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建一座窑洞比想象中来得困难一些。

就在快封顶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些小问题。

高辽有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着关于窑洞的建造方式以及各种尺寸,可以说特别的详细,先前试验的小尺寸窑洞就是按照上面的尺寸来完成。

可换成正式的窑洞后,却发现封顶那处和计划的不同。

填上最后一块砖,却有几处漏缝。

“是用碎块填上还是用水泥?”

“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是不是其他地方的尺寸估算错了?”

“不应该,每一处的尺寸我们都测量过,应该是没问题的。”杨娟说着,还翻开了自己的记录本。

就跟她说得一样,虽然他们现在是在赶工,但也不是胡乱着来,每一处都特意的量尺后,一般来讲不该存在这么大的缝隙。

“那我们要不要直接封底试试?”

高辽扫过笔记本上的内容,对了一遍又一遍。

过了好一会他才道:“今天已经晚了,明天再决定吧,实在是拿不定主意,我再问问师公。”

都知道烧窑的法子来自于高辽的师公。

但除了陈树名之外没一人知道这位师公是大队的臭老九,只当他是打算明天去镇上电话联系。

一直到了夜里。

高辽在陈树名的掩护下再一次来到牛棚。

如今的夜里越来越冷,站在户外吹着冷风让人止不住的打颤。

尤其是四处透风的屋内,风穿堂过,盖上稍厚的被褥都有些冷得慌,好在程行这段时间捡来了不少木块,挡在窗口的位置,还能挡挡风。

就是没有东西固定,风稍微大一点就会被吹倒。

‘哐当’一响,夜里熟睡的小囡囡便会被吓醒,缩在他们怀里瑟瑟发抖。

程行正想着该怎么将这些木块固定住,倒是有很多种法子,但需要用到的东西却有些特殊,是他一个臭老九没法拿出来的,一旦用了,被追究起来或许还会受罚。

也是这个时候,高辽来了。

高辽说出了来意,想着问问窑洞到底该怎么处理。

程行想了想,便道:“小高,你上回说得那个事我同意了,你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现在带我去大队长家一趟?”

“好啊!”高辽应得毫不犹豫。

先前就是他提议让师公在大队长面前露个面,不需要太多接触,只要让大队长明白窑洞能建成的最大功劳是谁就成。

这样一来,大队长看在这个份上,都能在私底下关照老师一家。

他赶紧道:“这还真是一个好时机,正好窑洞那边出事,师公要是能解决这个麻烦,肯定更有话语权一些。”

程行也是这么想。

也是自己的私心,谁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更重要一点。

先前小高提议后,他便找了时间和那人说了说,对方也是赞同,更说大队长大概率会替他遮掩,不会贸然上报。

原因也简单。

因为大队如今处于上不上下不下的阶段,花了钱买了材料,窑洞也在建造当中,如果将他的行事上报到公社,那成立窑洞的事只能打水漂,先前花得钱也就白花了。

所以,罗大队长不会上报,不管怎么想,都只能咬着牙替他遮掩。

这样一来有点威胁的意思。

显然有些不厚道。

但……程行又能如何?

不为了自己,也得为妻女想想。

不求好吃好住活得轻松,但能稍微减轻一点艰难就行。

两人商量了一会。

高辽便率先离开去大队长家,大晚上的就算路上不会碰到人,但大队长家也不止他一个人,有些话还是来牛棚这边说比较好。

高辽一走,程行等得有些着急。

贺梅从牛棚走出来,她没问这个计划行不行,即使心里也很乱,她还是将手搭在丈夫的手背上,轻声道:“安心,我觉得咱们的运气不错,这次应该也能行。”

程行一听,回想着下放的一路,突然觉得他们的运气是挺不错。

这么一想,紧绷着的身子确实有些放松了。

然而,罗建林可没那么放松。

先不说高辽去了是怎么跟他说得,等他们两人来到牛棚时,即使天色暗沉还是能看出罗建林脸上的黑沉。

这让程行下意识的弯下腰,和平日一样见到人都是弓着腰身不敢抬头。

可刚等他垂下头,眼前就伸来一双手将他扶住。

“程师傅啊……”

罗建林这一声,有着无奈、有着同情、还有几分对技术人员的敬佩,当然了,也有几丝烦躁。

实在是太多太多情绪了。

他是真没想到,大队的臭老九和高知青是旧识,更没想到烧窑的方法出自于他的手,当时真的被这些消息快砸晕了。

当下是二话不说就跟着赶来。

一路上,是憋了好多话。

想抱怨几句、想询问清楚具体的过程。

可真见到人后,第一个反应却是长长叹了一声气。

沉默了几分钟,罗建林这才开口:“我知道你们的意思,程师傅的功劳我肯定会记在心里,不过你们也知道现在的情况特殊,有些事不能明面上来,但程师傅放心,但凡能帮的事我一定会帮。”

有些事不需要说得太详细。

都是聪明人,稍稍一想就知道了。

程行没什么好说的,他是不住握着罗大队长的手感谢着。

罗建林回握着,心里盘算着今后该怎么打算。

而程行也主动提出想现在去窑洞那边亲自看看,“建造尺寸没问题,但有可能是内部尺寸有差错,我得亲自去看看才知道,不过都不是什么大难题,还是很好解决。”

到底是老手。

程行就算没从事过这个行业,但烧窑也算是家里的祖活。

一些小问题对于他还说还真不是什么大难事。

而且在去后,程行就着油灯也是当场检查了一些,还将一些注意事项一一讲给高辽听,虽然本子上也有记录,但当场讲解还是更容易一些。

这一讲,几乎就是一夜过去了。

等贺家宝等人再次来到窑洞这边时,就发现上面的缝隙已经被补上,高辽脸上带着困意,可眼睛却很明亮,他道:“可以正式烧砖了!”

砖块的胚子他们早早就准备好。

他们的窑洞规模不是太大,一次性只能烧制五千块砖。

将胚子一一放进再填满早就准备好的木柴,随着一声高呼,将木柴彻底点燃!

烧制的时间是在十到十五个小时内。

这个时间段,知青屋这边的人几乎没人去休息,以防火力不够,是全部守在这边,即使有人盯着,自己也挪不开眼,生怕一个恍惚,火力降下去,先前的一切都前功尽弃。

这个时间点,罗大队长当着其他人的面吩咐程行来送柴,对外是让他多做一些活,其实是让他来窑洞这边盯一盯,以防出了什么事其他人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