是要比咱们来的时候贵一些,但不应该贵这么多,我当年也是来美国留学的,那时候回国的票价可没有涨的这么离谱。所以我特意打听了一下,轮船公司说,是因为美国的经济不景气,很多煤矿都倒闭了,所以煤炭价格大涨,轮船公司的运营成本也跟着大涨,船票也就涨价了。这还是二等舱,听说一等舱的话,价格要翻了一倍多!不过能够住一等舱的都是有钱人,他们也不在乎涨价。”

1932年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一年,很多工厂、企业都倒闭了,这导致美国的用电量、用煤量都巨减,从而使得大量的煤矿倒闭或者停止开采,结果就是煤炭价格大涨!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生意不好做,东西卖不出去,应该降价促销才对,怎么还会导致产品的价格大涨?

事实上这次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真实情况就是这样,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卖不出去的商品,而美国老百姓却买不起这些商品。生产者宁愿商品滞销,也不愿意降价出售。当商品销量降低的时候,资本家则选择提高商品价格,来保住自己的利润,什么薄利多销,那是统统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