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2/3页)

郑成功听完看完,倒是信了五六分——他基本相信对方确实是跟着崇祯突围出来的,也确实是宫里人。但她背后的究竟是不是张皇后,还不敢确信。

谁知道有没有可能是宫女或者低端妃嫔假冒皇后呢,宫里人都死了被抓了的情况下,也没个认识的人能指认,要是贸然承认,后患也是不小的。

双方都是麻杆打狼两头怕,郑成功琢磨了一下之后,只是大大方方亮明:“我乃原九江知府、历任南京户部承运司主事、郎中,督办护漕郑成功。此番奉命救驾,你既说是张皇后身边人,可引其他幸存宫人先上船,本官自会礼送回安全的地方,其余便待后续再议。”

一番试探确认折腾,张嫣和朱娖这才在郑成功亲自带队之下,被接回船上,好生安置。

张嫣倒也识大体,始终戴着帷帽,上船后就躲进船舱放下帘子,跟朱娖待在一起,她也注意到了郑成功的犹豫怀疑,并不颐指气使。

这也是只有几个女人逃生的难办之处。

如果崇祯本人能活,或者太子能活,一切都还好办,男人可以抛头露面,有很多大臣见过认识,哪怕到了南方,南京城里也有高官可以辨认真假。

但女人深居后宫,外臣根本没见过。其他证人都死了投了的情况下,逃出个别几个,还真不敢确认,只能先礼貌养着。

最多只能指望将来到了南京,能遇到一些早年从北京外放到南京的镇守宦官或者宫女,能见过先皇后、公主。

历史上弘光元年那场南京“假太子案”,一个叫王之明的少年,就诈称是崇祯的太子朱慈烺南逃,一开始南京那边众人也不敢否认,最后让曾经当过太子讲读的前国子监司业吴梅村出来指认。

吴梅村从崇祯十年到十二年那段时间,在北京任职教过太子读书,他辨认后说这人长得根本不像太子,才把那个王之明按假冒太子的罪名处置了。

虽然历史上的假太子案最后解决了,但其解决过程还是让人捏了一把汗的——区区一个国子监司业、前太子讲读,他说这是假太子就是假太子了。那如果吴梅村被人收买了呢?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兵荒马乱的年代,辨认一个出逃的皇亲国戚的真假,有时候就是这么一线之间。

……

稍稍安定下来,郑成功也让人准备了水食。

张嫣朱娖都是三四天没吃东西了,养尊处优多年的皇亲国戚哪吃过这种苦?所以哪怕行军途中,最好的吃食也只是粗面烙饼卷鱼干,她们都吃得狼吞虎咽,给她们的银箸都没用,直接抓着吃。

隔着帘子看着这幅吃相,郑成功愈发狐疑对方身份。张嫣似乎也察觉到了,也知道自己有失体面,但刚才实在是太饿了忍不住。

吃完后,她脑子也活络了些,进一步想到了如何自证身份,还能顺便多救些人。

她便隔着帘子,向郑成功建议:“郑将军,当日太子迫于无奈,暂时与闯贼虚与委蛇,这几日,听说闯贼还在胁迫吴三桂?莫非太子还在香河县么?郑将军既有兵马,可能再为国尽力?若是能救出太子,岂不是泼天大功,先帝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你的。”

张嫣很清楚,要是把太子也救出来,那认识太子的人就多了,他们这一群人的身份,就都能证明了。

而且眼下大明危在旦夕,能救出太子,才有国本,否则怕是立刻就要陷入军阀各自拥立傀儡的乱局。

大明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但是绝对不能再陷入分裂内耗了!

旁边还在呆滞猛吃的朱娖,听了伯母的话语,也是泣不成声,很快出声附和,请求郑成功想办法搭救她皇兄。

郑成功听了后,对张嫣、朱娖身份的真实性,又多信了一两分。

她们敢让他救太子,显然是不怕太子认出她们身份的,这就说明她们多半不会假。哪怕最后没救出太子,只要能在阵前打个照面喊话,都足以证明其身份。

但营救太子岂有这么简单?既然被闯贼控制为了人质,闯贼肯定会拿太子来要挟,就算郑成功能偷袭打赢其中闯军一部,对方只要把刀子架在太子脖子上,也一样救不出来的。

郑成功不好表现得怯懦,只好讲道理:“兹事体大,既然太子已落入贼手,就算我军能追回,怕是也难免也先挟英宗之故事。当初于少保能保住大明,靠的可是……”

后面半句话他没说出来,但知道本朝历史的都懂,靠的是拥立代宗之后,让瓦剌人手上的英宗那张牌价值作废。

张嫣听了,也是神色一黯,她这两天也是饿得有点晕,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想明白。但她知道,大侄儿的生死事小,避免大明内耗事大,有些事情,哪怕是赌一把,也该尝试——大不了失败之后,大侄儿被杀,也好过现在的不确定状态。

她悲悯地闭上了眼睛,许久才对郑成功许诺:“郑将军,本宫知你素来忠义,跟随朱总督平贼多年。此番若能尝试营救太子,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大功一件。只要你努力了,本宫做主,将坤兴公主许配于你为妻……”

说着,她摸了一下旁边侄女儿朱娖的长发,朱娖一听也是震惊莫名,一时呆滞了。

郑成功心中一震,连忙跪下婉拒:“陛下何出此言!臣岂敢挟功,况臣已经婚配……”

(注:明朝皇后称殿下,太后称陛下,无论是否称制。但张嫣是先帝的皇后,只是跟崇祯平辈,外人依然称陛下,等于是在称呼问题上享受太后待遇。)

张嫣:“已经婚配又如何?天家赐婚,总有办法解决,这些都能容后再议。难道你是为了赏赐,才愿意为国尽忠?”

郑成功无奈,想了想,只是委婉说道:“臣再让人打探一下,若是太子殿下真的在香河,好歹让他安心,知道其妹逃得了性命。若是闯贼以太子要挟,也就没法救援了。”

张嫣:“郑将军尽力就好。”

郑成功折腾一番,最后也只好尝试一下,果然又带着兵马继续推进,花了半个下午时间,前军轻装到了香河县城,还跟闯军留守部队冲突了一番。

经过探查,太子果然在香河城内,但闯军守将都把刀子架在他脖子上了,郑成功也不可能直接攻城救人。

过程中,郑成功只能是灵机一动,把他随军护送带去的坤兴公主朱娖,送到阵前,对着被挟持的太子喊话,只说她那天投水前昏迷了,顺着运河漂流,醒来后各处躲藏,被朝廷水路援军所救,让皇弟勿念。

郑成功让人喊话,一来是借机确认朱娖真实身份,因为太子的身份是明确的,对面闯贼抓去后严密看管,不可能有假。而太子只要能远远认出亲姐姐,公主的身份也不可能有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