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断脊之犬(第2/3页)

狭路相逢勇者胜,清军胆气一软,只好徐徐而退,先求个稳扎稳打回营。

而此后一两日内,阿济格阵亡的消息,显然传遍了越来越多的清军部队,就算有些部队暂时被隐瞒,至少也会接到上面要求他们收缩兵力的指令。

而张煌言在接应朱文祯回城、正式确认过战果之后,也是精神大振,连忙吩咐写了好几封捷报,以及给各处守军的文书,试图一边请求援军扩大战果,一边尽量鼓舞起信阳战区的明军各部士气,转入反攻。

……

此后五天,明军终于渐渐转入反攻,而远在凤阳坐镇的朱树人,也就如前所述,在一番意外惊喜中,接到了表哥这份捷报。

朱树人也是真没想到,居然淮西这一路,也能那么快打出反击。

而他原本既然打算在中路和东路都相持消化战果、利用邳州孔有德这个诱饵给清军放血、顺便再靠海路增援刘泽清和宫文采给清军添麻烦。

所以朱树人的兵力余裕还是很充分的,他立刻当机立断,把中路不少预备队都抽调去增援表哥,逆淮、逆汝颍而上,大范围穿插包抄,争取扩大战果。

阿济格之死带来的清军士气和指挥系统崩溃效应,也着实可怕,一部分清军出现动摇收缩,导致友军侧翼、后背暴露,被明军穿插,稍稍打出几个小规模包围战、歼灭战后,剩余清军就愈发进退失据,唯恐被友军卖了,只好统一撤退。

明军追亡逐北,花了大半个月时间,就穿插光复了汝水、颍川这两条重要河道以南的土地,不仅把信阳府全境收复,还把前锋一部分推进到了开封府境内。

南阳府地界上的明军,原本被清军封堵在方城的桐柏山隘口以南,如今随着当地清军守军担心腹背受敌、放弃险隘后撤,南阳明军也蜂拥而出,收复汝州府。

信阳府北部、整个汝州府、开封府南部(颍川以南部分),都在一个月内光复。

明军时隔数年,再次推进到许昌、郾城、陈县一带——这基本上也是当初朱树人反击李自成得手时,所做到的程度。

阿济格部相比于中路和东路清军,丢失的土地一点都不少,唯一的幸运只是部队有生力量损失比较少。

他们毕竟是因为英亲王被狙杀这个意外变故而不得不后撤的。大部分部队是出于担心队友动摇、侧翼被卖而退,不是战场上被打崩才退,至少七八成的战力都保住了。

阿济格这一路总共也有超过十万人马,在连续数战中总计战损,被俘没超过两三万,相比另两路算表现不错了。

至此,整个从隆武三年初秋开始、一直持续到腊月,为期四五个月的连番血战,清军完全丢光了原本淮南仅有的几小片土地。在西路,还额外丢掉了淮北颍南的土地,在东边,则额外丢掉了淮北泗南的土地(到徐州一线,但邳州除外,还在围城放血中)

兵力损失方面,中路军是最惨的,前后加起来被歼灭了十三四万人马,光一场淝水之战就灭了八万。

东路军损失不算多,目前为止还损失了一万多不到两万。但考虑到孔有德那个牢笼里还有相当数量的部队已经提前宣判死亡了。等明军提款提出来,东路清军总损失也会超过四万人。

而西路阿济格死后,也累计丢了小三万人马。

清军三条战线全加起来,在这五个月的拉锯和明军的防守反击中,累计覆灭了二十一万兵马。

满人骑兵占两万四千余,蒙古兵约一万七千人,汉军旗六万(包括孔有德那边记在账上还没死的两万),绿营十一万。

将帅方面,累计死了一个亲王、一个郡王,两个贝勒,若干贝子、辅国将军。外加汉奸三顺王中的两个(孔有德待死)。

清军的战力至此已经算是彻底断筋碎骨,被打趴爬不起来了。

战前清廷全国的战力也不过是八万左右的满八旗正规军、五六万蒙军旗、十万汉军旗、二十万一线绿营,还有四十万二线预备役绿营,外加满人没当兵的适龄正丁十二三万、蒙古适龄正丁不到十万。

说白了,就是有四十万可以直接拉上战场的部队。二十万可以征兵的满蒙男丁、四十万可以征兵的汉人(征再多就没法保证士气和忠诚度了,这四十万是从被提为“统治阶级助手”的汉奸群体中找的,其他都是纯被压迫汉人)

如今折损掉二十一万战兵,就等于把全国一线部队直接砍掉了一半!

哪怕多尔衮在开战后这五个月内,发现情况不对又加大了一波动员,比如从八旗后备男丁里又临时征召了两三万,还把一部分训练期才一年以内的二线绿营预备役提前转正,

也不过勉强把可以调动的人手勉强补充回不到三十万。而考虑到新兵根本没法保证战斗力,没法投入进攻性战役,所以新拉的这十万人也就填充稳定一下各处防线而已。

不管损失未来能不能补充,至少多尔衮的三线进攻算是彻底板上钉钉破产了。多尔衮个人在清廷内部的政治威望,也算彻底塌房了。

他唯一仅剩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阿济格一死,加上三年前死的多铎,多尔衮就彻底失去了“他本人主持中枢、以一母同胞亲兄弟在外带兵立功”的布局。

从此以后,多尔衮必然陷入“顾内不顾外”,或者“顾外不顾内”的窘迫,没有破局招数。

……

清廷那边随着连番战败,内部矛盾渐渐尖锐。

明军这边,自然是一派欣欣向荣,中兴气象蓬勃。

腊月里,明军继续慢节奏相持,最终没把孔有德留过年关,也算是当年事,当年毕。

数月的围困,邳州城里原本粮草就不多。明军又放出过话:绝不饶恕孔有德,但可以赦免其他从贼年限不久的普通将士。

随着军粮吃尽,根本没看到清廷有救他们的意思,再下去就要士卒相食。

那些当兵的当然不愿意再为孔有德卖命,于是终于在腊月中旬的一天,邳州城内爆发了兵变,几个资历不深的部将,带着数千想要捞个起义之功的士卒,对孔有德的嫡系部队发动了一波偷袭,还打开了一处城门。

听着城内的喊杀声,确认真内讧了,围城明军当然也不会跟他们含糊,很快蜂拥杀入。

孔有德原本还觉得能压住反正义军,但随着明军从北城门入城,一切希望都破灭了。

当时孔有德正亲自在邳州南城门的城楼、也就是白门楼上督战、阻止乱兵接近城门。看到北边蜂拥而来的明军,他知道以自己的铁杆汉奸之罪,被活捉的话肯定会死得凄惨无比。

所以孔有德坚定了不能被明军活捉、也不能被明军找到尸首以防再被残凌,他就让心腹亲兵弄来几个火把和一些木柴,直接躲进城楼,把城楼上层的木阁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