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春日宴(第3/3页)

今朝皇帝再破例,帝后一起接受并州文武官员参拜,他们是见怪不怪了。

但并州当地官员则是震惊了——

这,圣人对皇后竟如此爱重吗?

竟令皇后受百官礼!

且帝王赐赏后,竟然令皇后再赐群臣。

而这,也是媚娘第一次见到狄仁杰。

狄仁杰,并州太原人也。

为他是并州人,虽说他此时还只在大理寺任七品司直,还是随驾至此,跟着并州官员们一起拜见过帝后。

媚娘早听姜沃说起过,这位让阎立本一见便称‘沧海遗珠’的年轻人才。

此时一见,也不免开口赞叹:“好人物!”

另外赐下宝墨十方。

狄仁杰拜谢皇后。

*

皇帝年少时,曾遥领并州多年。

此番却是第一次到并州。

又是以帝王身份,亲至皇后故乡,心境格外不同。

因而停驻并州的日子,赏赐就没断过。

才赏过百官。

三日后,又下诏‘以皇后故乡并州长史、司马各加勋级’[2]

次日再诏:“并州妇人年八十以上,绵版授郡君。”[2]

原本在暂住宅中专心教孩子的姜沃,闻此信只好将教育工作移交崔朝——

事关勋级和命妇爵位,姜沃作为唯一一个吏部至此的高级官员,立刻就结束了假期,忙了起来。

皇帝赏的多愉快,姜沃就忙的多痛苦。

终于忙过后,姜沃算一算皇帝这次的封赏力度之大,就去寻媚娘道:“姐姐,要不我长安户籍不要了,去找京兆尹改成并州户籍吧。”

媚娘笑应:“好。”

皇帝听闻后亦大笑:也是,吏部官员总共没来几个,这几日怕是把她这个吏部侍郎忙坏了。

帝后便按并州都督的赐物,照例给姜沃送了一份去。

**

“杜长史的春日宴。”

姜沃把玩着手里一张名刺,问崔朝道:“你也收到了此宴之邀?”

崔朝颔首:“收到了,这回随驾而来的国子监朝臣,只有我自己。杜氏既然想举荐人才,自然不会少了我一份名刺。”

当然,更不会忘了吏部侍郎,上一回贡举的副考官。

姜沃原本有点懒怠去,她刚忙完封爵加勋事,只想好好歇两日。且这位杜长史,她从前也完全不认识。别说在并州,就算在长安,这种‘举荐宴’‘诗会宴’她也不知推了多少。

但不知为何,她看着这张普通的名刺,直觉该去。

姜沃并没有完全依赖直觉,她从崔朝身上摸了数枚铜钱出来,掷出卦象。

这场春日宴。

当去。

崔朝笑看她掷卦:“原来,我也想劝你去的——这位杜长史你与他虽素昧平生,但他的姨兄,与你却有渊源。”

姜沃抬头望着他。

崔朝就道:“他的姨兄是岑相。”

姜沃叹息:岑文本岑相啊……

那确实颇有渊源。

她当年第一次出现在朝臣前,就是一场诗会。

在诗会上,她被荆王李元景(谋反已故)为难,逼她起卦算魁首,她道出卢照邻之名。

算是她年少时步入朝堂的起源。

那场诗会的主办人正是岑文本岑相。

她还记得岑相对她温和道:“姜太史丞是第一回 参加诗会吧。无妨,圣人未到时,你先跟在我旁边。”

可惜岑相病逝于先帝亲征高句丽途中,至今已有十一年了。

*

这场春日宴上熟人颇多。

姜沃见到其中两个时,都没忍住唇边笑意。

这既然是场‘举荐才子宴’,杜长史杜易简,就还请了此番随驾到并州,专为圣人巡幸作诗的,国子监内素有才名的学子——骆宾王与李敬业。

骆宾王自然是有才名,李敬业是祖父李勣大将军太有名。

皇帝亲至并州后,对代他守并州多年,又一直护卫他的大将军,自然更触动君臣旧情,此番也是连连加赏。

李敬业也跟着祖父受了不少赏赐,俨然随行官员里最风光的一批。

杜易简哪里敢漏下这位,也单独下了名刺。

春日宴设在一处精致别院里,风景如画。

各人各案,面前摆着各色精致酒馔。

姜沃却也不用赏景,直接就以李敬业和骆宾王言语对掐来下饭。

看的她心情大好。

直到杜易简引来第一位才子时,姜沃的心情才低落起来。

这会子几乎没有什么举贤避亲的,先推荐的都是自家人。杜易简荐上来的第一位,就是他自己的堂弟,杜审言。

姜沃听到这个颇为熟悉的名字,不由凝神思量,片刻后忽然想了起来。

然后望着杜审言这张还很年轻的脸,很是惆怅。

杜审言才这么年轻,自己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他的孙子——诗圣杜甫了。

姜沃举杯饮了半杯酒平复惆怅心绪,然后将杜审言送与在座各位的投卷慢慢看过。

**

杜易简又引出几位才子后,宴席氛围渐热。

姜沃早惯了这种场合,哪怕怅然也不会让人看出来。

她依旧去看骆宾王和李敬业唇枪舌剑来缓解心情。

很快,杜易简作为东道主,起身给在坐各位介绍下一位才子。

只是这回,杜易简比之前还要郑重些。

甚至还带了几分神秘道这是位神童,去岁,年不过六岁就能写文,且‘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杜易简还在夸夸,李敬业已经冒出来一句:“坐中还有个七岁作诗的呢。也未见才气如何,不过是鹅鹅鹅。”

说着还夹了一块鹅翅膀,对着骆宾王晃了晃。

骆宾王大怒,看起来就要拍案而起当场再作诗骂人了。

还是作为国子监司业,也就是校长的崔朝出言制止,两人才各自安静闭嘴。

杜易简:……

早知道这两位有仇,他就不一起请了啊!

他连忙在百忙之中对崔司业眼神致谢。

崔朝对他颔首微笑,又晃的杜易简更加忘词。

半晌杜易简才重新捡起话头来,也不敢再多说了,一边示意仆从去内间领人,一边干巴巴道:“这是我一位好友,齐州长史王福畤之子,今年才七岁。”

姜沃忽然安放下竹箸。

她抬起眼,望着被仆从引出来的七岁童子。

原来是他。

耳边传来杜易简的声音:“……我这位好友虽是齐州长史,祖籍却也是太原。”

“这是他的第三子——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