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2/3页)

等到发现杨森上尉半渡而击失败崩溃,他再下令调整要塞炮射角,却已经来不及了。

等杨森上尉的残部败退到炮台外数百步,线尾山炮台的大炮才开始仓促开炮,但并没有覆盖到明军的推进路线,只是阻断限制了明军一部分的登陆场走位。

“把炮往东边推!别留在炮台炮瞄准的射角内!加速移动!趁着炮台上红夷鬼子人数不多!跟着强攻上去!”

张国柱带着四门骑兵炮,虽然没有马匹拉炮,却能指望数十人奋力死推灵活机动转移。

第一批八百人的明军上岸后,还能动的舢板立刻返回,去接第二批援军登陆,尽量绕开避开炮台上火炮封锁的登陆点,避开主航道抢滩。

荷兰人的守城火炮威胁终于开始逐渐变大,明军的伤亡交换比也终于变得血亏惨烈起来,数以十计数以百计的战死者开始出现,但明军还是前仆后继地登陆,很快连张名振本人都带队上岸了,

郑成功也让自己的炮船尽量靠近线尾屿,胡乱开炮分摊压力,哪怕射程根本射不到岛上的炮台——谁让任何时代,海防要塞炮的射程,肯定是远于舰炮的呢。

明军主要将领都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害怕伤亡,要趁机先拿下线尾山炮台,趁着红夷没想到明军会不惜代价直接强行抢滩、趁着红夷人再线尾山炮台的守军人数不足,赶紧吃掉。

线尾山的炮台,论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是远不如热兰遮城和赤嵌城的,只是一个土木结构的营寨炮台,否则也不至于再1656年被台风摧毁了。在这里打偷袭速攻的强攻战,总好过去热兰遮城和赤嵌城打强攻战。

守军再刁钻,终究在炮台里只剩240人了,就算一个能杀几个明军士兵,也能很快淹没!

明军就这样顶着伤亡,全靠四面开花的压力,加上死死咬住崩溃的杨森上尉部队的尾巴,趁乱往上掩杀,骑兵炮也是在步兵已经开始攀爬时,才从背后赶到开始尝试轰门轰墙,主打一个快字。

经过小半个时辰血腥无比的厮杀后,明军终于攻入了炮台内部,开始最后的白刃战,最终恩德里克少校见大势已去,不得不率领残部跪地投降求饶。

……

一个多时辰后,郑成功也仓促在线尾屿登陆,跟张名振会师,登高观望战场,掌握最新的局势。

岛上的荷兰人已经被肃清,明军还击退了两小股分别从台江湾口南岸和北岸试图登岛救援的荷兰援兵,

每一处击退也各自给荷兰人造成了数十人伤亡,只可惜这些荷兰伤兵都是坐着船来的,远距离被火枪打死打伤也没法统计,更不可能斩首计功,都会被荷兰小船拖回去。

“少将军,我军累计斩杀红夷二百二十余级!轻重杀伤八十七人,生俘一百七十六人!摧毁缴获轻炮四门、要塞重炮四门!击退敌援军两股,铳杀伤百数十人,皆被敌船拖回,无法计数!

我军战死三百五十五人,轻重伤二百八十七人,溺水无踪者百数十人,尚在搜寻!”

听取了这个战果后,郑成功总算是松了口气,

战死的人数确实比荷兰人还多了一半,受伤人数也多得多,但这毕竟是快速偷袭的要塞攻坚战。这么多死伤人数,只有两成左右是滩头野战付出的,后续八成都是趁乱强攻要塞时死的。

要不是荷兰人最后还有一百七八十号残兵时、看到要塞的大门和围墙都被攻破了,就选择了投降,那明军可能还要再多付出数倍于降兵的损失,才能把拥有绝对地利的荷兰人杀光。

不管怎么说,这个台江湾口阻塞航道的炮台是拿下了,大部队进入海湾深水锚地直接卸载主力的条件也充分了。

死一点人是没办法的,要图快就得多砸人命,回去把死难将士都好好安葬,立碑刻名,再重赏抚恤家属便是。

郑成功也不敢拖延,立刻吩咐:“快,趁着天色将暮,让主力船队到时候摸黑进入海湾!红夷人可能会在夜里对着航道盲射炮击,

但不用管,黑暗中他们打不准的,被蒙到的将士只能说命不好!明天天亮之前,我们要在大员湾腹地站稳脚跟!扎下野战营寨!”

而且,随着江口岛的炮台被摧毁,历史上郑成功“趁着涨潮偷渡鹿耳门航道”的故技,也能拿出来重施了——虽然说“重施”可能稍微有点不恰当,毕竟这个时空的郑成功才第一次这么干。

荷兰人在当天入夜之前,又组织了两次反冲,试图重新登上江口的线尾山,但都是徒劳,白给人头罢了,荷兰人也只能作罢,果然如郑成功预料,只是在半夜看到船影经过就胡乱轰击。

第二天一早,荷兰人就发现,昨晚的炮击没什么用,郑家船队趁着涨潮,从鹿耳门的北航道进入了江口的大员湾。

更让荷兰人意外的是,大员岛上的土著,在得知明军攻来后,立刻箪食壶浆,拿出食物跟明军做买卖,给明军提供给养,进一步缓解了明军渡海作战的军粮短缺问题。

今年明军的进攻意图并不算提前太久就暴露,荷兰人对坚壁清野的准备也不充分。

历史上郑成功来袭前,荷兰人有相当的时间准备,也不过是由当时的大员总督揆一派兵下乡征粮,还把百姓私藏、晚收割的大约八千石稻米烧了,可见荷兰人对乡下的控制本来就不是很得力,说到底还是人数太少,没法形成全岛治理。

如今时间都不足,百姓土人跟明军贸易解决军粮,就更正常了,并不算开挂。

……

郑成功建立营寨后,荷兰人如今的大员总督,科尔内利斯·范·德·林恩中将,便愈发觉得如坐针毡。

他想过趁着明军在大员湾岸上的营寨立足未稳,组织反扑,

但负责守卫赤嵌城的范德比尔特上校拒绝了他的要求,理由是赤嵌城的防守兵力尚且不足,贸然出城反击只会白白折损有生力量,导致后续守城都守不住。

说句实在话,范德比尔特上校的话也不算错,因为荷军如今在大员岛南部一共就只剩下两支主力部队,

分别是赤嵌城有三个连队的守军,实际人数还不满编,有一部分因为前两年对西班牙人作战的减员,实际上一共才有战兵600余人。

另一支就是热兰遮城的守军,由科尔内利斯中将直接指挥,这支部队倒是满编,但也就六个方阵连队,每个240人,一共1440人整。

剩下的,就是五条盖伦战舰,十条巡逻船、护卫舰一类的中型快船,船上有些炮手、水手、商人、两处城镇上还有一些从事码头和商馆工作的荷兰平民,可以危急时刻强行拉来当壮丁守城,但这两部分人数也就各千余人,还不是职业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