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定下来了(第2/2页)

名义上,领兵之人是张延龄。

别看张延龄不着调,但人家有五军都督府的差事,让勋臣去的目的,就是做统兵大将,负责率领京营“援军”,而蒋轮则作为张延龄的“副帅”。

唐寅以文职任主官,张永负责监军。

队伍很齐整,但还没出发,就让人觉得这支队伍危机重重。

京营调拨人马五千。

也不算精锐,其中还有神机营的一千人马,其中真正能派上用场的骑兵也就一千多的样子,加上征调运送军械物资的两千多名民夫,整个队伍有七千多人。

时间比较紧张,必须要在三天内赶到居庸关。

若单纯赶路的话,从京城到居庸关不过一百里的样子,三天根本用不上,但涉及行军以及附带军粮物资等,时间还是挺紧张的,大军行进速度不会太快,若是中途遇到鞑靼人袭扰……当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鞑靼人还被阻绝在内三关外呢。

但若是鞑靼人真来了,那这支队伍很容易“全军覆没”。

或许鞑靼人听说这件事,就挑那人迹罕至的小道,绕过内三关防御,派兵来奇袭呢?

唐寅临出发前,甚至没正式入宫拜见朱四,没有面授机宜的环节,唐寅跟蒋轮一起出征,倒是多了一点信心,但更多还是目前仍在南京的朱浩带给他的。

“……伯虎兄,朱先生不都说了吗?咱就放心去,一点都不用发愁!敌人来了咱就守着,敌人跑了咱还是守着,混个军功就行。”

蒋轮倒是看得很开。

此时二人已经出了京城北门,尚未跟京营人马汇合,唐寅身边只跟着不多的锦衣卫贴身保护。

这会儿京城周边官道虽未戒严,但已少有车马往来,京畿局势正一步步收紧。

“敬道还跟你说过什么?”

唐寅很生气。

有些事他居然不知道。

但朱浩却提前算出蒋轮会跟他去西北?

蒋轮笑道:“小先生没说什么,他只说,可能会让我去西北领兵,说就是混个军功,没别的意思,若真是遇到什么大战的话,内三关防御足以保证我们的安稳。哦对了,小先生还说,咱在西山守煤矿的队伍中,有一些好手,可以带上一起去居庸关,关键时候或许能派上用场。”

“好手!?”

唐寅又在皱眉。

他很想说,我之前去过西山很多次,有时候在西山一住就是经月,怎不知有什么好手?手得好到什么程度才能经得住你夸?比得上三边之地的边军精锐么?

蒋轮神秘兮兮道:“不是听说,西山铸了不少的炮么?还有火铳什么的……小先生说的应该是那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