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2/2页)

“大冶这边,目前驻扎了多少人?几个月没来,营地都已阡陌连片,搞得不错。”

沈树人一边问,一边巡视,看到眼前拔地而起的军营城镇,怕是规模已经膨胀到能塞下好几万人了。

实际上军营不可能全部住满,建设的时候都是要提前留足余量,为将来的扩军预做准备。

眼前看到的军营房子,至少也都是土墙房、木椽顶盖上瓦,好一点的连墙壁都能用上包砖。

作为长期驻地,沈树人肯定不会让士兵们住破布帐篷,那样耐久度又低,帐篷经常会烂其实也省不了钱。

原先其他明末军阀、长期驻扎也住帐篷,主要是不想一次性投入太大,或者觉得自己要经常移镇,房子带不走。而住帐篷的话,就算耐久度低烂了,下面也可以自行解决,无论是抢劫还是搜刮,反正包袱推下去,大帅就不用管了。

沈树人这是已经把武昌当成他自己的核心地盘来建设了,看得出他压根儿没考虑过“朝廷将来有没有可能把他调走”的问题。

而他的做法,也让士兵们对沈抚台更加有归属感了,在他这儿当兵,至少住宿条件超过大明九成以上的卫所、军镇。

郑成功对附近情况比较了解,一边指点一边解说:“武昌府如今驻兵三万,您的五万人马,还有两万不是分别在襄阳、汉阳、黄州等地么。

武昌这边,主要基干就是左良玉当时带不走的本地兵,加上这次回来的一万七千人为主,还有几千你从黄州带来的老兵,其他老兵基本上没挪窝。

其实严格来说,如今河南信阳府的刘国能刘将军部下,还有安庆、庐州的黄得功黄总兵的部队,也都算归属大哥您节制,只不过不是嫡系,你也还没麻烦过他们呢。”

沈树人一愣,最近他势力扩张太快,确实也有点迷糊了,都还没跟刘国能、黄得功深入沟通笼络呢,回头得给他们拨点军饷、装备,慢慢彻底收服他们。

刘国能那边去年就有一万多兵马,后来又分到了好几千二贺的战俘、整顿收编,只是因为河南穷困,军粮不济,才没法扩军更多。但刘国能那儿一万五千人肯定是有的。

刘国能对沈树人也很忠心,一直念着他的好,记得沈树人帮他把儿子安排到南京国子监、以后可以有个读书人出身。

黄得功此前整整六年,都是史可法的部下,如今史可法刚刚调任漕运总督还不满半年。沈树人原先跟黄得功的交情,也只能算是合作、同僚,谈不上让黄得功对他纳头便拜。

但黄得功的兵马也比刘国能更多一些,毕竟皖地的几个府,在明末财政钱粮都比苦逼的河南好很多,养得起,黄得功至少有两万多兵。

沈树人今年得好好花心思,让黄得功对他的忠诚度,能超过对旧上司史可法的仗义程度,如果沈树人能好好打几个胜仗立威,这事儿就更有把握了。

等刘国能、黄得功都能彻底掌控,沈树人的兵马就从五万进一步扩张到八万了。就算考虑到刘、黄那边吃空饷,至少七万还是有的。

那时候再西灭张献忠、北拒李自成,就基本有把握了。

沈树人也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确实,需要整顿的军队、需要收拢的人心,千头万绪太杂乱了,得一支一支部队慢慢整合。走,先带我进营好好看看,这些辽东撤下来的人马,操练情况如何,对新装备是否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