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替先帝举行的家宴(第2/2页)

从这点上,孙交倒觉得新皇还算有耐性,没有说急功近利上来就把目的说明,真好像就是家宴一般,一大群人坐下来嘻嘻哈哈说话,没太当回事。

只是孙交心里一阵疑惑,王府长史袁宗皋为何没出现在这里?

照理说前兴王府长史袁宗皋才应该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谋臣,一切都应以袁宗皋为首才对。

“……陛下,老朽听闻,此番殿试的新科状元,乃是我安陆州本地的学子……”

孙交实在忍不住了。

没见到朱浩,也没听任何人提及,却是在皇帝派人去拜访他的时候,出面说话的都是朱浩,好像为他跟新皇之间做私下引荐之人也是朱浩,当然要知道朱浩在新皇身边究竟是干嘛的。

朱四笑道:“孙老说的是朱浩吧?他……呵呵。”

话到嘴边,有点不知该怎么说。

因为朱浩之前明明白白嘱咐过,今天的宴席上就不要把他拿出来说了,却是没想到孙交会主动问及。

唐寅道:“朱浩乃是王府读书的孩子,与陛下,与在场之人,都相熟。”

皇帝不说,张佐也不敢僭越,但唐寅作为皇帝和朱浩的双料先生,却有资格说这话。

孙交不解地问道:“那他到底是……”

这次连唐寅都不好说什么。

朱四往四下看了看,叹道:“孙老不是外人,哪怕未来入朝,也不会把事对外泄露,那朕就明说了吧……朱浩跟朕是朋友,他的才学是朕迄今为止见过最好的,连唐先生和在场诸位也都佩服有加。所以他一直作为朕的幕宾,为朕出谋划策。”

“啊?”

尽管孙交早就猜到了这一层,但还是没想到,朱浩会在皇帝这里得到如此高的赞誉。

张佐笑眯眯道:“孙老部堂不要误会,陛下可不是宠信亲近之人,朱先生的能力,可说令人叹服,当初在安陆时,地方剿匪和平灾之事,都是由朱先生主导,只是当时不方便给他表功罢了,孙老部堂应该听说过吧?”

孙交瞠目:“难道是说正德十一年的那两件事……都是朱浩……这……不太可能吧?”

说着,孙交把目光转向唐寅。

孙交满腹疑惑,是因为现在的朱浩不过十四岁,而正德十一年发生盗乱和水灾时,朱浩才九岁,进王府也不过两年多时间,那时兴王府还是由老成持重的朱祐杬当家,背后又有袁宗皋这些幕僚和典吏,怎可能让一个九岁的孩子作为一切的主导?

这明显超出了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