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三脉同诊救危症(第4/4页)

治当首先运转中州以除湿豁痰,开窍醒神。”

听见陈南的话,一旁的一名医生连忙问道:“陈会长,冒昧打扰一下!”

“您刚才的诊断手法是……”

陈南淡淡说道:“三脉同诊救危症!”

此话一出,顿时周围众人连忙开始记笔记。

而何元申也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陈会长,您能好好解释一下吗?”

陈南点头,说道:“其实,我刚才三脉同诊,用的是传统的三脉。”

“也就是寸口脉、双趺阳脉、双太溪脉。”

“《黄帝内经·素问》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生死,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趺阳脉学·下篇·断疾病预后》曰:“诊趺阳脉对疾病预后起着决定性判断作用,有着预测吉凶生死之重要性。”

“危重患者,可以通过趺阳脉进行预测!”

“三脉诊法是以诊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诊趺阳脉候胃气,诊太溪脉候肾气。

三脉同候多用在寸口无脉或观察危重病患者时运用。

若寸口脉微弱,但趺阳脉有力,示胃气尚存,有救治可能;若无,则胃气绝,难救。

而太溪候肾气,先天之本,存则若树之有根,无则根断,难救。

临床实践证明,危症三脉同诊有生死相关的诊断意义,是中医临证时决断生死,救治危症的一大优势。”

“大家以后可以试着用用!”

此话一出,众人一言不发,认真记录,录音功能早已打开!

陈南的一番话,让现场每一个人,都竖耳倾听。

实力!

这就是实力!

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对于陈南的尊重,平曾几分。

陈南这时候说道:

“方子的话……拟三仁汤加减。

处方:杏仁12克,豆蔻仁6克,薏苡仁15克,通草10克,厚朴15克,竹叶8克,滑石15克(布包),甘草3克,胆南星8克,法半夏10克,水牛角25克,石菖蒲8克,郁金12克,连翘15克。”

一旁的何元申连忙开始记录。

写完之后,好奇的问了句:“开几服药?”

陈南犹豫一番:“两副药!”

“两副……够吗?”何元申犹豫的看着陈南。

陈南笑了笑:“够了!”

“连服2剂之后,患者会咳吐黄绿浓痰一次,一定要注意,不要让痰阻碍呼吸,造成危险。

之后,患者的神志会稍清,问而能答,但不知所云。”

“这个时候,你看看舌脉。”

“到时候,患者应该舌红,苔黄燥少腻。

脉象依然是三脉并诊!

而此时,患者寸口脉细数,趺阳脉滑实,太溪脉微有动。

这说明,经治见中州运转已启动,但见其邪有化燥之势。

此时,更方!

用小承气汤通腑祛邪,使疠毒随便而去。

处方:枳实12克,厚朴20克,生大黄8克(后下),12小时连服2剂。

这个时候,大便就应该出来了,下燥屎2次,腹胀拒按缓解,肠型消失,神志较前转清。

此时,续予三仁汤加减,方同前,共服6剂。

六副药之后,患者咳吐浓痰由黄绿转白,神志明显清醒,但渴而喜冷饮,饮食渐进。

舌红,苔薄黄少津,寸口脉滑,趺阳脉似浮滑稍有力,太溪脉缓而有力,此乃胃气已振,肾气渐复。”

陈南一下子说了这么多,把周围众人看傻眼了!

一下子,开了三次方!

这有这样的人吗?

这就是高手吗?

就连患者吃完药之后的反应都能猜到?

这……

这也太……

一时间,所有人都傻眼了。

就连何元申也有些茫然,瞪大眼睛看着陈南,很想问一句话……

这个,开个方子,也能玩出这样的花样来?

是不是太……太神奇了?

而且,陈南一下子开了三个方,六天,每两天一个方,甚至预测到了患者之后的情况。

这……

有点超出了何元申的理解范畴。

陈南笑了笑:“后天就要过年了。”

“不过……你也别担心了。”

“如果发现和我说的不一样的话,给我打电话,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