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天方夜谭!(第4/4页)

“这是一种腐败臭味,这种臭味,属于败毒之气!”

“而西医上,这种腐败臭味,一般是有分泌物形成的。”

“鼻窦炎、萎缩性鼻炎,鼻咽癌、扁桃体炎和咽喉炎、龋齿、牙周炎等口腔,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都会分泌大量含蛋白质的黏液,部分形成鼻涕,剩下的从鼻道流人口咽部。

这些黏液部分黏附于舌根后部或口咽部,当蛋白质分解后,就会产生腐败的臭味。”

陈南说完之后,深吸一口气。

“中医认为,脾胃乃生化之源,但是,患者脉象浮而细弦,这是阴病。”

“观其舌脉,这舌象应该是最近的情况,而脉象已久,说明……脾胃病,只是表象。”

“患者的真正情况,是因为阳虚阴盛,闭塞清窍,所导致的!”

邵子真一听这话,连忙皱眉:“可是,入院的时候,他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更没有颅内的病变!”

“虽然没有做头颅CT,但是……他根本没有颅内变化的情况。”

“这不是脾胃病是什么?”

陈南摇头,没有说话。

而是再次走到患者面前,继续把脉。

他在脉诊达到“掌控”之后,再难深入。

而这一次……

他似乎隐隐约约抓到了关键所在。

随后,陈南清楚的把握到,患者的脉象之中,脾胃处有明显的气血充足之相。

不是虚象!

而想要窥探头颅,却难上加难!

中医五脏六腑,根本没有头颅所在。

如何下手?

陈南也陷入了困顿之中。

这可能需要他继续深究了。

果不其然,这入微之脉,任重道远。

但是,这并不会影响陈南的诊断。

他说道:“患者的情况,应该属于脑脓肿。”

“尽快完善相关检查,或者,我觉得还是转科吧。”

这个时候,忽然一阵声音在耳边响起:

“患者并没有脑脓肿的征兆,而且……您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现在患者的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吧!?”

陈南点头:“嗯,的确没有结果。”

“但是……中医的脑为轻窍,为六经所汇聚之地!”

“而同样,口、耳、鼻、眼都连通颅脑。”

“患者的情况……可能是口腔中细菌感染有很大的关系。”

“患者口中舌苔舌象,以及气味都能说明,对方口内蕴藏腐败之毒,这种毒物,很容易侵袭轻窍。”

“而患者脉象弦细,这是阳虚之脉。”

“头颅为六阳汇聚之所,而阳气不足,容易被侵袭!”

“尽快查一下吧!”

听到这一番话以后,外面的神经内科主任叶良玉直接愣住了!

因为……

陈南的这一番话,和他今天刚看的一个研究,竟然如此的相似!

他今天刚看到一篇最新的论文!

这一篇文章是昨天在《牙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

调查了脑脓肿及其与口腔中发生的细菌的关联。

虽然这种类型的脓肿相对不常见,但它可能导致显著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该项回顾性分析使用了16年内在英国神经外科单位收治的87名脑脓肿患者的数据。使用从脓肿取样和外周培养中获得的微生物学数据,对脑脓肿未确定主要感染源(NSI)的患者(n=52),或发现感染源(ISI)的地方。然后筛选微生物数据以鉴定每组中常见的口腔细菌。

结果发现:相比NSI组(n=29)(p>0.05),ISI组的脑脓肿(n=35)显示口腔细菌的优势显著降低(n=8);

而且!

脑脓肿最常见于ISI和NSI的额叶和顶叶。

也就是说,在没有明确病因的脑脓肿病例中,口腔可以被认为是隐匿性感染的来源。

这一项理论是位于普利茅斯大学和普利茅斯大学医院NHS信托基金的NIHR神经外科临床讲师Holly Roy博士研究的最新成果!

而……

这一番话,他竟然从一个中医口中得到了认证?!

这……可能吗?

甚至,叶良玉都有些不太相信,或者说他很难相信,人家普利茅斯大学的大佬,经过大量的经费和研究之后才得到的理论……

竟然从一个年纪轻轻的中医口中说出来?

这……

难道不是天方夜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