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想想好处

睿王人要麻了。

他几个胆儿啊,借人给卢栩去找贺太师麻烦。

天地可鉴,他虽然是弘安帝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可放到贺太师、大将军跟前根本就不够看,他们三个要是打起来,他皇兄知道了一定是帮那俩揍他。

睿王:“你冷静!你冷静一点儿!”

卢栩不想冷静,他一点儿都不想冷静。

坐在一边安静看舆图的桓棠突然道:“贺太师是个公私分明,极为冷静的人,即便你们真与他有什么私仇私怨,他也不会刁难颜翰林。卢公子,你不妨想想,去西北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卢栩和睿王齐齐怔住。

卢栩:“好处?”

能有啥好处?

西北不是京城人人皆知的著名流放地吗?

从郡守到县令,设郡三年,死了五个,还活着的求爷爷告奶奶,天天哭着喊着想回来。

颜君齐同期的进士们,听到可能要被派去西北,吓得恨不得当场辞官。

这能有啥好处?

这还能有好处?

卢栩福至心灵,突然想到主意了,他眼睛一亮,惊喜道:“辞官!我们辞官!”

辞官了总不用去了吧!

睿王扶额,桓棠失笑。

“你可知颜翰林要赴任的地方是哪里?”

卢栩:“西北啊。”

桓棠:“西北哪里?”

卢栩摇头,他哪儿知道。

桓棠:“定北郡,北庭县,卢公子不妨来看看这舆图,找一找北庭县。”

卢栩莫名其妙,走过去对着舆图找了一圈,“哪有北庭县?”

桓棠:“不错,定北郡原本没有北庭县,昨日陛下刚刚要将镇安、镇北两县合并为北庭县,任颜翰林为县令。”

桓棠指给他看,“你可知这是何意?”

卢栩摇头,看不明白。

睿王似有所悟,“是这样?”

卢栩:“什么?!”

睿王:“别人是一个县的县令,你家小翰林是两个县,皇兄还是很看重你家小翰林的。”

卢栩:???

看重不该安排到好地方去吗?

睿王:“别听京中谣言,说什么西北是流放之地,你仔细去查,能派去西北的官员将领,哪一个也不是白痴。”

卢栩:“……”

废话,白痴能当官吗?!

桓棠:“你看这两县的位置,几乎就在京城正北方,定北郡是大岐北国门,这两县是国门的大门,若陛下不看重颜翰林,不会将他派去这么重要的地方。”

卢栩不语。

他听懂了,想锻炼他们呗。

可整个大岐这么大,放哪儿不能锻炼呢,非要去西北守边?

他自己就常去北境,那边是什么状况比很多人都清楚,听说西北环境还不如北境呢,凭什么让君齐去那里?

卢栩坐下不吭声了。

郁闷的发起呆。

睿王看着舆图安慰他:“你瞧,你家小翰林管的县,比别处郡还大。我瞧定北郡这么大,早晚要一个分成俩,到时候说不定你家小翰林能混个郡守当呢。”

卢栩闻言,耷拉的脑袋忍不住转了转,往舆图上又瞧起来。

定北郡横跨东西,隔着天湖山,分成两大块区域。

东边是卢栩熟悉的北境,西边则是他们通常称的西北。

西北面积又约等于北境两个大,广阔无边。

若是旅游,卢栩很爱这样的地方,但是常住,他就有点儿发怵了。

据他所知,那边人烟稀少,那是啥啥都缺,别说跟繁华的京城比了,连他们老家的小镇都比不了啊。

卢栩又耷拉了。

在这地方当郡守,还不如回观阳做县令呢。

桓棠:“我听王爷说卢公子曾多次去过北境?”

卢栩:“嗯,北境南边我常去,太往北我也没去过了。王爷,要不你求求陛下让我们去北境吧,不当县令都行。”

那边好歹有虎哥和石头他们在,他和北境军也熟,安全不成问题。

桓棠笑道:“君无戏言,王爷去求陛下也不会收回成命的。”

卢栩叹气。

又想去砸贺家大门了。

桓棠:“既然公子与北境相熟,不如想想如何将你的人脉用起来。”

卢栩苦笑,“桓公子,你不要看这舆图只写了天湖山三个小字,你知道这山多高吗?这地方终年积雪,本地的蛮人说,鸟都飞不过,还隔着这么老远,怎么用?”

桓棠:“那北境的蛮族是怎么迁过去的呢?”

卢栩一怔。

对啊。

伦兰族他们可是从西边迁过去的。

卢栩脑子一下活跃起来。

桓棠见他排斥得不那么厉害了,将他拍在桌上的封赏文书重新推回给他,“西北苦寒,缺衣少食,一去至少要五年,我若是公子,便将这道封赏拿回去,再借用皇商的身份,好好筹备一番。”

卢栩脸色变啊变,然后将封赏文书默默拿回去,揣到袖口里,咬牙对睿王道:“事已至此,王爷,你借我点儿人吧。”

睿王一激灵,“你还要借人干吗?”

卢栩:“我要买东西往那边寄啊!”

那边不比京城,要啥没啥,他还不赶紧抓紧了自己准备?当年的北境多荒凉,日用品都靠他们从商路往北带,他用脚想都知道去那边啥都得靠自己带。

桓棠说的对,他得用皇商的身份使劲儿给自己谋福利。

吃的,喝的,用的,穿的。衣食住行,都得靠自己。

睿王一听是这个,松口气马上道:“你找管家给你派,庄子里有的,你随便用便是。”

卢栩:“多谢王爷,那我不客气了。”

睿王:“不客气,尽管拿。”

卢栩:“另外,我还有一事相求。”

睿王正襟危坐:“你说?”

卢栩:“我弟弟能到王府借住吗?”

若是去别处,尤其是文教兴盛的南郡,他倒是愿意带上卢舟,可去西北,他就不愿意了。

那边别说念书了,能吃饱都不错,带卢舟去受苦吗?

睿王没想到是这事,爽快道:“你放心,我保证给你看好教好。”

卢栩:“多谢王爷,王爷放心,我走前一定把铺子的事安排好。”

睿王苦笑,“没事,你……唉,西北也不是不能和京中联络,你先紧着你的事来吧。”

卢栩谢过睿王,出了王府踟躇片刻,扭头往酒楼走了。

酒楼马上要开张,装修、人手早就准备好了。

炒菜、蛋糕,该教的卢栩也都教了徒弟,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得看他自己琢磨练习了。

如何经营,他也和三管家和每家店的掌柜都交代过。

至于每年的新菜谱,到时再往京中送一份儿便是了,以他小徒弟关潜的实力,想必看着菜谱也能把菜做好。

卢栩到酒楼时,关潜正在厨房练裱花和雕花,为开张做准备。

卢栩过去夸赞几句,又将雅间按个检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