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2/2页)

沈树人并不能猜到敌人到底想干什么,他也不是神仙,但小心无大错,大致的方向还是可以揣摸出来的,无非不知道具体哪一次才是来真的。

于是,双方都像是听到楼上第一只靴子落了地之后、苦等第二只靴子落地,就这么紧张疲惫的相持了一阵子,一直熬到第四天凌晨,流贼一方的第二波攻势,终于在貌似准备完全的情况下,全面发动了。

这天拂晓之前,流贼军队就照例举着火把巡逻。但到了黎明天色微亮时,黄得功在城头巡视,借着微光居然发现有海量的流贼士兵,从汝阳县的四面八方,彻底把城池团团围住,还都准备了攻城器械,即将全力突击。

看这士兵的规模,绝对不是田见秀、刘芳亮两部人马那么简单,估计是李自成亲领的中军嫡系主力都参加了,全加起来估计能有十几万。

更关键的是,黄得功看见了流贼派出了比云梯车更加高大坚固的攻城车、自宋代便发明的吕公车!

“居然是吕公车!这是打算让用长兵器的战兵,直接从车内登城么!让亲卫营分散到各处马面,随时准备列枪阵肉搏!”黄得功才看了一眼,立刻就看穿了流贼的图谋。

吕公车这种东西,不了解古代史的人可能没听说过,但其实举个类比的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玩意儿跟西方的“攻城塔”类似,都是四面有木板和生牛皮浇泥浆包裹住的,里面有跟回旋楼梯一样的梯子,可以让士兵们转着圈子绕行上梯,然后打开吕公车前部跟吊桥一样的搭板,直接架在城墙上,士兵们就能直接平地走上城墙。

上蔡县的城墙不过一丈七八尺高,所以有一座两丈高的坚固木楼吕公车,就能直接冲上来,制造难度并不大,吕公车的制造难度,是跟高度非常相关的,越高施工难度也越大。

而这种武器的缺点,就是机动性比云梯车更慢,需要很多人和底层的牛马拖拉,慢慢靠近城墙,好处则是士兵们爬梯子时是在木板和皮革泥浆掩护之下,不用躲避矢石,也不用手扶梯子。

所以不再受限于刀盾兵之类的短兵器,用长枪长戟大斧列阵而战的士兵,也能乘坐吕公车直接上城。

显然,田见秀这是前几天被黄得功的亲卫营列枪阵、把他从马面上重新杀下来,杀出心理阴影了。为了不让流贼士兵吃肉搏时兵器太短的亏,才疯狂奴役抓来的民壮炮灰,赶造了这么重型的木楼车。

闯军十几万人,四天里憋了足足几十辆吕公车,至少城墙上的每座马面都能被分到两三座甚至更多,哪怕打坏了一架也能有替补。

而在闯军将领看来,沈狗官喜欢把佛郎机横过来放、提供侧射火力这个布局,在今天这种战况下,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因为原本如果大炮朝前放,看到吕公车冲上来,重炮就能直接瞄着吕公车轰。

吕公车虽然刀枪不入、矢石无效、放火也难以烧毁。但如果被重炮直接轰中,再厚的木板防护也是无用,毕竟红夷大炮连木壳战舰都能轰个对穿,车子的木板算个屁。

可偏偏沈树人用炮剑走偏锋,那当然要让他付出代价了!

战场远处,李自成看到自己的部队顺利展开,也是表情轻松了下来,跟宋献策有说有笑。

“且看沈狗官如何应付咱的天兵!他就算有少量大炮,可以临时调整部署、或者作为预备队、对着正面外面轰,也绝对应付不了那么多吕公车!更不可能来得及调整部署角度!咱四面其攻,务必尽快摸清实力薄弱的缺口所在!”

而在战场的另一边,随着黄得功紧锣密鼓地准备着防务,听说战局新动态的沈树人,也睡不着觉匆匆赶来了城上观察。

他一看到这吕公车阵,也是微微有点震撼的,连忙吩咐:“把榴霰弹都换了!先重新上独头弹,弹托还是要加!增加弹丸稳定性!所有佛郎机依托炮架调整交叉火力,瞄准吕公车!

别急!放近了再打!要让流贼看到希望!让他们差不多快靠上马面了,才许开炮!别提前把闯贼吓得不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