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2/3页)

崇祯十一年逃进商洛山区时,他身边最少时被曹变蛟杀到只剩十几个骑兵——当然其他部队倒也不是被全歼,只是被打散了,后来逃回商洛山区又慢慢集结回来一部分。

军事上的失利,李自成每次都能回上血,靠的就是明朝对北方僵硬的税收制度,以及对地主官绅盘剥地租的保护。

冷静下来之后,他很快恢复了虚心纳谏的状态:“纵然崇祯不足惧,但朱树人毕竟善战,眼下这一关,总得拿出个应对方略来。我大顺刚刚建号,就被官军反攻,连关中全境都不能坐稳,人心士气又会如何颓丧!”

这个问题太大,谁也没法一下子回答。牛金星和宋献策商议了会儿,牛金星才挑了一个点陈述:

“大王,我军虽小败,根基未损。如今之计,重要的便是争取民心士气,臣一直有思量一些争取人心的方略,但迟迟不敢拿出来,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就下了决心吧!”

李自成眉毛森然一挑:“说来便是!能依孤自然会依!”

牛金星:“臣想了一个口号:不当差,不纳粮,早早开门迎闯王!杀牛羊,备酒浆,闯王来了不纳粮!

趁着大顺建号,不如就正式宣布,凡是明国的省、府、县,归顺我大顺者,一律免除三年税赋钱粮徭役,个别时候,甚至可以暂时欺骗以为事急从权,只说永免田赋!

如此,我大军到处,必然有无数城池百姓军民望风而降,官军善战也没用!他们根本就兵无战心!善战也迟早为我所用!”

李自成吓了一跳:“永不纳粮?那真要是这样许诺出去了,就算得了天下,将来咱吃什么?”

牛金星:“大王何必想那么远?先事急从权吧。再说我军以屠城相胁,迫各地归顺,也不是一两年了。这条旧法还可以继续用,以后但凡直接归顺的城池,就真的许诺他们不纳粮不服徭役,但要抽丁从军征战。

而那些拒不归顺的,正好屠尽全城,掠尽财物,以资军需。臣估计如今北方不投的城池府县至少也有一小半,把这一小半屠尽,抢来的钱粮足够维持大军数年了。”

牛金星这番话稍微有点不客气,但道理确实是那个道理。

李自成刚才的担忧太远太多余了,都还没得天下呢,想那么久之后的事儿干嘛?那是崇祯要担心的问题,至于李自成,等他坐上了崇祯的位置,再考虑也不迟。

在此之前,一切都要为“如何坐上崇祯那个位置”而让路,不择手段。至于会不会埋雷下隐患,也先顾不得了。

争天下,确保自己能得天下才是第一要务。都没得,仁义信用了好处也是敌人的。

李自成的三观非常灵活,很快也就接受了这个设定。

然后他在这个基础上,又问起具体的战术应对,眼下对于官军的反扑该如何处置。

这些战术细节,牛金星不是很在行,只好闭嘴,这就有了宋献策表现的机会。

宋献策连忙拍着胸脯打包票:“大王,臣刚才思得一计,只怕大王没这个决心去做。”

李自成傲然冷声:“孤有什么事情下不了决心?”

宋献策:“那就请大王下令,趁着眼下已是八月近半,秋粮收割在即,立刻催督关中西部各府县坚壁清野,秋粮收获后立刻把青壮、粮食统统运到西安、潼关等地,最多再加上如今袁宗第暂时扼守的郿县。

但郿县的粮食也不能留多,因为那儿要随时做好放弃的准备——自古出川北伐关中,最艰难的不是战事,而是运粮。当初诸葛武侯如此才干,被司马懿拖着不战,也只能疲惫而退。

曹变蛟就算一时在大散关小胜一场,可他要转守为攻,打破郿县,甚至顺着渭水一路来西安,绝非易事。我军坚壁清野彻底的话,绝对能耗退曹变蛟和朱树人!让他们不得不另谋道路,比如从湖广、南阳北上洛阳,或出武关道攻西安。

但大军转移,一来一去数千里,岂是数月之内能完成妥当的?如此一来,我军至少可以争取到隆冬时节的喘息之机。”

李自成眉头一皱,紧紧追问:

“不过是一个喘息之机,未免过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吧。关中乃孤龙兴之地,陕北又是孤故乡,如今已经残破至此,再这样坚壁清野,民生如何受得了?父老乡亲又会怎么看孤?孤可是打算以西安为未来的国都的!”

宋献策:“大王不可犹豫!如果倒退几个月,大王想久据关中,或许还不失为一个稳妥之策。但现在朱树人曹变蛟咄咄逼人,我们只有立长志、立远志,一鼓作气,决不能再安于一隅了!

眼下孙传庭已死,关中、山西南部、河南大部,都被我军占据,士卒也从与孙传庭的决战中休整回来了,伤兵将息了两个多月,伤也养好了。听说北边黄台吉又扣关,打到吴三桂、李辅明、唐通、白广恩皆无力再战,崇祯号召人勤王一个都没来!

相比之下,我军小受挫折,崇祯受挫则更大!官军所惧者,唯朱树人曹变蛟而已!我们在关中坚壁清野,集中力量,孤注一掷出关往东北而去!直扑京城!

到时候只要打几个大胜仗,至不济也能以声势逼着崇祯求和,承认大王的王号,让我大顺占据三省名正言顺。

若是打得好,甚至还有可能扑灭崇祯,或者生擒崇祯。到时候绑着崇祯作为人质,就跟当年鞑靼也先太师绑着英宗皇帝到长城叫门一样,逼着朱树人不敢进攻我军。

朱树人若是还敢大逆不道,那就是抗旨、害死君父!大王就算杀了崇祯,也是那朱树人逼的!”

宋献策说到这儿,没什么历史文化知识的李自成被一忽悠,倒觉得确实有几分道理。

但旁边的牛金星还是有文化懂历史的,人家好歹正牌举人呢,听了这话立刻有点后怕,忍不住抬杠:

“宋军师!你这番话,后半段便不对了!当年也先太师绑了英宗,也没见帮着鞑靼破城成功啊!英宗被绑到北京城下时,于谦可是另立了代宗!

如今崇祯刚愎自用,宁折不弯,便如一个莽夫,一臂流着脓毒,却誓死不肯断臂自救,宁可这条脓臂流干全身血液。

真要是到了那一步,要是明人高官显贵们另立新君,尊崇祯为太上皇,服软不再管河北陕西这些包袱,岂不是反而帮了明国!”

宋献策两手一摊:“我这计策,确实也有不尽善尽美之处,但牛丞相眼下有更好的办法么?难道好不容易争取来数月时间,就白白浪费在坐地自守上,不思进取?

你都已经想到抓获崇祯之后的用法了,何不先确保把崇祯抓到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