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3页)

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家抚台当初暂时放过你们,不过是陛下让他先去救开封对付李自成!如今李自成三十万大军被我家抚台全灭、李自成自己都被打成了独眼龙,弃军逃回陕西!闯贼张逆一个独眼龙一个一只耳,倒是绝配!迟早都死无全尸!

你让张明志守万县,他已经全军覆没了!一天都没用就攻破了!这重庆城早早开城,还能饶你们不死,如果打破城池,那就鸡犬不留!”

明军骂阵手这番话,似乎有些冗长,但实在是不能删减了,因为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打实的功绩。这些张献忠麾下的士兵在深山里困久了,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新闻,不容易生出敬畏之心,

这就很有必要强行扯着他们的耳朵、撑开他们的眼皮,逼着他们知道外部世界发生了什么,从而胆寒。

果不其然,在官军的反复耀武扬威之下,城头守军士气还真就发生了一些动摇。以至于白文选见状,都不得不带着督战的心腹卫队,上城楼弹压,并且试图辟谣。

不一会儿,焦头烂额的白文选,不得不亲自出面,让手下的骂阵手也跟着对骂、澄清:

“沈树人,你给昏君做走狗,残民以逞,不可能成功的!崇祯刚愎自用,滥用贪官污吏,天下民不聊生,百姓是杀不完的!我们但有一口气在,就要杀贪官昏君……”

不得不说,白文选的骂阵手,已经理论体系有点崩溃了,张献忠也没什么行动纲领,一旦比实力比拳头硬比不过,再想比纲领,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只要军事上不占上风,打嘴仗完全就只剩骂祖宗十八代,要想挑拨离间动摇军心,那是不可能的。

白文选能让人说出这番话,已经是跟着孙可望、李定国一起切磋琢磨,才想到的——在张献忠麾下,最有政治眼光的,其实是孙可望,李定国如今都还有些政治小白。张献忠攻破重庆决定屠城时,主要劝阻他屠城的,反而是孙可望。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孙可望良心就比李定国好,只是孙可望更有政治头脑,知道要建立根据地,拉拢人心和资本。而张献忠目前脑子里还完全没这根筋。

历史上,到了崇祯十六年夏之后,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先后短暂地脑子里长出过政治思维的萌芽,但随后因为战事不利,也都被他们自己掐灭了。

这一世,因为蝴蝶效应,张献忠脑子里估计没机会长出这玩意儿了,留给他的生长周期不多了。

于是乎,此刻两军一番骂阵,守军除了过了一把骂人的嘴瘾,什么动摇敌人军心的事实都没能说出来。

唯一的收获,只是换来了官军一方在听到白文选提及朱树人名讳时,大声嘲讽白文选没见识,消息闭塞,都不知道抚台大人已经因为灭闯贼三十万大军而被陛下赐了国姓、封为克虏伯。

官军骂阵手们透露这个消息时,当然也都是有证据的,直接就有朱树人的旗号麾盖为证,还有伯爵的仪仗。

倒是官军的这一番透露,让守军人心惶惶。

万县一天就失守,李自成三十万大军全灭、朱树人还因此赐国姓封伯爵……

这要是他真腾出手来,这么快杀入川中,八大王能是他的对手么?

白文选手下的将士们当中,那些最嫡系最心腹的老营弟兄,也都是参加过衡州之战的。当初张献忠被打得多惨仓皇从湘西逃入黔中道,那份苦难大家都历历在目。

结果才安生几个月,宿敌又穷追不舍,这简直就是被血脉压制了。

如果这儿有人懂英语,怕不是要抓狂地问一句:“怎么老是你?”

白文选也是强行硬着头皮,才让骂阵手喊回去:

“朱树人,有种就别废话!想攻城尽管来攻便是!至今为止,你可曾攻破过八大王誓死坚守的任何一座城池过?还不都是我军主动转进,才给你机会的,今日本督自会与城池共存亡!”

朱树人当然也不会受激,今天攻城武器都还没准备呢,所以他只是让火枪队在骂阵手吸引守军注意时,偷偷列好阵,随时准备上前,又拉了几门佛郎机,准备再偷一把。

因为是偷,用的人数自然不能太多,也就几百个火枪手、几门佛郎机。

白文选骂着骂着,意识到氛围不对劲,联想到当初张献忠被打成麻子,他也连忙退后,还提醒将士们提防。

但还是被官军一阵枪炮偷袭,打死了几十个守军士卒,气得白文选哇哇大叫对方卑鄙无耻。

官军又火力准备了一番,打得城头垛倒楼塌,表层防御工事损坏数处,士卒也被打死打伤数十人,挣足了场面,这才缓缓退去,还不忘撂下话让守军洗干净脖子等着,攻城武器一旦打造完了,就是他们的末日。

……

初次受挫,还被打击了士气,白文选回去后,难免心情郁闷,关键是还要被张献忠留下监军的谋士刁难。

当天晚上,潘独骜得知了通远门外发生的情况后,还不忘陪着笑脸到白文选这儿来旁敲侧击,打探风声。

白文选当然知道,这是对方来试探自己有没有背叛八大王的可能性。所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挑对方愿意听的说,还表示自己后续一定会在通远门附近部署重兵,层层设防,就算朱树人打造完了重型攻城武器,一样无法攻破如此险要的地形。

然而,潘独骜内心已经扎下了一根刺,白文选越是说得大包大揽,他越是担心,于是又吹毛求疵问道:

“右都督,这只有通远门和城西这边要严防么?嘉陵江水如今也不宽深了,城北足有十里地呢,官军处处都有可能渡江,要不要也严加提防?”

白文选很想顺着对方的话说,但他还是有军事常识的,不能昧着良心,就显摆了一句:“嘉陵江腊月水浅流缓不假,可露出来的江底乱石嶙峋,官军从这儿偷袭,如何行车?连云梯都上不来,潘军师您就放心吧。”

潘独骜却狐疑道:“诸葛用兵唯谨慎,如今敌强我弱,关键就是不能留下漏洞,既然嘉陵江能渡,就该严密设防,右都督不会心存……侥幸了吧。”

潘独骜原本想说的是“三心二意”,但他也不傻,知道这个词说出来,要是白文选真三心二意的话,他也讨不了好果子吃。

所以,还是说心存侥幸吧。

白文选跟他也是互相忌惮。他被张献忠留下在此带兵,但张献忠也不傻,既然会想到留个军师监军,当然也会把白文选的亲友都带在身边,而且白文选曾经是李定国的部将,他也要顾虑牵连故旧。

自从在重庆屠城之后,张献忠被孙可望激烈劝谏,他就越来越疑神疑鬼了,总觉得身边的人不可靠。毕竟要是孙可望和李定国他都怀疑,那他还能信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