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赚翻了(第2/4页)

解缙却暗暗皱眉,其实解缙倒是想像夏原吉一样,怼得朱棣无话可说。

这是何其大的名望啊,此等事若是传出去,只怕他必然能名满天下,光耀万世了。

可惜……他终究还是没有勇气。

因而,他对夏原吉,竟生出了些许的妒忌,他不喜欢出风头的人,尤其是赶在他面前出风头的人。

于是,解缙处于一种极矛盾的心理之中。

倒是朱棣此时道:“这两年,朝廷在泉州、宁波等地,督造了大量的海船,若是不下西洋,这些舰船便都浪费了。”

“与其浪费掉,总比源源不断的枯竭我大明国力要好,臣宁愿毁船,也不愿见生灵涂炭,陛下……百姓太困苦了,陛下应该爱惜百姓。”

朱棣怒不可遏:“这样说来,朕倒成了不爱惜民力的昏君?”

“陛下乃圣主,只是臣不过是尽臣子的职责罢了,即便是唐太宗,尚且也有接受谏言的时候。”

朱棣:“……”

朱棣便侧目看朱高炽道:“你是太子,臣子这样顶撞你的父皇,难道你也不做声吗?”

做儿子的要有孝心,这个时候该上阵父子兵了。

朱高炽一脸无语之状,父皇,可是儿臣是站他们一边的啊。

当然,朱高炽是没办法站夏原吉这一边的,虽然在历史上,朱棣曾因为夏原吉屡屡在他的面前提及不能打仗,不能下西洋的事,引发了朱棣的不满,将夏原吉下狱,而等到朱高炽一登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夏原吉放了出来,然后给他升官,委以重任。

朱高炽此时是踟蹰难言。

朱棣看着朱高炽这个样子,不免大失所望。

就在此时,却有宦官匆匆进来,急匆匆地道:“陛下,陛下……”

这宦官慌慌张张的,顿时让本是无处撒火的朱棣一下子暴怒起来。

于是他厉声喝问:“大胆,朕与百官议论国家大事,尔一奴婢,竟敢如此不守规矩!”

宦官吓得身如筛糠,魂不附体,却还是努力地道:“午门外头……外头……出事儿了。”

朱棣皱眉。

“说!”

宦官道:“承恩伯张安世,带着许多车马来,说是来给陛下送银子的。”

朱棣:“……”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茫然。

朱棣挑眉道:“什么银子?”

“这个……没说。”宦官道:“奴婢觉得事情紧急,便赶紧来奏报。”

朱棣深吸一口气,道:“这个家伙……他胡闹什么?”

这算是定了性。

随即,朱棣深深看一眼太子朱高炽,又道:“将他宣进来。”

张安世早有准备,领着邓健一道进来,众目睽睽之下,张安世入殿行礼:“臣张安世,见过陛下。”

朱棣今日的心情显然很不好,此时想发火。

这张安世算是撞到了枪口上,不过等见张安世乖巧的行礼,朱棣的脸色倒是又温和了下来:“你不好好的给朕镇着栖霞渡口,来宫中胡闹什么?”

张安世委屈地道:“臣镇着呢,栖霞渡口现如今……”

朱棣心情不好,自是没有耐心,直接打断道:“捡重要的说。”

张安世倒是很直接地道:“臣没办法啊,臣在渡口那儿,存了太多的银子,睡又睡不着,茶不思,饭不想,生怕遭了贼,所谓财帛动人心,这宫外头,他全是坏人。”

“所以?”

“所以臣想了想,这银子该送到宫中来,银子也不多,陛下笑纳。”

朱棣听到银子,还是打起了精神。

内帑这些日子还算是充实,当然,是远远没有到朱棣满足的地步的。

他要干的事太大了。

“哦?”越是这个时候,朱棣越是轻描淡写,一副我对钱没兴趣的样子:“宫外头确实不安全,朕的宫里有禁卫卫戍,倒不怕宵小之徒,你有这样的心思,朕倒也可以体谅,朕这一次原谅你,以后不要这样荒唐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张安世耷拉着脑袋道:“多谢陛下体谅,臣……真他娘……不,臣感激涕零。”

百官们都齐齐用奇怪的眼神继续看张安世。

说实话……张安世奏对的语气,一看就很轻浮,简直就和朱棣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像是什么好鸟。

朱棣咳嗽道:“这个……这个……你有多少银子要送入宫中来?”

“陛下。”张安世顿了顿,而后说了一个数字:“一百五十万两。”

朱棣:“……”

百官直接哗然了。

一百五十万两,这是什么概念呢?

几乎相当于半年朝廷的税银收入。

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大明的税收,有银税和实物税两种,而税银一向是难收上来的,这也是为何,到了洪武年间开始,就开始滥印宝钞的原因了。

当然,洪武印得很爽,毕竟一张纸就是钱,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等到建文做皇帝的时候,就更黑心了,毕竟要削藩要打仗嘛,就拼命的印。

结果到了朱棣的手里,这一下子是玩完了。

他们倒是爽了,一切的后果都由朱棣背着。

此时听到张安世念出的数字,朱棣的眼睛就立马的亮了:“一百五十万两?”

“对,确实是一百五十万两!”张安世不带一点心虚,很老实地回答道。

话音落下,就突然有人道:“承恩伯,我有一言。”

张安世朝那人看去,此人正是方才在这殿中侃侃而谈的夏原吉。

夏原吉是朝中不可多得的经济之才,所以他要提出质疑的时候,百官像吃了定心丸。

这一下,可有热闹看了。

当然,张安世是不认得夏原吉的,却道:“我听着。”

夏原吉便皱眉道:“百五十万两,乃天文数字,如此巨款,这银子从何而来?”

张安世笑呵呵地道:“其实不只百五十万两,我那商行里头,还有一百多万两呢。”

夏原吉:“……”

做生意嘛,合伙的懂不懂,总不能我张安世将自己的家底也往日宫里送,而今日送来的这一百五十万两,是宫中应得的。

夏原吉身躯一颤,说实话,他成日和数字打交道,身为户部左侍郎,为了几千几万两银子的收支都操碎了心,此时听了这话,反而脸色越发的凝重,于是沉着脸再次问道:“这些银子,从何而来??”

这肯定不是干净的钱。

“主要是售书得来的。”张安世回答。

朱棣听了,心里更加诧异……

他娘的,他卖书赚了这么多?

要知道,当初第一版的时候……也不过二三十万两的收入而已!当然,这也是一笔极大的数目,朱棣数钱数得很开心呢!