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夜莺

很快, 林鹤知就在网上搜到了期末大作业的视频,当时张雅仪扮演的是一条人鱼公主,也是全剧的女主角。舞台光效美轮美奂,林鹤知一时分不清那些到底是光影效果, 还是真的水。

“可是, 这个表演已经结束了?”

“对, 没错,快暑假了呀,他们期末表演早结束了。”

林鹤知提出:“我能去看看这个舞台吗?”

工作人员带林鹤知从观众席一侧走进剧院。只见深红色的幕帘静静垂着, 背后是一面投影巨幕,看起来, 与任何一所学校的大礼堂并无不同。林鹤知微微蹙眉:“水缸呢?”

“稍等片刻, ”工作人员给人打了一个电话。

不一会儿,幕帘缓缓拉开,“轰隆”一声,墙面一样的投影巨幕缓缓上升。林鹤知仰起头,第一次发现舞台结构竟然如此复杂,比半个网球场还要大的场地被巨幕一分为二, 前台就像个个普通的礼堂, 而后半场充满了“戏剧机关”。

林鹤知从主席台两侧的台阶缓步而上, 觉得与这片空间相比,人都显得有些渺小。

与前台的整洁不同, 巨幕背后乱糟糟的,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各种表演服装,剪裁成不同形状的道具背景板, 以及许多林鹤知一眼无法辨识用途的东西。

当然,林鹤知一眼就看到了舞台后那个巨大的透明水箱, 大概有三米高左右,横截面是一个1.5m*1.5m的正方形,立在一个升降台上,可以上下移动。

眼下,水箱里的水是七成满。

林鹤知仰起头,只见舞台左右两侧各有一道黑色的,只容一人上下,螺旋上升的铁梯子。梯子向上能去抵达近两层楼高的房顶,往下能去舞台下方的地下一层。

屋顶上,除了各种灯光仪外,还有两座长长的廊桥,以及数枚滑行轨道,轨道两侧垂下几根绳子,以及两根铁做的升降架。林鹤知在心底琢磨着,这些绳子、升降架可以随着挂锁轨道在空中滑动,如果有人站在上面,看起来估计就是在空中飞一样。

林鹤知仔细打量着舞台构架,在脑内复原了人鱼公主那一幕。

当时,张雅仪是站在舞台上,和王子争吵。

水箱在升降机的帮助下,已经沉到地下室里了,但由于舞美灯光的效果,整个舞台就是一片“波光粼粼”的大海。人鱼公主和王子吵架后,直接跳进了水缸,就像她直接跳进了舞台里面一样。

张雅仪潜入水缸,并在水缸底部换上人鱼尾巴,随后音乐起,水箱再次缓缓上升,舞台上是跳舞的女孩们,张雅仪在空中有一段独舞。在灯光效果下,整个舞台就好像一片海底。

“呃……现在的确比较乱,”工作人员打断了林鹤知的思绪,“上学期的道具还没有完全清空,还有一些设备需要维修……本来是想等7月20日彻底放暑假了,再一起维修的。”

林鹤知跨过巨幕分界线,蹲下在移动轨上摸了一把,发现上面落了灰:“所以,这面移动屏幕一直是合上的。”

“没错,”工作人员确认道,“他们上学期最后一场期末演出结束以后,我们就合上了。一般要下学期戏剧课开始,才会重新打开。”

林鹤知沉默地点点头。

工作人员指了指后台:“你要去看水缸?”

林鹤知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手套与鞋套:“注意一点,这里很有可能就是第一案发现场。”

工作人员愣住:“哈?”

林鹤知第一时间检测了水缸里的水。根据硅藻的密度与形状,他基本可以确定,这大概率就是张雅仪溺死的地方。

只是,她是怎么死的呢?

盖子盖上?

不对,那样会有空气的。

只要有空气,就是窒息,不会吸入那么多水,也不会出现呼吸肌拉伤。

那是人在水里,想出来的时候被什么给按住了?

可是她的肩上,头上,都没有伤。

林鹤知在现场尝试了好几个道具,觉得都不太顺手,要不是太大了塞不下去,要不就是太小了没有用。

直到他注意到水里有一些黑色的屑状物,之前在张雅仪的指甲缝里也有。林鹤知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这些事什么东西,但他抬起头,注意到天空上挂着的那个“丄”字形的铁架,看上去锈得一塌糊涂。

刹那间,林鹤知找到了他的答案。

升降铁架底部,是一个直径一米出头的圆形铁网格,可以放装饰道具,也可以让演员踩上去,由于滑索的设计,这个架子能往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

如果降下来,刚就好能压住水缸口子。

果然,痕检在铁架子上,提取到了张雅仪的DNA。

“基本可以确定了,”根据实验室结果,林鹤知复原了张雅仪的死亡现场,“死者当时是在水缸里,怎么进去的我不清楚,或许是失足、被人推下去,也可能是自己进去的,但她还在水里的时候,有人操控着那根升降机,对准水箱的位置,直接压了下去。”

升降台并不难操纵,很快,林鹤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现场模拟了把“丄”字形升降架塞进水缸里的操作。恰好,圆形的底座完全没入水缸里,并在四周各自留下15cm左右的缝隙。虽说不能完美贴合,但如果升降架一直压着,水缸下面的人根本无法把头探出水面。

“张雅仪在铁架下面拼命挣扎,手指抓在铁网格上,最后溺亡。也正因如此,她的五指上有生前擦伤,同时,铁网格上提取到了她的生物信息。”

“张雅仪最后死的时候,手指很有可能还是这样抓在网格上的,”林鹤知比了一个动作,“把升降架拉起,还能顺便带出尸体。凶手捞出尸体,再以某种方式抛尸进了紫带江。”

*

明确了死亡地点,监控排查就有了方向。虽说体育馆内存在大量监控盲区,但好歹两个正大门,一直都有摄像头,但几个单向的消防逃生通道,是没有监控的。

在学期内,体育馆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之间,是没有门禁的,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而在这个时间段外,只要持有电影学院的学生卡,就能刷开门禁,但会留下电子记录。

可是,舞台后面就不一样了。

后台地下室里存放着大量表演设备与道具,高空吊绳更是危险,学校是不可能放任学生们自由进出的。地下室那扇门平时都上锁,只有公开排练活动,或者表演的时候才会打开。

舞台一共有三个出口。

第一个,是那面可移动巨幕,但根据监控,那面墙的确一直没有打开过,可以暂时排除。

第二扇门是舞台后侧,有一扇单向的火灾逃生门,直通体育馆外,只能出,不能进,且推开门马路对面就有一个摄像头。

平时学生用的最多的那扇门,在体育馆地下一层,化妆间的对面。从那扇门进去,可以直达舞台底部,再沿着螺旋台阶上来,就是舞台层左右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