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得国本(第2/3页)

整个冬天,朱树人出钱培训的这群身强力壮宫女,在每人练手剪缝了数百块羊肉、几十个真人后,普遍手艺大涨。

而且她们的练手,也确实惠及了百姓——至少有好几百个原本因为道口狭窄,大概率会难产而死的南京民妇,被这额外的一刀救了性命,产后再重新缝起来。

虽然没麻药的时代被剪肉再缝针会非常疼痛,但总比丢了性命要好。

至于依然失血过多难产而死的民妇,当然也有,而且依然要占到一小半。但当是人家并没有人敢医闹。

一来是他们也打听过了,被这样操作的民妇,终究还是成功活下来的多。二来么,让这些受训宫女们上手时,本来就已经是难产发生了,不救也是九死一生。

而且这医疗队还是王爷体恤民情,为了医学进步白白派来的,从头到尾不收钱,百姓们还能说什么?

要不说这时代人心淳朴,大家都见惯了生死,见惯了低劣的医术。都知道人竖着走进去横着抬出来才是常态,医好了反而是撞大运命好,也就没有过高期待。

当然,过程中也有过几十例确实是操刀宫女也有点小失误导致的,比如清创消毒手段不到位,卫生不彻底,导致感染。

朱树人也都恩威并施,对于个人过错的,会予以一定惩罚,并且给死难者家属重金赔偿。最后优中选优,选出一次医疗过错都没发生的稳重中年宫女,最后用于宫廷医疗。

……

朱树人的这一切准备,还真就没有白费。

随着新年过去,元宵佳节的灯火也渐渐消散,离公主老婆的预产日也越来越近了。

朱毓婵是去年四月底查出来的,四月初实际就已经有了,所以十足十个月的话,也会在二月份上中旬左右。

实际上太医看了,公主殿下腹中的发育比预想还快得多,过年前身体就已经沉重得难以行动了。有资深的老宫女稳婆仔细看过、还反复轻柔摸了肚子确认,都揣测说可能有两个。

朱树人一开始还不信,后来深入了解了一下妻子怀上前的用药纪录,才知道是服用了一些宫廷利于受孕的丹药,估计是有类似后世西药催促排卵的效果。

正常女人都是左右侧轮流,每侧每两个月排一个,被药物催促的话,可能会左右一起排,这就有了异卵双子。

朱树人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古代中医还有这样的秘药,已经懂得双侧间隔排的医学规律了,还懂得如何干预。

显然,这是为了增加产子的概率,在太医院的相关医书上,对这种药物的记载也不是多产,只是增加生儿子的概率——

朱树人却知道其中科学道理,因为如果是同卵分裂产生的双胞胎,那染色体是一样的,性别也就必然一样。

只有异卵,每个染色体是各自融合的,儿子女儿概率独立,这样至少有一个儿子的概率就能提高到75%。但却是苦了产妇,得多疼一点,好在是长痛不如短痛,省得吃两遍苦遭二茬罪了。

朱树人整个正月后半段,都因为妻子日渐沉重,完全无心国政,就每天陪着妻子,帮她缓解精神压力,调解身心状态。

朱毓婵虽然害怕,也娇生惯养,但有丈夫一直事无巨细陪着,国家大事都暂时不管了,才安慰了不少。

一直拖到正月三十,原本都以为要拖到二月份了,最终却是因为发育得太大了,不得不提前半个月左右早产。

古人密信男人进产房不吉利,朱树人却没这些顾虑,他只是提前洗了个彻底的桑拿,浑身涂抹高度酒精消毒,换上新的煮过后烤干的纱布袍服,然后就可以陪着老婆了。

至于其他房间里当然也都消毒,助产的宫女也浑身都消毒。

王爷的这份做派,让不少人惊愕,却也无人能阻止。朱树人全程握着朱毓婵的手,给她信心,最后那些预先演练的医学手段也都用上了,比如侧切一刀、最后缝合。

还真就靠着侧切后变得宽敞得多的口子,两个胎儿都顺利拉了出来,

因为有两胎,发育得普遍比较轻,外面先拉出来的那个女儿营养吸收不好,才刚五斤出头,里面拉出来的儿子,也才勉强六斤。

不得不说,确实是多亏了药物,把概率提升到了75%,总算一次性赌到了一个儿子,这也是自然之理,不算运气。

正常人家,哪能那么容易生龙凤胎。

“恭贺王爷弄璋之喜!”确认里面那个是儿子后,一群宫女才松了口气,连忙贺喜。

朱树人也才长出了一口气:“赏!接生的每人赏银三百两!主刀的赏一千两!烧剪脐带的赏五百两!给用药的太医赏三千两!再赐宫墙外宅子一座!赐包金匾额!”

原本就是天下首富,又是王爷,总算得了嫡长子,这赏赐能少?自然是一切顶格着来。

想当年汉武帝的时候,陈阿娇为了看个不孕不育,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九千万钱医药费,占到当时汉朝年财政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最后也没治好。

这个钱数是如此众所周知,以至于都被司马迁记下来了。

他朱树人今天赌得国本,难道还能比刘彻陈阿娇寒酸不成?

当然要重赏!

参与众人连忙谢恩不止。

时值深夜,加上生产突然,朱树人也不敢立刻进宫打扰,就让宫女们用温酒把两个孩子仔细擦洗干净,又观察了半夜,确认状态很平稳。

待次日一早,朱毓婵也清醒过来,确认无恙,朱树人这才让人进宫报喜。

隆武帝朱常淓一大清早醒来,旁边的贴身宦官就把消息告诉了他,朱常淓也非常重视,立刻过来查看。

翁婿见面,一切也没必要挑明了说,朱常淓只是关心这个外孙的健康状况。

此后一个月,他也是每天出宫到女儿府上查看,

直到三月初,刚生下来时的虚弱期渐渐过去,两个孩子看着都像是能养活的,

满月酒也办过了,是在乾清宫里给百官赐的宴。

朱常淓终于宣布,把这个外孙过继给他早年夭折的儿子——也就是那个据说刚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的、去年刚被上了太子谥号的孩子。

至于实际上嘛,朱常淓当然从来都没有过儿子,只是当年他一个侧妃生下过一个死胎罢了,是早产流掉的。

过继的旨意宣布后,满朝文武当然无人敢反对,这是皇帝家事,姑舅过继,外人有什么好说的?

过继完之后,将来这个孩子也就不能喊亲生母亲为母,只能是喊姑姑,也不能喊亲生父亲为父,只能是喊姑父。不过相比于所得,这点损失根本不算什么。

拖到五月中,孩子满了百日时,健康状况也进一步稳定了,皇帝自然免不了又是大张旗鼓大宴群臣、普遍赏赐同喜了一番,然后宣布把这个百日的孩子接进春和宫居住,其公主生母自然也要搬到春和宫,照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