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入宫报喜(第2/4页)

倒是到了傍晚时分,朱木彝兴冲冲地来了,边走边道:“王熙凤,王熙凤……不,皇嫂,皇嫂……”

朱木彝蹦蹦跳跳地走了进来。

一身大汗淋漓的样子。

徐皇后见他如此莽撞,有些恼怒,又有些心疼。

徐皇后有三个儿子,一个就藩,两个虽都在京城,却都在宫外头。

如今这朱木彝,几乎是朱棣和徐皇后在宫里当自己的儿子养着的。

于是徐皇后便站了起来,拿了手绢给他擦汗,边道:“什么王熙凤,你又刺探到了什么?”

朱木彝眼睛亮晶晶的,喜滋滋地道:“我想了一个故事,要说给皇嫂听。”

“故事?”

徐皇后款款坐下,一面拿起了几子上的刺绣,有一搭没一搭地道:“什么时候我家伊王竟还晓得讲故事了,你来讲吧。”

朱木彝便落座,开始鹦鹉学舌一般地讲起来。

徐皇后起初时,也不在意。

不过越往后听,越发觉得这故事……颇有意思,越到后来,越觉得这故事竟大有玄妙。

……

此时,文楼里。

朱棣正背着手,眺望着窗外。

亦失哈蹑手蹑脚地进来道:“陛下,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到了。”

“嗯……”

纪纲无声地入殿,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朱棣没有回头看他,只看着窗外的枯叶道:“秋去春来,纪纲,朕登基已有两年了吧。”

“陛下,两年又四月。”

朱棣颔首:“这两年多来……朕还想着当初提兵进南京城时的场景,往事历历在目啊。”

纪纲下意识地抬头,随即又忙垂首。

身为陛下的心腹,揣摩帝心,是他必备的技能,纪纲心里想,莫非是因为汉王触怒陛下一事?

纪纲也没想到,张安世就是郭得甘,早知此人乃是太子妻弟,他一定会提前打探,也不至让汉王栽这个跟头。

原本纪纲只认为那不过是个高明的大夫,可再高明的大夫,也无法左右时局,为了免得陛下猜忌自己,所以他没有妄动,而现在,反而陷入被动了。

朱棣突然道:“徐辉祖那头倔驴,现在如何了,饮食还好吗?”

“还好,尚能食三餐,不过……”

“不过什么?”朱棣猛地回头,虎目死死地盯着纪纲。

纪纲道:“魏国公前两日染了一些小风寒,咳嗽了两日。”

朱棣皱眉:“为何不早来奏报。”

“大夫说只是小风寒,不打紧……”

朱棣嗯了一声,又道:“他有没有提及朕?”

“什么也没说,只是每日看书。”

“看什么?”

“《春秋》居多。”

“入他娘,看《春秋》的就没几个好东西。”

纪纲:“……”

朱棣突而转身,踱了几步,若有所思地道:“那个人……可有眉目?”

纪纲心里哆嗦了一下,他很清楚,陛下所说的那个人是谁。

这是极敏感的事。

纪纲垂首道:“陛下……臣已在打探了。”

“一点消息也没有吗?”

“有一个消息。”

朱棣道:“噢?”

“有人刺探到,他在当时……逃出宫中之后,一路跑到了海边,通过了一艘海船,逃遁到了海外。”

“海外?”朱棣眉头皱得越深,他显然不希望是这个结果。

“可以确信吗?”

纪纲迟疑了一下:“臣不敢打保票。”

可顿了顿,纪纲又道:“不过臣和寻访这人的人手,都是卫中一等一的好手,捕风捉影,刺探消息,可谓信手捏来,这个消息……十有七八是真的。”

朱棣背着手,绷着脸,来回踱步,陷入沉思。

“若是遁逃出海,只怕朕这一辈子都找不到了,是吗?”

纪纲想了想道:“其实……还有一个可能,那便是他已死了。”

朱棣只抿着唇看着他。

纪纲小心翼翼地道:“以臣的预计,若是他还活着,那便是出海了,若是没有出海,那么极有可能死在某个角落了。”

朱棣顿了一下,才道:“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纪纲听罢,抖擞精神:“喏。”

朱棣坐下,突而询问纪纲:“汉王近来如何?”

纪纲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因为陛下是没有授权过锦衣卫刺探汉王的。

有一些人……锦衣卫根本没有资格打探,比如太子,比如汉王。

这也是为何,张安世灯下黑的原因。

因为锦衣卫贸然打探太子或者是汉王,甚至是他们的亲眷,都会被认为是牵涉进了储位之争,这对于纪纲而来,是极危险的事。

他很清楚,这些事绝不会被容许。

一旦被陛下得知,就是找死。

可现在,陛下突然问起了汉王……

这令纪纲不得不去想,莫非……是希望以后锦衣卫对汉王‘多加关注’?

若是如此的话,是否可以认为,陛下对于汉王已失望到了产生警惕的地步?

纪纲低着头,他心知自己的任何一个回答,都可能会让陛下产生不同的猜想:“臣不知。”

朱棣抬手拿起茶盏,呷了口茶,才轻描淡写地道:“锦衣卫捕风捉影,刺探海内事,岂可一问三不知?下次,不可再如此了。”

纪纲惊疑不定,可面上依旧是神情毫无波澜的样子,抱手道:“喏。”

朱棣才淡道:“下去吧。”

纪纲悄无声息地退下。

等纪纲出去,亦失哈才又给朱棣斟了一盏热茶来。

朱棣若有所思,陷入了沉默。

亦失哈便蹑手蹑脚地站在一边,没有发出生息。

“去了海外……海外……海外……”

朱棣连说几个海外,一副遗憾的样子。

随即,他叹了口气,便无言了。

……

朱勇几个,去的快,回来得更快。

他们一路几乎都是快马,马换人不换。

好在这和尚很配合,可自行骑马,没有带来负担,所以一路疾驰,到了傍晚时分,终于回到了京城。

一到了京城,三个人则开始傻了眼。

过了金川门,朱勇便将张軏拉到了一边,道:“二弟,锦囊里只说到了回京,没说接下来怎么办呀。”

张軏也为难了,禁不住道:“哎呀,大哥失算啦。”

“屁话。”朱勇道:“大哥怎么会失算,一定是大哥觉得俺们肯定能料理好此事,又或者是在考验咱们兄弟,这才故意留了一个悬念!”

“这可糟了,大哥此前在锦囊里交代啦,说这事绝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可咱们总不能这个时候贸然冲进宫里去吧,那宫里怎么会放咱们几个大剌剌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