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2/3页)

他们故意选择的黄昏出城,也是为了给敌人反应时间,制造“昨晚明军骑兵有出城试探,遇到阻击后有所伤损,失了先机,所以又躲回去了,如今趁着天又要黑了,才故技重施”的假象。

而且这样的设计,也确实很说得通——前一天是凌晨出城,走不了多远天就亮了,这次却是傍晚出城,能在黑暗中躲藏整整一夜呢,明早就算被发现,估计都跑出去至少七八十里了。

一切都很符合弃军突围者的逻辑。

李同泰出城前,跟一百勇士最后饱餐了一顿酒肉壮胆,他们内心同样燃烧着“安全跑完两百六十里,一直逃回山海关”的念想,求生欲非常强烈。

刚出城时,还比较紧张,唯恐立刻被鞑子发现。但是都出城十几里了,城墙也渐渐消失在背后的地平线上,李同泰才放松了些。

走出整整一个多时辰,都快四十里地了,中间也稍稍休息了一阵,随着天色全黑,李同泰在琢磨着晚上到哪儿稍作休息,然后继续奔驰。

然而,就在走到塔山到高桥之间、大约一半多路程时,随着经过一段两侧山坡夹束的所在、绕无可绕时,两旁山坡上忽然就火把缭乱、呐喊牛角大作。

“鞑子伏兵!弟兄们跟我冲!”李同泰听到连绵的号角声时,就知道自己被埋伏了。

辽西走廊地势狭窄,一侧是燕山,一侧是大海,而且有好几处燕山山坡一直能延伸到海边,没什么路可以绕,骑兵又无法时时弃马登山,被人有备而来截击,还是很容易中伏的。

鞑子兵没有金鼓声,看来来的也不多,而且应该都是骑兵,所以才没携带鼓车,只能让人在马背上吹牛角发起进攻号令。

“弟兄们跟鞑子拼了!突围冲出去就能活着回山海关!冲不出去都得死!”这群山西骑兵也激起了凶悍之心,此刻他们不是在为总兵大人而战,而是为了自己活命不得不死战。

只有突围,才有活路!

“杀!”明军骑兵不管不顾,也不在乎道旁山坡上、清军游骑站定了放箭,明军只想向前,把正面堵路的敌人全部撞死!

“喀啦!嘎喇!噗嗤!”钢矛长枪马刀,奋死往对面的人身上招呼,利刃入肉之声不绝于耳。

连临死的惨叫,都似乎被压抑了几秒,才蓄力爆发出来。

一个对冲,便是十余骑重重坠下马来,明军骑兵和鞑子骑兵都有。

“这些南蛮子很悍勇嘛?怕不真是李辅明的精锐家丁?快上!畏战者斩!主子早就说过赏格,杀一个蛮子总兵,牛录直接升甲喇!小兵直接升牛录!”

被额尔逼派来擦干净屁股的失鲁忽,正想洗刷今早自己手下斥候被蛮子全灭的耻辱,见李同泰奋勇杀来,他也是不惊反喜,坚信自己逮到大鱼了。

他和另外一个牛录,各有二百骑不到,加起来三百五六十骑,而对面的明军骑兵不过一百多骑,三倍多的兵力还拿不下来么!

清军骑兵也纷纷向前,悍勇死战,丝毫不畏明军的搏命冲锋。

双方都穿着铁札棉甲,装备精良。

马刀只有砍在面门、手腕等处才能激起入肉的血腥声响,砍在其余地方,都只能带来阵阵裂帛声和牙酸的金属扭曲摩擦声。唯有骑枪长矛的全力冲锋贯刺,才能枪枪入肉,直接把人扎个对穿从马背上捅下来。

“鞑子受死!”李同泰身着缎面的棉衬铁甲,在些微的火光中,看起来都很是显眼,因为那是李辅明的铠甲,总兵级别的高级将领才穿的。

也正因为这套铠甲,他如同磁铁一样吸引了无数疯狂贪婪赏赐升官的鞑子骑兵的密集围攻,不一会儿就已经被砍了三五刀。

幸好他身手敏捷,总能避开长矛贯刺、反杀冲过头的敌军,至于马刀的砍杀,在这种优良钢甲的保护下,并没有什么大碍。

他大呼酣战,不一会儿竟杀了七八个鞑子骑兵,旁边的几个亲兵,也先后为了掩护他,或挡刀而死。

可惜,人纵然有精良钢甲,战马却没有那么全面的保护,血战之后,李同泰的马匹终于因为连中数次马刀乱砍,失血过多悲嘶把他甩了下来。

“杀了这个蛮子总兵!”清军骑兵愈发振奋,纷纷嗜血豺狼一般冲上来抢人头。

一直在旁边观战的牛录章京失鲁忽,见状也冲了上来,唯恐被另一个牛录抢了功劳。他枪法精湛,稍稍迂回,一根骑枪刁钻至极地朝着李同泰后心扎来。

李同泰听到背后破风之声,连连转身,已然不可能彻底避开,仓促间他只得稍稍扭曲身体,避开胸腹要害,但还是被一矛捅在侧肋上,幸好铁甲和肋骨偏斜了枪刃,只是刺穿了腋下的肌肉、从背后贯穿而出。

失鲁忽本以为这一枪定然可以把这个明军总兵钉死挑飞,没想到对方避过要害、被贯穿了身侧的肌肉,竟愈发凶顽,还能不退反进,顺势趁着双方逼近,佩刀高举、狂猛朝着他面门剁来。

失鲁忽骑枪还扎在对方铁甲和肌肉里,一时抽不出来,又忘了放手,竟这般被一刀劈中面门,当场毙命跌下马来。

清军骑兵见牛录主子被杀,也是大骇,为了躲避罪责,疯狂挺枪朝李同泰刺来。

李同泰中了失鲁忽那一枪时,就知道今日完了。他不想死得太窝囊,竟忍痛急中生智,大吼一声:“我乃大明总兵李辅明,怎会死在尔等宵小杂种之手!”

他拔出佩刀,摆出自刎的样子,却没有抹脖子,而是一刀抹在自己脸上,顿时鲜血喷溅,一样很快毙命。

清军骑兵又对着他乱捅一阵,扎得刺猬相似,确认死透了,这才开始搜尸,顺便又搜其他战死的明军亲兵的尸。

至于还有几十骑走脱的明军骑兵,他们也不及去追了,几十个小兵而已,逃了就逃了,大鱼有抓到就好。

另一个捡了便宜的牛录章京,不一会儿就得到了属下奴才的喜报:“主子大喜啊!从这蛮子的亲兵马匹上,搜出了李辅明的旗号!这绝对是李辅明无疑了!恭喜主子高升甲喇!”

那牛录哈哈大笑,挑出一个刚才杀敌最凶悍、也确实有补刀过李同泰、还很会拍马屁的亲兵,拍拍他的肩膀,说道:

“你小子也不错,是你亲手捅死这李辅明最后一枪的,失鲁忽这厮贪功被杀了,回头你小子不就是牛录了!”

“李辅明”被捅了这么多枪才死,而另一个牛录已经跟他同归于尽了,谁补刀到了致命一枪,还不是他说了算?

这边得了“李辅明”自刎毁容了的首级,扒下铠甲、旗帜,一并让人送回北屯,交由甲喇额尔逼定夺。

至于大战之后的清军骑兵,自然是继续就地设卡,他们之前得到的命令就是一直在这儿固守,现在虽然杀了一批明军骑兵,也不可能立刻见好就收,还得继续执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