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不速之客

林稚坐在窗边扒杏仁皮子。

昨日程砚清来店中问他, 有没有一种甜点,味道香而淡甜、口感软弹、且用料最好为坚果一类?

简直是在精准定位杏仁豆腐。

林稚点头:“有。二郎可是要自己吃?”

“当然不是。我怎会爱吃这些甜食?”程砚清昂首,“曲院街近日来了位善琵琶的柳姑娘, 偏偏不爱金银珠宝, 只喜欢这些杂嚼小食。”

看着林稚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程砚清连忙做叉手礼道:“我费了千辛万苦才打听出她的口味喜好, 林小郎君可一定要帮我这个忙啊。”

怪不得不去自家酒楼求人,估计是怕程令宜知道了, 去给程朝云告密。

算了,宁拆十座庙, 不破一桩婚……而且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剥杏仁皮子是个耐心活儿,需将甜杏仁在滚水里烫一遍, 且不能烫时间太长, 否则会把杏仁味烫没。

待其温度渐低皮渐脆,手指捏住轻轻一挤, 杏仁皮就下来了。

沈小七和阿青阿蓝都忙得脱不开身,剥杏仁皮的活儿就落到了半忙不忙的林稚手中。

去皮、晾晒、研磨……幸亏程砚清三天后才来取, 不然这杏仁豆腐一时半会儿还真做不出来。

外面传来几句交谈之声,听对面声音,似乎是位女郎。

人声嘈杂,只能听见几句“随意”、“好吃”,不太真切。

林稚不负责任地猜测, 这句话是估计“随便来几道好吃的菜就行”。

抬头一看, 那女郎的身形恰巧被阿蓝挡住,只露出一片鹅黄色的衣角。

反正阿蓝会招待周全的。

这样想着, 林稚低下头, 继续去搓杏仁皮了。

剥完皮的杏仁白嫩嫩的, 闻起来有一股浓郁的杏仁香气。在晴朗的天气,基本一天一夜就能晾至干脆。

果然,隔天一早,他用手一摸,那杏仁已经脆硬得有些扎手,很容易就能掰成两半。

“店主郎君——”

林稚刚把杏仁装进瓷碗,便听到有人脆生生地喊他,回头一看,鹅黄色的衣角——居然还是昨日那位女郎。

却又不仅仅是“那位女郎”而已。

竟然是那日太庙祭祀,他给递过帕子的那位姑娘。

林稚惊讶一笑,“是你啊,小娘子。”

看见这位小依姑娘,他又想到那天因为腿麻不小心跌到孟琼舟怀里的糗事……

“太庙匆匆一别,还没来得及谢过郎君。”那女郎福了一福,继续道,“奴名为依,郎君唤我小依便好。”

林稚还了一礼,“不过举手之劳,小依娘子不必放在心上。”

“是举手之劳,可是除了郎君,周围却无人施以援手。”

林稚安慰她:“萍水相逢,日后也不会再相见了,小娘子何须介怀他们。”

“是呀,他们是萍水相逢。”小依抬起头来,“郎君却不是。”

林稚:“……”

怎么感觉不太对?他正准备说点什么,对方已然先开了口。

“奴乃泉州人士,家道中落,一路漂泊至临安,万不得已之下做了曲院街乐师。”

“那日太庙祭祀,觉得无颜面见已故爹娘,这才失了态……还望郎君千万不要怪罪。”

“不会。”林稚道,“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小娘子不必妄自菲薄。”

没想到他会这样说,小依一愣,略显惊讶地看他一眼。

这时沈小七端着一壶饮子走过来,问小依道:“现在时辰还早,客官可要用些朝食?”

小依点点头,点了一碗鱼片粥。

林稚也看他一眼,送去了一个感激的目光——下个月给你涨绩效工资。

小依吃过粥,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林稚则继续鼓捣没做完的杏仁豆腐。

杏仁和牛奶一起放进碾子里,磨出杏仁浆,滤出渣子,搁小锅子上煮沸,加糖,加琼脂,如此晾一个晚上,杏仁豆腐就能成型。

刚把锅子取下来,又来一个熟人。

李局长敲了敲门框,“小稚,你在忙吗?”

“不忙。”林稚放下手中活计,从庖厨走出来,“您怎么来了?”

和前段时间相比,李局长的气色好了不少,红光满面,说话声音都洪亮许多,“是这样,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

“您说。”

“前几日幼局新来了几个孩子,年纪都很小,最大的也才三岁左右,最小的……可能还不到一岁。”

李局长看了他一眼,继续道,“你做的吃食孩子们都格外喜欢,所以啊,我想请你再费费心,弄一些易嚼的吃食。你也清楚,这些新来的孩子牙还没长全。”

林稚没涉猎过婴幼儿辅食,但想来应该不难,无非是米糊一类,做得有营养、易消化便是。

“这个好说。”他点点头,“您放心,我会尽力的。毕竟不能让孩子们啃骨头是不是?”

李局长被他逗笑了,笑了一会儿,开始回忆旧事:“其实你还小的时候,看着并不很机灵,约莫是到了十岁?一天天的,眼瞅着伶俐起来。不愧是能当酒楼店老板的人。”

林稚但笑不语。

吃暮食的时候,他把拟定好的“婴幼儿食谱”告诉了其余三人。

“第一日,红枣山药蒸糕配鲜虾丸子;第二日,时蔬软肠配胡萝卜蛋饼;第三日,嫩豆腐汤配鱼茸糕……”

一连说了七天的食谱,林稚停顿片刻,“你们觉得如何?”

沈小七举手:“阿郎,我有问题。”

“你说。”

“这个食方,大人可以吃吗?”

阿蓝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

“……”林稚:“你想吃的话也不是不行。”

闻言,沈小七哈哈大笑:“开玩笑的!我怎么会从小孩儿嘴里抢东西吃?我觉得阿郎你的食谱非常好,我没有意见。”

林稚点点头,看向别处,“阿蓝,阿青,你们觉得呢?”

阿蓝想了想,“不知阿郎所提的‘时蔬软肠’中的时蔬都是哪几种?”

“菘菜、菠菜、胡萝卜,还有豆腐。”

“我觉得再添些豌豆碎更好。”

林稚笑道:“听你的。”

接着阿青又道:“红枣对小孩子来说会不会硬?特别是枣皮。”

“到时把皮子去了就行。”林稚道,“这个不难。”一天的挤杏仁皮练就下来,他的技术已经无比纯熟,去些红枣皮子也不在话下。

“那就行。”阿青道。

林稚把他们提出的建议都记录下来,后知后觉发现,几个单身大男人在这里讨论婴儿吃什么的场面,多少有些诡异……

只是他没想到,接下来的话题更诡异了。

沈小七凑近他们,压低声音:“我觉得今日来的那个小娘子似乎对阿郎有意思。”

林稚眉头跳了跳:“……别乱说。”

“我怎么乱说了?”沈小七不服,“你明明和那小娘子是旧识,连人家叫什么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