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页)

丹水和洛水都是发源自商洛山区的两条河,都在关中和南阳盆地之间的武关道群山内。

但丹水偏南一些,在伏牛山主岭的南侧,可以沿着河一直流出武关,进入南阳盆地,最后汇入汉水。

而洛水偏北一些,在伏牛山主岭的北侧,最后会和伊水在洛阳盆地汇合,注入黄河。

李自成这次战略转移,难度不小,半路上估计都摔死了不少人,还放弃了很多粮草辎重,这才得以在秦岭群山中来去自如。

但转移成功后,与罗汝才一合流,效果也非常明显——他可以不再执着于顺丹水出武关,在郧阳、襄阳一带和杨嗣昌死磕了,而是直接顺着洛水,扑向洛阳盆地。

五月初八,李自成进入洛水源头的群山中,五月十五,就攻破了山区的洛南县。

此后沿着洛水顺流而下,势不可挡,大军于五月二十抵达卢氏县,仅仅两天后就迫降占据了县城。又五日后抵达永宁县(今洛宁),于五月底破城。

六月上旬,李自成再破宜阳、新安县。

其中宜阳县是洛水岸边、位于洛阳上游的最后一个县了。

而新安县更是已经绕过了洛阳,卡住了历代著名的“洛阳八关”中的南侧伏牛山三关伊阙、太谷、轘辕。

换言之,到了这时候,李自成不但已经逼近了洛阳,还从南侧包围了洛阳,并阻止了官军从南阳盆地方向北上增援洛阳。

在南阳盆地的杨嗣昌,就算想派出援军,也得先攻破伏牛山上已经被李自成堵住的三条山谷要道。

否则,就得往东迂回,争取从开封、郑州走汜水关(古虎牢关)支援洛阳了。

换言之,沈树人在鄂豫边界消灭贺一龙的最后阶段,刚好与李自成杀出洛河河谷、进入洛阳盆地南部,差不多同一个时候。

要不是洛阳城池坚固,杨嗣昌就得担心这座古都会不会被快速攻破了。

现在,终于得到了沈树人这边的捷报,杨嗣昌好歹也抓住了一根功劳,至少可以平息一下皇帝可能出现的怒火。

不管其他地区城池有没有丢,这儿好歹是实打实彻底全灭了两家贼王,还是连头目直接斩首送交京师的那种,跟往年的“诏安迫降”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对于沈树人的表功,杨嗣昌当然是全盘支持,但支持的同时,又给刘国能下令,并且给沈树人回信,让他也帮着劝刘国能,尽快回援河南战场。

河南战场也不是没有官军防守,但都是些文官节制的地方卫所,战斗力非常堪忧。

主持防务的文官,主要有河南巡抚李仙凤、洛阳参政王胤昌。受他们统辖的武将则包括河南总兵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

杨嗣昌深知这些人绝没有刘国能的悍勇敢战,所以一定要刘国能去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