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见微知著史可法(第2/2页)

但要是所有红夷大炮集中到一起,这就摆明了告诉明军自己主攻方向了。好处是再坚固的城墙,若是被几十门红夷大炮不计损失盯着一个点轰,还是可能比较快炸开的。坏处是漫长的南京城墙、再也起不到分散防守兵力的效果了。

要知道,城池的城墙高度、厚度这些指标,对于守城战是利好因素,

但城墙的长度、城池的面积,却是一个利空因素,

墙越长城越大,越是难守,每个点站几个人就要占用好多万兵力。

而明南京城是当时全世界最长的城墙,内城墙就有七十里周长,外城墙更是有一百二十里长。原本史可法留在城墙上的士兵,是比较稀疏的,也不敢集中。

现在多铎改成孤注一掷,等于是帮史可法做出了筛选,对清军其实很不利。但为了抢时间,清军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承受这种不利。

多铎思忖再三,艰难地做出了这个决定。

同时他也有些后怕,知道若是朱树人真的两天内就可能赶到,那自己这么疯狂压上全部赌注,到时候师老兵疲、伤亡明显、士气下降,再被朱树人抓住破绽,可就略有点凶险了。

他不得不稍微提了几句,看看张存仁和完颜叶臣,有没有留下什么惠而不费的稳一手操作。

张存仁想了想,便建议多铎可以考虑分兵巩固后路,多铎初时不以为意,觉得分散了兵力。但完颜叶臣也这么劝,还完善了张存仁的想法,这让多铎有所松动。

只听完颜叶臣这般劝谏:“王爷,您集中兵力,先搏一把南京城,这自然是英明果决之策。但我八旗子弟,除了那些套双重铁甲先登的步卒外,其他游骑、轻骑,在攻城战中也派不上用场。

若是撒出去留个后手,也不影响南京城下的攻城力量,却能为我军多留后路。我愿率镶蓝旗轻骑,往东剽掠,分割明军,包围牵制镇江的丹徒、丹阳,并常州府治所武进。

就算骑兵没法攻城,至少也将当地明军困在包围圈里,不得突围。我军还可顺势散播消息,只说南京已经攻下,总有些小县会因为恐惧,开城投降。若能或强攻、或诈城,取得几座略有钱粮的小城,也可给我大军提供根本,就算朱树人来袭,我军也不愁军粮了。”

多铎一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就算不惜一切代价强攻南京城,他麾下那些轻骑兵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既然如此,就允许完颜叶臣带着麾下轻骑兵出去抢劫,顺便看看能不能站一块立足之地作为江南的根据,就算打不下南京城,还有个退路休整。

自己昨天没有安排这一切,实在是因为太过于自信,觉得南下南京别的都不重要了。现在发现南京没那么快拿,才开始补课。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没什么好后悔的,走好后面的路即可。多铎这人素来狂妄,也不喜欢后悔。

清军很快在他的命令下,做出了对应的部署调整。当天上午,就把军中全部红夷大炮集中到一个点,开始最后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