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全靠演技

天刚亮,太阳还没越过山的遮挡,元蔓娘就敲门把卢栩叫起来。

去县里得到镇上坐船,早走一会儿,早到一点,也许就能早点卖完早点回来。

卢栩把上次挣的钱分了分,腊月一文,卢舟一文,他留五十文,三十文要坐船,剩下二十文备用,剩下的都给了元蔓娘。

吃过早饭元蔓娘送卢栩出门,卢栩经过颜家,到窗边站站,颜君齐果然已经起来念书。他在窗边喊一声,“君齐我走啦,帮我照看我弟弟妹妹。”

颜君齐推开窗,卢栩朝他挥挥手,抓着筐绳大步流星往码头走。

迎着日光,越走,天越亮。

从饮马镇往返县城,一趟十五文,观阳县在饮马镇上游,去时候逆水,一筐货多交五文钱,回来时顺水,带货不加钱。

元蔓娘以前去县里都是买年货,去时没交过前,忘了要加钱的事。卢栩交完二十文,有些心疼。

他还得留十五文回来,这样就只剩下十五文零花。

早上往县里走的,大多是卖货的,卢栩看见有个老丈背着筐桑葚,有点嘴馋。一问,那桑葚卖的不便宜,一斤要四十文,快赶上肉了,他吃不起。

桑葚下压着整齐的野菜,都捆好了把,整整齐齐的,看上去比元蔓娘她们采的要嫩。

采这么一筐野菜,也得一天。

另外有卖鸡蛋和活鸡活鸭兔子的,都捆着脚和翅膀,挤在舱底。

凑够了一船人,天也彻底亮起来。小船摇摇晃晃逆水而行,速度不快,从饮马镇到观阳县要走一个多时辰。

船西行经过卢家村,卢栩看到元蔓娘带着腊月在河边洗衣服。腊月眼尖看见卢栩,大声喊哥哥。

卢栩朝她们招招手,“哥哥回来给你买糖吃!”

船在卢家村西边转个弯,渐渐远了。

卢栩背对着太阳坐下,抱着手臂小憩补觉,再往前河岸两边是山,离县城还远。

到县城卢栩先闻见一股鱼腥味儿。

观阳县就一个码头,运货、运人、卖鱼全在这儿,官府划了片,卖鱼的在一处,卸货的在一处,客船在中间,客船少时,两边就会往中间占,平时有官兵把守,倒是不显混乱。

卢栩从船上下来,左右看看,鱼价和镇上差不多,大鱼却要比镇上多许多,大多都是活的,装在木盆木桶里,若死了,能便宜三五文钱,有些不富裕的人家想吃便宜鱼,就在鱼摊旁等着,等一阵儿总能遇到刚死的,大户则不新鲜一概不要,一定要活蹦乱跳鳞片齐全的,挑好了让伙计推着车装桶送家里。

卢栩看得稀奇。

另一边运货,大多运的还是粮。

北边打仗,从他们县往东往南收的粮有一半都要从观阳过,因为有码头,人来人往,观阳人在整个州府也算富裕。

卢栩随着进城卖菜的人群排队入城,若非遇上朝廷缉拿要犯,经守城兵只简单检查一番就能入城。一般只看看是否夹带凶械刀具,询问入城目的,口音不是本地才会问问来自哪里。

排到卢栩,城卫随便在他身上拍了几下就算搜身了,惯例问他:“进城做什么的?”说着掀开筐子上的盖布。

卢栩将筐子卸下,拿了两兜炒田螺递给两个城卫,“家里做的小食,来城里买卖,军爷您尝尝。”

年纪小的城卫看看年纪大的,大的点点头,他接过去捏了一个放嘴里,“味还行,好吃。”

年纪大的便说,“你这是农货,交一文,进去吧。”

卢栩道谢,交了钱背着筐子进城了。

进城卖农货只收一文,若算成商贾,则要按量算,最少交五文,是什么全靠城卫说。

观阳县只有一条主街,中间是县衙,东边卖各类杂货,小店林立,西边则高档些,都是大店,同样是酒楼、茶馆、客栈,西边的普遍是两层高,设雅间。当铺、书局、卖胭脂水粉的店铺、药铺、绸缎庄都在西边,肉铺、面馆、粮油店、馒头铺、测字算卦的、杂货铺等都在东边。

流动的菜摊,在东街的最东边。

大宅采购,平民买菜,全在这边,一大早挎篮子的、推车的,把小道挤得水泄不通。

在这儿找固定摊位卖菜,也得交钱,按面积算,小摊三文,大摊五文,早来早占,若想固定要最靠西的好摊位,按月交钱。

卢栩想了想,先交了三文试卖,他找了个卖果子的中间。

这季节只有晚熟的樱桃,早熟的桃杏和桑葚,还有些他叫不出名的小野果,都不便宜。

能买起水果的,八成也不会嫌弃他的田螺贵。

果然,没一会儿就有人来采购了,他见人挑完果子付了钱,就开始喊卖田螺,“秘制田螺,咸香辣鲜,好吃下饭,配菜下酒,老少咸宜,不好吃不要钱喽——”

可别人一问价,再看看是田螺,大多都走了。

卢栩无奈。

好在没多大会儿就来人问了。

“你这田螺怎么卖呀?”有个背着胳膊带小厮购菜的中年人凑过来问,他穿着绸衣,人长得富态,还带着小厮,一看就家境很好。

卢栩递上去一兜:“十文一兜,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

对方捏了一颗,一嘬没了,一看就会吃。片刻后,他捏了捏胡子评价道:“人常道清明螺,塞肥鹅,你这螺季节虽晚了,胜在滋味还不错。”

卢栩:“……”

没想到还有现成的广告词!

他认同地点点头,随即问,“您说的是,您来多少?”

中年人顺嘴就道:“来十包吧。”

卢栩开心应了,将田螺小心地装进对方小厮的装菜篮子里。

待人走了,他挠挠头,看看旁边摊位的水果,忽地笑了。要是让他爸妈看到他为了几文钱这么狗腿谄媚,挣了钱也舍不得买了桃吃,不知会作何感想。

卢栩卖到中午,总共卖掉三十多份儿田螺,早摊渐渐散了,他没多留,还把筐倒背到胸前,开始沿街叫卖。

他一共装了二百多份儿田螺呢,这怎么行。

卢栩总结一上午的问题,买菜的多是女眷,但买他田螺的多是男的,女眷过日子多细致,二十文钱能买一条肥鱼了,觉得买个螺不划算,男的尝味儿,味道好就掏钱了。

卢栩将东西街都粗略地逛了逛,选好了市场——

酒肆、赌坊。

他厚着脸皮往酒肆门边一站,见谁来买酒就问,“您来点下酒菜吗,田螺佐酒,喝酒更香。”

掌柜频频往这儿看,卢栩施施然道:“佐菜喝酒不醉人,田螺咸辣下酒,您吃了能多喝二两。”

掌柜:“……”

掌柜见没影响买卖,也没赶他,卢栩靠着厚脸皮,他赖在酒肆门口赖着卖掉四十多份儿。后来有买回家下酒的,发现田螺当小菜吃不错,还有回头客来买了十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