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稿酬(第2/2页)

能够看得出,这作者绝对是个文字水平很高的人。

至于故事本身,那就比较俗套了,属于是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那种虐恋爱情故事。

能写出这种小说的,放在这个时代,作者多半是个女人。

而且还是那种久居深闺的大家闺秀。

或许是看过李月辰写的那些梁祝之类的故事,深受启发之后写出了这在李月辰看来有些狗血的爱情故事。

“这小说着实太长了些,我倒是认为可以发表,只是若作为连载,又短了些……”义阳公主似乎是有点纠结。

“既然如此,让太平书局负责出版就好了。”李月辰说道,“到时候根据销量给作者分成就好了。”

实际上这是比较公平的法子,你书写的好,买的人多,那你稿费自然就越多。

虽然说这是未来网络小说的模式,但这么照搬过来也无所谓。

义阳公主想了想,随后点点头答应下来:“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那就按此来办。”

李月辰也微微点头。

如今国家粮食产量大增,其他的作物也逐渐开始推广至民间。

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考虑让农耕社会更进一步了。

如此一来,就必须要出现其他的职业才行。

之前,除了官员和匠人之外,几乎是没有不事生产的职业的。

但李月辰改革了军队,让职业军人登上了舞台。

留声机的出现,会催生出职业的音乐家。

那说不定这本小说的出版,可以诞生更多的职业作家。

……

第二天,义阳公主就派人去找那位作者了。

李月辰也猜的没错,果然是个女子,而且还是一个大家闺秀。

家中父亲还是刑部的郎中,虽然不算最顶尖的官员,但至少也不是普通家庭了。

不过报社这边也对此不感兴趣,因派来的是个女子,倒是不用担心什么风言风语,直接被请进了那女子闺房之中。

谈及分成的问题时,小说的作者姚玉秀说道:“我对此倒是不怎的在意,只是仰慕太平公主殿下,故此才……”

“姚小姐如何与报社无关,”工作人员回答道,“只是出版规定便是如此,若是姚小姐对此无异议,那便签了吧。”

姚玉秀也不是缺钱的人,不如说,她也没有需要用钱的地方。

所以从小到大对钱也没有太多的概念,于是就这么签订了协议。

协议确定之后,太平书局那边便马上开始印刷。

如今的太平集团执行CEO裴清婉觉得可以先印五百本试试,若是销量好那就继续印。

太平书局得到了命令,马上开始了工作。

而半个月之后,这本小说的样品书就交到了作者姚玉秀的手里。

看着眼前这本线装书,姚玉秀一脸兴奋。

她这种传统家庭的女子,从小学习接触的都是卷轴。

最近几年倒是听说了太平书局里的很多书籍都是这种线装书,但从来没亲眼见过。

倒是跟家中父亲提过,说是想要买两本回来看看。

但是那个老古板总说这线装书是对文字的不尊重如何如何……

姚玉秀从来没想过反驳父亲,自然也就没有再提。

但是如今亲眼看到了一直以来好奇的线装书,心中自然多少有些兴奋。

来送书的报社工作人员离开之后,姚玉秀迫不及待的想要翻开这本书。

刚刚伸手碰到书页,才想到这种书似乎是从左往右翻的,于是又小心翼翼的调换了一下。

书页写着书名和笔名。

这个笔名还是在报社工作人员的提示下才取的。

毕竟姚玉秀也不希望让家里人知道自己写了这种东西。

本来还想着告诉他们不用署名的,但既然有笔名那就更好了。

随后就翻开书页轻轻的观看了起来。

虽然说第一次看这种从左往右的排版感觉有点费力。

不过在默念了几行适应了之后,发现似乎还不错。

于是便更加认真的研读起来。

……

另外一边,太平书局门口也摆出了手写的招牌。

言情小说《XXX》正式发布,先到先得。

一看到这招牌,瞬间就吸引了不少人进入其中询问具体细节。

自从李月辰写的那些小说被看了一遍之后,很多人都在寻找其他小说。

这些年不是没人尝试过,可惜写的都很一般,根本没有李月辰写的读起来有趣。

如今又有新书出现,不管怎么说,可以先看看再说,万一好看呢?

于是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不少人都掏钱买了。

晚上,李月辰刚刚回到公主府,裴清婉就说道:“殿下,新书今日便迈出了三百本呢,看来要加紧多刊印一些才是了。”

“行,此事嫂子你看着办就好。”李月辰点点头,“好不容易有一本质量上乘的,若是可以,帮她好好宣传一下也行。”

“殿下放心,我明白!”裴清婉点点头答应下来。

第二天早上,姚景正要去皇城上班,一打开门就发现有一女子站在门外。

这女子他见过,前两天来找过自己的女儿,是义阳公主手下报社的人。

他随口问道:“今日来此有何事?”

“回姚郎中,我是来替义阳殿下传话的。”

“哦……”

公主传话,妖景自然也不敢多问,便直接离开去上班了。

不一会儿,姚玉秀就派人来将报社的女子请到了自己的房间。

她拿出三张纸钞双手递了过去:“姚先生,这是昨日的销量分成。”

这个年代,先生就是老师的意思,是尊称,不分性别。

“哎,我可当不得先生!”姚玉秀连忙否认,随后问道:“这纸币,我也听说过一二,可为何一日便有这么多?”

“姚先生的作品很受欢迎,昨日便卖出了三百本,分成便是三百元。”

这样的回答让姚玉秀吓了一跳,她也听说过,这纸币一百元便等于一贯钱。

那岂不是说,她昨天一天就挣了三贯?

这简直比抢钱还要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