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李琳发话, 苏季华果然在香江之旅结束回家后,很快处理好工作上的事情,收拾包袱上首都找苏鱼。

苏鱼在火车站接到苏季华,苏季华只随着带着一个行李包, 其他行李之前寄过来, 贵是贵, 但更轻松,苏鱼带着苏季华坐上公交车, 直达四合院所在胡同那一站, 这处四合院是苏鱼帮忙看的, 也是一进院, 离苏鱼买下的那一处不远, 两边串门很方便。

苏季华打量着焕然一新的四合院,直接问:“是不是你外公帮忙请人修的?”

苏鱼:“是, 我看他整自己家整挺好的,直接问他拿了联系方式,我那边要是早就请人修缮, 也想请这帮人。”

苏季华这些年被不少大户人家请去做宴, 眼光逐渐练出来了,一看就看出门道来:“修得好,远看美,凑近细看更耐看, 这些师傅能耐。”

苏鱼带着苏季华看了一遍屋子, 行李都已经放好了:“爸你在这边住烦了, 就过去我那边住, 走路十五分钟, 你过去我还能吃上你煮的饭呢。”

苏季华直接说:“你现在就能住进来, 这房间采光好,等你爷奶来首都,住进来肯定舒坦。”

“能说动阿爷阿奶他们来吗?”苏鱼之前考上首都大学,还想拉着苏阿爷苏阿奶一起上首都,两位老人家对首都满是憧憬,曾经说过这辈子能看看升旗就没遗憾了,结果两人怕耽误苏鱼上大学,死活不肯去,无奈只能依了他们,这几年苏鱼时不时打电话跟两人聊,都没劝说成功。

苏阿爷苏阿奶年纪大了,虽然仍然很精神,身体有些小毛病,但也经不住坐那么久的火车,坐飞机更不成,现在大家对飞机需求还不大,这会儿就是有钱都难买票,手续繁多,苏阿爷苏阿奶也不符合买票标准。

苏季华:“明年应该能成,等我在这做出点成绩,他俩能答应,年纪大了。”

说句不好听的,再过几年,两位老人家都不适合出远门了,当然是尽早。

苏季华适应环境能力极强,住进这条胡同没几天,他就把胡同人家情况打听了个七七八八,而且还跟不少人打好了关系,彻底融入了大家中间,李伯海还借了个助理给苏季华,帮助苏季华了解首都各种情况,苏鱼了解苏季华的能力,所以她一点也不担心,把开饭馆的准备工作交给苏季华,她也能安心准备考研,本来她能被推荐读研,但现在她该读金融,只能自己考,而且她的目标是人大金融系,要考就考最好的。

苏鱼专心学了一星期,放假后带着三个娃去找外公,结果被苏季华告知——已经找好开饭馆的地方,并且已经把店铺租下来,目前正在装修,而苏季华在这期间还东跑西跑,成功联系了不少好的供货商,以后新鲜优质的食材不用担心没渠道,这两天苏季华在跑各政府单位,主要是办理个体户手续这些,效率非常高!

苏鱼目瞪口呆:“爸,你也太牛了吧!才六天,你就已经办成这么多事情了。”

苏季华边跟三个娃玩,边抽空回答:“主要还是有大力这个首都百事通,,要是没有他带着我跑来跑去,我也不知道那些地方,我从大力身上学到了不少。”

苏鱼摇头:“我知道大力肯定有帮忙,但要不是爸你能耐,也不能短短时间办成这么多事情,看来我要学的还有很多。”

至少现在的苏鱼做不到苏季华这样。

苏季华:“你还年轻,慢慢来,你在学校系统学习一下那些知识,再跟着你外公参加工作,积累经验,以后肯定能比爸厉害。”

苏鱼笑:“比你厉害不敢说,我争取跟你一样厉害。”

苏季华被闺女夸,心里美得很,工作干劲更加充足,开展新事业虽然要做更多工作,但苏季华却觉得现在比在国营饭店当大厨时更有成就感,而且这股冲劲让他精神更好,苏鱼都说他好像变年轻了。

有苏季华冲在前面,苏鱼安安心心当个后勤,这时候的装修很简单,没有影响身体健康的那些材料,只需要散散味就行,两星期后,苏季华选了个好日子开业,李琳特意请假来首都,而且她不知道怎么说服了苏阿爷苏阿奶,两位老人家竟然同意一起过来,说是给老四添添人气。

这回是苏鱼开车去火车站接人,这回一共来了五个人,苏阿爷苏阿奶,李琳女士,还有苏三伯和三伯娘,三伯夫妻俩跟来首都一是照顾父母,二是代表苏家人来支持苏季华,最后一个则是顺道来看看小儿子苏子建。

见是苏鱼开车,五人很是惊讶,李琳问:“你什么时候会开车了,车是你外公的?”

苏鱼小心翼翼扶着爷奶上车,解释:“我以前就会,你女婿教我的,前不久才考了证,车是我从外公那里借来的,这段时间用着,阿爷阿奶出门方便,之后我再还回去。”

苏阿奶听了边说:“这样好,用了给还回去。”

苏鱼连连点头:“等以后我自己买一辆车,到时候开我的车接送阿爷阿奶。”

苏阿爷苏阿奶听了很高兴,说他们一定等着。

苏鱼又对三伯三伯娘说:“子建这几个星期一放假就跑去我爸那边帮忙,忙来忙去的,我爸怕他累坏,天天给他煲汤喝。”

三伯娘摆手:“哪会累坏,用不着天天给他喝汤,以前在家农忙秋收,那才叫累。”

三伯很是赞同,长辈们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省吃俭用已经刻进他们骨子里。

苏鱼便说:“其实煲这些汤只是我爸练手的,也是饭馆接待客人前做的准备。”

三伯三伯娘却不信,他们了解苏季华的手艺有多好,知道苏鱼这是拿话哄他们呢。

苏鱼无奈,她是无法改变长辈们这些观念了,长辈们从不知道要对自己好一点,幸好苏季华李琳两人不是这样。

苏鱼直接把五人送到苏家饭馆,是的,苏季华说不需要取什么诗情画意的名字,饭馆名字简单明了,一看就懂,饭馆两层楼,面积不小,还有后院,地里位置很好,人流量大,交通便利,这条街有很多店铺,开饭馆的也不少,所以每月租金不低,未来争取把店铺买下来。

一到饭馆,五人组都不用人招呼,撸起袖子就开始干活,李琳去干活之前还对苏鱼说:“这边有我们就行,行李你先放回房子那边,然后去接安宁安恒安远过来,咱家一块吃饭,你阿爷阿奶也想三个小家伙了。”

“……”啥也没说啥也没干的苏鱼一下子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去接娃的途中,苏鱼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好像她这段时间真没做过啥,除了看娃,其余时间就是看书考研,这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躺平吗?

苏鱼:“……”

三个娃得知外婆他们来了,立刻高高兴兴去扒拉自己的小书包,把自己这段时间喜欢的零食玩具全部装上,说是要送给外婆他们,三个小书包全都是鼓鼓囊囊的,要不是拉链拉不上,他们还能继续装东西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