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第三道菜(第2/2页)

亲眼看一看险峰之上的无限风光。

不过今日来到庐山之上的小镇,姜沃已经问了不少当地人,他们却都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

庐山上关于仙人的传说也有,但还真没有一个明确的仙人洞。

姜沃问之不得后,忽然有点明悟——难道是,此时还没有命名。

她去系统里问一下小爱同学,她记得之前小爱就跟她讲过什么关于玻璃的有趣小科普。

果然,小爱同学回答她:仙人洞,是传说中吕洞宾修炼成仙之所,故有此名。

而此时,吕洞宾还没有出生。

*

次日晨起,姜沃很早就起来了。

庐山上雾色蒙蒙,像是一处秘境。

姜沃独自走在这雾气里,就像她自己,是穿过了茫茫的时间与史册来到了这里。

连她曾经耳熟能详的仙人传说,在这里,都还是要过几百年才能出现的后人。

直到太阳升起,雾气散去,照亮了她眼前的层峦叠嶂,山河无边。

此时她的心情,与以往都不同。

姜沃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来,在这样的心绪中,想着她要写给媚娘的信——

也就是她送给江南西道世家的最后一道大菜。

也不准确,应该是送给这大唐十道中,无数违律侵占田地的士族名门,一场持久的盛宴。

这道政令,同样来自一位很出名的皇帝。

也算是一个……不,半个明君。

李隆基。

姜沃拟定的第三步,正是开元年间的政令——检田括户。

唐玄宗之时,大唐已经开国百年,土地兼并越发严重,也多有失去土地破产的百姓变成流民流户。

连当朝宰相都毫不避讳说出‘多见世家、勋贵、朝臣广占良田’等言辞。可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大大影响到了国家的税赋根基。

在这种情况下,唐玄宗李隆基颁《置劝农使诏》,开始施行检田括户—

—他在天下十道设置了‘劝农使’和‘劝农判官’,来厘清土地人口,凡是违背律法占据的土地,收归国有,重新分配给失田亩的百姓。

检田括户后,‘诸道括得客户凡八十余万,田亦称是’,国库大大丰盈。[2]

开元盛世,亦少不得‘检田括户’之功。

这一封信,姜沃是写给媚娘,也是写给自己。

检田括户这件事,开始就并不容易,要长久坚持下去更难。

开元年间的李隆基坚持了十多年,在这期间,时时小心调整方向‘留心时政,革去弊讹’。

他曾缔造一个盛世。

然而后来,或许是累了,或许是觉得已经盛世安稳。终究是变成了‘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的帝王。

那她们呢,又能坚持多久?

如今天后刚刚摄政。

她与媚娘才至不惑之年。

曜初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太平和婉儿更小。

在这庐山之上,在这乱云飞渡的险峰之上。

姜沃坐在一块山石上,看完了一场日出。

她比从前任何一刻都明晰:大道远而难遵,无论前路何其折远,她会陪她的君王,坚持走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