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功名无以成浮云(第2/2页)

好像连王佐都知道,要当好指挥使,必然要拉拢的两个人,一个是骆安,另一个就是陆松。

因为这两人都深得朱浩的信任。

而他王佐以前跟朱浩的关系不是很亲密,这次他升指挥使,主要是靠交际能力,以及他的赚钱能力。

朱浩道:“如今正是冬天,不宜修筑铁路,有些工程要等到来年开春后,不过钢轨、枕木和火车机车的制造却不可松懈。明年西北或有边患发生,铁路要从居庸关修到宣府,必须要抢时间。”

王佐不解地问道:“一年时间,怕是难以完成吧?”

朱浩笑道:“多派出几路施工队伍,从不同方向修,料想时间就差不多了,现在有充足的炸药开山劈石,最大的问题只剩下架设桥梁,王指挥使你以后要多派锦衣卫的人手前去督促。”

“是,是。”

王佐很纳闷。

修铁路这件事,一直都是朱浩在主持,锦衣卫没有太多的参与感,毕竟修路的主力都是普通的民夫,而民夫基本不是用役夫,而是花银子雇请回来的。

难道朱浩的意思是,让锦衣卫以后在修铁路这件事上,多出银子?

……

……

到了诏狱内,刑具什么已经备好。

来日就要再一次对文官行杖刑,除此外,还会对部分人进行一次审讯,说是审讯,就是趁机报复一下,看谁不顺眼……从三十杖刑的基础上,再加点的意思。

“带我去见夏言。”朱浩道。

“是。”

随后王佐亲自带朱浩去到了夏言的牢房门口。

夏言这边的牢房是个独门的小号,本来里面还关着张原,可惜张原已经死了,后续也没人添加进来。

“朱侍郎?”

夏言见到朱浩,多少有些意外,当看到朱浩身旁还站着新任锦衣卫指挥使王佐时,夏言更为不解。

朱浩道:“夏御史,我是代表朝廷来看看你们的,听说你受了廷杖,还是当着文武大臣的面。”

夏言急忙道:“朱侍郎应该不是听闻,而是亲眼目睹吧?”

“当时没看清。”

朱浩冷冷回一句。

别说你挨杖刑,就连你被抓过来,还是我授意的呢。

谁让你倒霉?

按照历史发展,你很快要因为母亲的丧事回去守丧,结果历史发生变动,让你经历了左顺门事件,那我不趁机整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