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队伍不好带(第2/2页)

毛澄很头疼,却只能硬着头皮出列,义正词严:“陛下,益王次子,受赐崇仁王,仁孝体国,当以其继嗣于兴王府,以保兴王府香火不绝。”

朱四冷笑不已:“充任王比朕年岁都大,那他是朕的兄长,还是朕的弟弟?”

毛澄道:“陛下,您乃九五之尊,与其并无亲属关系……”

“那你们找他当皇帝啊,朕的父王就只有朕这一个儿子,你们不找儿子多的来当皇帝,却找朕,难道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吗?朕为什么不能亲自奉养兴王府的香火,要他人来代劳?这算什么道理?”

朱四拿出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头,跟毛澄理论。

此时毛澄算是听明白了。

找那些新科进士劝谏君王,屁用都没有,还惹恼了皇帝,让皇帝觉得朝中大臣都在拉帮结派,甚至连新科进士都被人要挟利用。

毛澄觉得杨廷和的举措有点激化矛盾的意思。

毛澄不想彻底得罪皇帝,所以只能选择沉默。

“行了,今天早朝就到这里吧,朕昨夜为母妃之事,彻夜未眠,没心情处理朝务了,你们能耐大,就交给你们来办吧……朕走了!”

朱四说完起身便走。

张佐急忙道:“退朝!”

不等众大臣行礼,朱四一股风般离开。

……

……

朝堂上,看起来杨廷和再一次大获全胜,实则其阵营内部却出了大问题,不像之前议大礼时所有人都态度坚决,现在人们都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杨廷和。

问题就在于,杨廷和非但没想办法化解小皇帝的怨恨,却在用一些激进的手段令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皇帝那满腔怒火的发言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为人子的角度出发,皇帝提出要奉养母亲,并不为过,这比要册封朱祐杬为皇帝要来得简单而实在,让人不忍拒绝。

而且现在人人都觉得这个小皇帝不但勤勉,而且仁孝,毕竟一切都建立在孝敬母亲的基础上。

这就很符合儒家推崇的礼法,让文人忍不住便心生好感。

一旦有了嫌隙,杨廷和发现周围人看过来的视线中带着一种疏离,甚至是鄙夷,顿时感觉队伍不好带了。

“唉!陛下说昨夜无心朝事,但批复的奏疏一件都没落下,且多不以内阁票拟为准,六科无一封驳者,陛下之英明,亘古少见啊。”

出了奉天殿后,内阁几人往值房走。

蒋冕忍不住出言感慨。

这话却有意避开了袁宗皋,因为此时袁宗皋正在跟礼部的人说事。

梁储致仕后,蒋冕算是杨廷和最铁的部下,现在连他都觉得有点对不起小皇帝。

杨廷和还能说什么?

压力全都来到他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