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一起见证(第2/2页)

戴义说白了,是代表皇帝来跟张太后“谈判”的。

说是谈判,还不如说是允诺给张太后一些好处,让张太后心里平衡一点,不至于说因失去朱四这个儿子而感觉沮丧。

但张太后能不沮丧吗?

就算我丈夫和儿子都死了,但我这个太后还在呢,选择新皇帝的时候,还是我拍板的,说好了是给我找个过继子来当皇帝,如果早知道找来的这个新皇帝是个白眼狼,我还找他做什么?直接换别人家的孩子来,不更好控制?

再说了,我丈夫的弟弟又不是只有兴王府这一家,别家的孩子,可都觊觎着大明的宝座呢。

“将来皇宫内的规制仍旧不变,太后您仍旧为太后,陛下还是每时来请安,您还是会在仁寿宫内,六宫贵主,仍旧要听您的……”

戴义话说得很通俗易懂了,也是怕张太后听不懂。

张太后道:“所以说,皇帝是执意要回他兴府的传承,不想留在大明正统这边?”

“这……”

戴义非常为难。

替皇帝来给太后当说客,这种苦差事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当张佐亲自去请他来当说客时,他就料到自己可能会因此而落罪,甚至是名声扫地。

张太后冷冷道:“两位先皇过世没多久,大明正统的香火就要断了,哀家成了大明的罪人,或许当年应该让先皇多娶几位妃子,多诞下几位皇儿,也就不至于会出现今日的状况了。”

戴义心想,你早怎么不这么想?

作为皇宫里的老人,戴义很清楚,张太后在孝宗时是有多强势,而孝宗作为皇帝,也当了“妻管严”,在华夏历史上近乎也是仅此一位的。

而在张太后诞下皇次子并夭折之后,张太后的肚子也未再有任何动静,当时如果让孝宗多纳妃嫔的话,大明的历史也必定会走向另外一条路,而不至于说会出现皇位传承这么大的礼数之争。

“老奴只是代陛下传话,若是太后您有何想法,也可跟老奴说,老奴回去后转告。”戴义没有决策权,他甚至不敢替皇帝做一点点的退让和承诺。

张太后道:“如果让哀家的两个弟弟回京,不会再有人刁难他们吧?”

“这……”

戴义道,“太后娘娘,说到底还是要让两位侯爷恪守朝廷法度。”

张太后冷冷回道:“哀家不知道这些?但他们是恪守法度的人吗?哀家现在只是要皇帝一句话,是否以后再没人会为难他们!”

既然是谈判,张太后想了想,自己唯一的亲眷就是两个弟弟,以及他们的家人了,不为他们争取,能为谁争取呢?

反正现在想把朱四赶下台也不现实了,既然这样,还是追求点实际的。

日子不还是要照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