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工(第2/2页)

“乱世来临,不可能形成两宋之局。”齐天说道:“江南偏安,文恬武嬉,而且,重经济,轻粮食,如何对抗北方之敌?大明终究是要败亡到底的!”

“乱世来临,再要平复,非有五十年不可。那时,千万百姓离乱,文人学者,何能幸免?我汉洲毕竟为华夏之民,自然会继华夏之统,承华夏之命。我等在此,努力积聚实力,届时,大明天崩之时,也可挽救百万离乱之民,存万千文化传承。”

“汉洲当真会往大明救百万离乱之民?”王徵正色地问道。

“我汉洲目前虽实力偏弱,但也每年救万千饥民来我汉洲。”

“汉洲可存华夏传承和文化?”

“当然!”

“如何传承?”

“开启民智,大兴教育,提倡科学,尊重技术各类人才,学术上做百家争鸣!”

“好大的口气!”宋应星低低地说了一句。

“汉洲目前想成立一个书院,专事研究和制造百工机械,所费之资,将倾尽汉洲之力,促其有所为之!”齐天看着宋应星,轻轻地说道:“宋大人,可愿主事此书院?”

宋应星一愣,“为何是我?”说着看了看王徵,论年岁资历,论官位声望,不该是良甫公吗?

“我汉洲民政府下,尚缺一位主管汉洲各地教育主事之人,想请王大人屈就。”齐天躬身朝王徵恳切地说道。

“汉洲大兴教育,可是短期仓促之举?”王徵问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汉洲会将所获之资,尽全力保障教育所需。”

“我等家人,尚在大明,你何时帮我们接来?”王徵问道。

“此易事尔!”齐天大喜,“待我们汉洲再给郑芝龙送些舰船重炮,定当二位老大人的家人接回汉洲。”

“果然,你们汉洲与郑芝龙这贼子有所勾结,拐带大明百姓来你汉洲!”宋应星恨恨地说道。

“啊?”齐天闻言,顿时有些担心,但看到宋应星只是嘴里发狠,眉眼却并无表现恼怒样子,心下一松。

“宋大人,我觉得那个书院可以命名为天工书院。你觉得如何?”

“你建的书院,如何命名,问我做甚?”

“你是第一任书院的山长,也可以自己为书院选一个名字。”

宋应星一甩手,与王徵走出了房间。

“记得给我们收拾两间清净舒服的宅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