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3/4页)

当然,这个所谓的“处分”,显然是朱树人补上去演的戏。明面上处分一下,未来风头一过,该升官更多、赏赐更多,还是照样给。朱树人是不会事实上坑有功将领、心腹武臣的。

而顾炎武此言一出,福临终于彻底震撼了,也颇有几分颠覆三观。

原来世界上真有这么文明礼仪之邦?师出一定要有名的么?这样的国家,居然最后真的翻盘了他大清那样不要脸的野蛮人?怎么可能?

“刘国能……居然因为擅自做主、提前跟我清开战,被你们大明朝廷处分了?”福临确认这句话时,语气都有些恍惚。

顾炎武毫不脸红地说:“当然,有朝廷明诏为证,还能有假?而且是数月之前就下诏了,否则刘国能又岂能无法参加盛京之战?而让给李定国等部?

昔唐朝之时,李德裕坐镇西川、私开边衅,挑衅吐蕃,虽得数州之地,唐廷依然斥责其过,虽胜亦责!我大明国法森严,以德服人,又岂会容边将自行决定战、和!有功当升,有过当罚,一码事归一码!”

福临终于被说得满面羞愧,心中的鄙夷也彻底散去,心服口服愿意跟大明合作,负责叫门。

……

此后半月,福临在北京城内好吃好喝接受洗脑改造,随着时间进入二月初,朱树人就让武将押着他,去辽东剩余各处城池叫门。

辽东其他还在零星抵抗的地方,看到原本的皇帝被明军押着,而且是心服口服的状态,还能讲出一套套悔恨的道理,也就军心瓦解纷纷投降了。

辽河平原上的地盘在数月之内彻底搞定后,黄得功和李定国还押着福临,继续去周边的蒙古人那儿碰碰运气,等搞定之后,再送去松嫩平原,瓦解豪格残部的士气。

北京城里,当顾炎武最终知道这一切的顺利进展后,也是不由叹服,并且冒出了更多难以理解的高深疑问,他忍不住向朱树人请教:

“王爷,没想到我大明已无敌于天下,最终竟也要注意这些细节,对刘国能将军等暂时明贬暗升,还能收获这样以德服人的奇效。

卑职以往读史,读到唐廷因李德裕私开边衅、收复被吐蕃占据的川西数州、却被唐廷申饬贬责,还往往解读为牛李党争,是唐末黑暗的表现,没想到还能有深意的么?”

朱树人也不想多说:“晚唐如何,孤不好说,他们可能还不配有深意吧,但孤行事当然是有深意的,你学着点就是了,不理解就执行。”

他是熟读二十四史,而且中外兼通之人,当然知道这么做的重要性。

很多穿越者都喜欢外交上一味强硬,不要脸,觉得有实惠,抢地盘就好。

还容易把朱树人的外交要脸,解释为“要脸不要实惠,限制了对外扩张,工业时代快来了,这是自废武功”。

但朱树人从没说过他这样指导大明的发展,就会导致不要扩张!

扩张当然是要扩张的!

而且扩张这种事情,当工业化的原料供应地、产品倾销地需求凸显后,民间资本自发都会去扩,那是根本挡不住的。官府只要管好总的水闸,防止大水漫灌就行了,至于灌溉不足是不可能的。

没有生产力,指望生产关系自己扩张,那是做梦,生产力上来了,不扩也得扩。与其担心将来不扩,不如担心将来科技能不能爬到全世界第一梯队,生产力能不能做到最强、最有扩张性。

朱树人的外交把关主张,最多只是说,首先,不能给扩张套上从底层政治逻辑就正反馈的循环、被马太效应飞轮效应自激励强化。

得是好歹面子上解释的过去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得借口找的好,而且做戏做全套。

比如这次,刘国能会留下口实,那就提前堵住,绝不在当世也不在史书上留下问题,能堵漏为什么不堵。

而且事实上,别以为西方国家抢劫就完全不要脸了——那些完全不要脸的,往往不长久,西班牙葡萄牙乃至荷兰,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要脸的,但他们的地盘长久了吗?

二战前的德日,也是陷入了“理由都不用找充分,就随便过扩、或者下克上自作主张扩”的自激励强化,最后崩了。如果小胡子在捷克问题之后能踩住刹车,他早就是德国历史的顶级伟人了,至于倭寇那边,下克上的祸害就更不用说了。

而那些把扩张成果消化到肚子里的,比如昂撒双奸和罗刹人,他们好歹是地球上唯三自19世纪以来拓地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扩张国家。但这仨偏偏就是很注重遮羞布、注重控制自己人膨胀独走的欲望。

米国人最黑的,也就是美墨战争,其他都还比较要脸。

哪怕是罗刹人,也有大部分后世普通大众没学到的一面——1856年、尼古拉一世因为错误发动某一场对奥斯曼的战争导致帝国陷入泥潭、最后服毒自尽背锅结束战争后,一直到1860年代扩张回血,罗刹人都是很注重外交脸面的。

伊格某某耶夫在中亚那后世五国的地盘上兴风作浪、过扩土地时。每次遇到戴阴大使去找亚历山大二世抗议,亚历山大二世都会双手一摊,跟戴阴大使抱怨:

这都不是帝国外交有关部门和皇帝的意思!你们也知道的,我们罗刹国科技落后,至今还没装上电报,中亚鞭长莫及,当地的战区军官简直形同军阀!都是他们下克上独走自行挑衅开战!不代表我国的外交态度!一定会严惩!

而最后的结果呢?都是:如果打输了,那就真的严惩。

如果打赢了,又开拓了一块土地,就跟如今朱树人对刘国能一样,先明降暗升,将来等风头过去了、戴阴大使不再盯着了,再实打实升官。

但表面功夫一定要做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将来真的发生“军部下克上独走”。

倭寇显然就是这方面没做好,所以占的地消化不良,最后步子迈大亡国覆灭全吐出来(也多亏他们没做好,这算是天佑华夏)。

而如果仔细翻翻罗刹人的历史书,就知道他们不仅在中亚表面功夫要做好,在后世“他大清”的北边就更是如此,可见这样的外交经验是有普遍学习推广价值的。

按官方宣传口径,本来1856年之后,亚历山大二世跟外交有关部门的意思,是“咱刚刚被英法联军在某个靠近土鸡的半岛揍了,对面的螨清也刚刚被英法联军揍了烧了圆明园,咱两家苦主可以联盟抱团对付英法”。

而还是那位刚才提到的在中亚大展拳脚的伊格某某耶夫将军,到了螨清这儿谈判时,再次发挥了下克上独走,据说都是这人自作主张。最后谈判结果就不赘述了,初中课本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