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姜小沫开逛中(第3/7页)

孙家九虎的脸都憋得通红,跟刚煮熟的大螃蟹壳一样,紧紧攥着棍棒,琢磨着往哪儿下手合适。姜小沫嘴上不依不饶,又开腔了:“哎我说,你们是管儿痨呢,还是早起没吃饭?可惜了五大三粗这块头儿,还没个娘们儿强!拿你爹我当荒地了,你妈一锄一镐地耪,老少爷们儿都瞧着呢,你们可别怯场!”看热闹的齐声跟着接下茬儿:“对!你们别怯场!”

孙家九虎恼羞成怒,咬着牙撒着狠儿,九个人八条棍棒一根秤杆子,此起彼伏地往姜小沫身上抡。姜小沫眼皮子都不眨,阴阳怪气地骂孙家老二:“你妈妈的,你叫二王八?谁给你起的名儿?看意思你媳妇儿没少跟人搞瞎扒呀!你说你有多点儿背,当个王八还是双盖儿的!”又喊了声孙老大:“你也够口儿了,你娘们儿偷汉子,你还给打灯笼,一嘴客气话,给插杆儿的进贡送年画!”姜小沫一言一句,无异于往孙家九虎心窝子上戳刀子,孙家九虎气炸连肝肺、锉碎了口中牙,下手一下比一下狠,开始还能听到“咔嚓咔嚓”的断骨声,渐渐只有“扑嗤扑嗤”的响动了,姜小沫的身子都被打酥了。孙家九虎虽然不是混混儿,毕竟也在九河下梢土生土长,多少懂得天津卫的规矩,心里头如同明镜一般,姜小沫再怎么勾他们的火,也不能直接往这个混混儿后心或者脑袋上砸,一旦惹上人命官司,那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买卖甭想干了,鱼铺都得赔进去,说不定还得给他抵偿对命,所以顶多只能往胳膊大腿上招呼。姜小沫的四肢已经变形了,血肉模糊松松垮垮地耷拉着,好像不是从他身上长出来的。即便如此,他也没停嘴,兀自嘻嘻哈哈骂不绝口,越骂越花哨,不带重样的。围观的老百姓拿打人当戏看,争着给姜小沫叫好儿,喝彩之声不绝于耳。

孙家九虎打下去的势头渐弱,眼神里的杀气变成了怯意,与其说手上没劲儿,不如说心里头了,无论姜小沫再怎么骂,他们也不敢打了。正收不了场的节骨眼儿上,人群外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差不多了,杀人不过头点地,这场买卖没有丢人现眼的,见好就收吧!”一鸟入林百鸟压音,这话不单救了姜小沫,更是给了孙家九虎一个大大的台阶,有些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觉得有人搅了好戏:“谁他妈吃饱了撑的?好死不死的来管这个闲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圈外来了一位老者,树皮般皴皱的脸上神色凛然,两手分开众人,走到姜小沫近前。姜小沫还剩下一口气,抬眼皮看了看来人,心里头立马有底了。你道来者是谁?正是青龙帮元老、天津卫四十八家水会总把头、姜小沫的后戳——顾赟顾三爷!

顾三爷怎么来得这么巧呢?其实爷儿俩上一次见面的时候,已然商量妥了。顾三爷善于识人,他瞧得出来,姜小沫是初生牛犊敢切敢拉,不过开逛讨打非同儿戏,一旦卖派出去,火候差不多了,就得有人出来叫停,否则真能打出人命。混混儿虽然愍不畏死,可也不是为了送命去的。顾三爷当时跟姜小沫交了底,时日也定准了,姜小沫这才有恃无恐。顾三爷赶在裉节儿上出场,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因为这个时候,姜小沫的风头出尽,但还没让人打死,而孙家九虎的气要泄没泄,他再不出来,万一出点儿岔子,哪只老虎没搂住劲,一棍子下去,说不定就断送了姜小沫的残生。

孙家哥儿几个见有人出来拦事,正好顺水推舟,一同收住了棍棒。顾三爷冲孙老大一拱手,又指了指躺在地上的姜小沫:“这位爷不哼不哈,够杠儿了!你们兄弟也累了,该住手了,总不至于打出人命!”二王八脾气最犟,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别人越劝他越来劲,不服不忿地嚷嚷道:“甭他妈来这套,二爷我不信那份邪,打出人命我兜着!”说话抡开秤杆子还要接着打。顾三爷的脸“刷拉”一下掉了下来,点指二王八:“你给我住手!天津卫的行帮各派,哪一路没有规矩方圆?你要是不懂规矩,我就舍下这张老脸,陪你比画比画!”孙老大在他们兄弟九人当中心眼儿最多,眨巴眨巴眼,伸手拽住二王八,试探着问道:“老爷子,未请教您是哪位?”

不等老头儿自己开口,围观的人群中就有人搭腔了:“有眼不识泰山啊!这是青龙帮元老、天津卫四十八家水会总瓢把子——顾三爷!”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丁大头,他也跟着顾三爷来到了鱼市。他的话一出口,如同当场点着了一个大麻雷子——炸了营了!看热闹的人们齐声鼓噪:“嚯喔!居然惊动三爷了?三爷您快给他们捋捋吧,您老可是袍带混混儿!”

顾三爷两手抱拳举过头顶,冲众人作了个揖:“抬爱,抬爱!”孙家九虎也听过顾三爷的名号,知道这位爷是了事的大拿,黑白两道、官私两面上的势力都不小,再不收手可真是找不自在了。孙老大见风使舵,干脆卖顾三爷一个人情:“您都张嘴了,我们弟兄怎么能不给三爷您的面子?且留这小子一条活命,好让他今后报答您的恩德!”当即招呼几个兄弟,扭身往鱼铺里走。顾三爷叫住他们:“哥儿几个且慢!”孙老大转头来问:“三爷,您老还有话说?”顾三爷板着脸说:“就这么走了?”孙老大奇道:“那依您的意思呢?”顾三爷轻蔑地“哼”了一声:“你们把人打个半死,就这么撂大街上,没个交代吗?”孙老大莫名其妙:“是他自己在我门前讨打,谁也没请他,挨了打不是活该吗?倒让您老说说,恁么才叫有个交代?”顾三爷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拔高调门儿说道:“好!既然你们不懂规矩,我就倚老卖老,给你们说说这个茬口儿怎么接!他在你们家门口挨了打,这就是一场买卖,他叠了为卖,你打了他为买。咱天津卫的老少爷们儿办事得有规矩,讲究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他咬住了牙,一没哼二没哈,你们又不敢打死他,那就算尿海了。尿海了怎么办?规规矩矩给他拿大红被子裹身,放在箩筐里抬着送回家去,还得掏钱给他治伤买药。从今往后,只要你们家的买卖还没倒,就得每天给他送两吊钱,风雨无阻,分文不少,直到你的买卖倒了,或是他咽气为止。你们做得严丝合缝,人人都得挑大拇指,如若扔着他不管不问,这个不懂规矩的名声,你们可背不起。哥儿几个自己掂量掂量,你们今后还想不想在鱼市上做买卖了?”

顾三爷口若悬河振振有词,嗓门不高却掷地有声,一众看热闹的也来劲了,紧着在一旁吵吵嚷嚷地起哄:“三爷说得在理!看这意思这位光棍不死也得残了,要么上衙门打人命官司去,要么按规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